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内部控制的模糊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2 13:46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于1997年达成了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此后各国纷纷降低和消除了金融服务贸易跨境交易的壁垒,逐渐放松或取消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与此同时,全球金融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造就了全球经济的自由化、复杂化、国际化。随之而来的是金融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各种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频繁出现。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经营运作不但影响着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影响着其所在国家乃至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性。 从近些年来的各种银行危机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原因要归因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失或不完善。经历过这些痛的教训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其整个经营体系中的重要性:是银行开拓业务的基石,是银行安全稳健运行的保障。而对公贷款作为银行业务的中流砥柱,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倾向。银行的对公贷款总额不断上升,在给银行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不良贷款。从各家银行的统计数据来看,对公贷款的不良贷款金额不断上升,虽然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能排除对公贷款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或改进不及时等因素的存在。所以银行应该对其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估,以便及时地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本文研究的大体结构:第一章总结了国内外的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文献。在法规条文方面,美国COSO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也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它将内部控制从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开启了内部控制研究的新篇章,在内部控制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COS0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又确立了内部控制中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我国2002年和2004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在学者研究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Meister和Cushing等将工程可靠性理论、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引入到了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当中,可以说这开启了一个内部控制评价的模型应用时代。 第二章介绍了内部控制的主要理论。总结了各国对内部控制的不同认识,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理解为:商业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对各种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一种动态过程和机制。我国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给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三个目标、五个要素和三个层面,指出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大体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从整个演进过程来看,内部控制理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控制内容从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到企业组织、部门再到企业整体的控制;控制重心的转变:从事中控制到事前控制的转变,从单纯的降低风险到控制风险再到管理风险的转变,从单一控制到整体控制的转变。 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有早期的定性化评价方法和当前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两类,其中定性化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调查表法、流程图法以及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法等,此类方法的缺点很明显:评价过程过于简单,评价结果参考价值不大,主观性很强,不能对内部控制体系做出系统的、定量的评价;定量化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离差最大化法、模糊评价法以及国外学者Yu和Neter (1973)以及Cushing (1974)所研究的两种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这些定量化方法各有优缺点:层次分析法的评价过程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呈现,主观性相对较强;离差最大化方法是将评价指标分为定性化和定量化指标两种,但是其评价过程工作量较大,而且其定性化指标的确定和评价也带有主观性,不适宜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相对来说,模糊评价法是这些方法中优势比较大的一种方法,其评价过程不是很复杂,而且其评价结果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整体性的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第三章针对性地讨论了商业银行的对公贷款内部控制,并通过收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六大行的对公贷款数据,凸显了对公贷款及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依循对公贷款的贷款流程,总结了对公贷款内部控制的六个主要层面:客户经理层面、贷款审批委员会和主管领导层面、银行放贷中心层面、贷款档案管理层面、贸易金融部层面以及担保物的核实和处理层面,并分别总结了每个层面上的具体内部控制事项。针对放贷审批环节中涉及到的审批委员会和贷款业务主管领导等人员,本文对其审批模式的选择做了分析,认为应该选择冗余成分类型的审批模式;并对人员的可靠性做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映射到现实工作中就是要保证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错误信息辨别能力。 第四章构建了模糊评价模型,第五章则利用此模型对Z银行的对公贷款内部控制做了模糊评价,其中包括内部控制因素的确定、因素权重的确定以及因素评价集的确定,为商业银行对公贷款的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利用的评价方法。这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与调查表和流程图等其它内部控制模型或方法相比,本文运用的模糊评价模型定量化地展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得其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更具有说服力。本文构建的Z银行的对公贷款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良好。从此评价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模糊评价模型的应用依赖于各因素的权重评价和评价结果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即评价结果对于实施效果的隶属度。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内部控制体系在注重整体实施效果的同时应该有所偏倚,要做到重点环节重点关注。 本文在选题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银行的对公贷款业务内部控制的评价,主要是考虑到对公贷款在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性,缩小了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范围,更加细腻地评价了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依据作者自己的知识积累将对公贷款的内部控制体系细化为六个主要层面,详细地讨论了对公贷款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局限于作者的知识面,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首次分析了对公贷款的放贷审批环节中审批委员会小组的审批模式的选择,并认为应该选择冗余成分类型的构架模式。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与审批人员有关的人员可靠性问题,结果显示相关人员不但要具有很强的决策能力,还要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错误信息辨别能力。 在内部控制体系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上,评价模型应该尽力摒除定性化指标评价环节中的主观评价缺点,保证整个评价流程的客观性,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客观、有说服力的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此外,未来的研究应该能够体现出内部控制体系中每个子因素的具体评价结果,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4;F224
【图文】:

示意图,内部控制体系,整体框架,示意图


的一种动态过程和作用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目标、五个要素和三个层面,可以通过下面的三维立体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图(图2一2)来描述:图2一2:内部控制体系整体框架示意图下面简单介绍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大体框架:(l)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内部控制建设和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基础,也是影响内部控制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的主要因素。我国银监会借鉴和参考COSO报告以及巴塞尔委员会的《商业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三大目标:经营目标、合规目标和信息目标。经营目标也就是银行的战略目标,它以各项效率、效益指标为参考,来评估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体系,过程模式


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五个要素包含22个子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有序的、持续改进的系统性的内部控制体系。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一3所示:监督价评与纠正内部控制环境专风险识别与评估内内部控制措施施流信与馈息交反图2一3:内部控制体系过程模式图①①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环节,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发挥。②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与评估是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主要是指管理层对阻碍银行正常经营和预期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的预判和辨别,并且运用合理的方法对风险的各项指标做出评估,进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③内部控制措施1〕来源:汪竹松,刘鹰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精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流程图,流程图,坏账准备金,借款合同


(9)贷款到期回收、结清①借款人应该按照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对公贷款业务的流程我们可以用图3一1来直观地描述:仁弓一巨困一匾哥一区困一侄囚函碗二州巫少一咖图3一1:公司贷款业务的流程图此处我们强调的是到期按时偿还的贷款流程,而假如到期没有偿还本息,则还涉及到相关贷款的处理。比如:质抵押物的处理,保证人的责任判定,相关坏账准备金的操作等。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芳红;模糊综合测评法在商业银行内部招聘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75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