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2 01:16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变革,一次是1994年的汇率并轨,另一次是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讲话。本文将要研究的是关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面对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影响的问题,本文第1章首先就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做出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 自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8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下,学术界一致认为人民币事实上盯住了美元。2005年7月21日,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即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以后,人民币进入了持续升值的阶段。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8”,2007年-2008年的次贷危机加速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步伐。截至2009年9月,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17.43%。截止2010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5%。贸易方面,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23.8%。2007年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历史高位,较2006年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17.8%。2009年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同比减少34.2%。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但是,就总体而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并没有大幅度地改变我国贸易收支的顺差局面。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量呈逐年上涨趋势,贸易顺差呈现多年来居高不下的趋势,我国的高外汇储备中,对外贸易的“贡献”不少,但是,外汇的高储备给国内宏观经济失衡埋下隐患。显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将会产生影响,因而基于汇改前后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试图分析及评价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要研究一国的汇率对其贸易的影响,首先要对汇率和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再就汇率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本文第2章对这些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接下来的分析做铺垫。 汇率,即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两国间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两国间的利率水平的差异,以及其他诸如汇率政策、外部冲击、突发事件、经济数据的公布等。 对外贸易,或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相交换的活动。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因素通常有:进出口产品的需求情况、进出口商品的供给情况、汇率,以及一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如关税,进出口配额,进出口限制,以及政治、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汇率为主要因素之一 汇率对贸易的影响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弹性分析理论(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和吸收分析理论做了相应的梳理和介绍。本文第2章对这些基础理论,本章逐一对各相关理论进行了内容的介绍和简单推导,并给出了各个理论所表达的政策含义。 汇率作为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国际金融一般原理,其表现在:当本币升值时,以本币表示的国外商品价格下降,而以外币表示的本币国家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引起进口的增长和出口的下降,因而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当本币贬值时,情况恰好相反,以本币表示的国外商品价格上升,而以外币表示的本币国家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引起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下降,因而将改善贸易收支。 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却并非完全遵循上述原理。本文第3章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自1980年-2010年我国经历的三个不同的汇率制度时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及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变化的包括汇率因素和其他因素。 1980-1994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主要包括来自于出口、进口的需要和外汇供需矛盾,1994-1997年人民币汇率小幅值主要源于人民币实现汇率并轨,1997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2005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大幅升值,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热钱流入以及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压力。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方面,自1980年-1994年人民币贬值之后,人民币贬值对我国的贸易收支的改善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改善作用却不明显,原因在于虽然出口额呈现增长,但出口的增长率明显低于进口。然而,1994-1997年期间,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却在不断增长,贸易顺差也反而扩大,1997-2005年,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但是贸易顺差仍然整体上在加大,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却在不断优化。这说明除了汇率意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我国贸易。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经历的大幅升值,但是在近几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却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贸易平衡发展。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的并没有如理论所讲到的使得我国的贸易顺差减小,说明影响我国贸易的因素除人民币汇率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包括国内外居民收入、出口退税、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结的构升级等。 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由于各种因素,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使得人民币逐步升值,是否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的贸易收支状况,有必要联系影响贸易的其他因素结合进行定性分析,然而,仅仅依靠定性分析判断利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能显著影响我国贸易是很难的,所以,有必要再加以实证分析,已通过量化关系来加以判断。 本文第4章就汇改前后两个时间段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中美贸易的两组数据,通过汇改前后两组实证分析,进行了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显著性分析,得出了汇改对我国改善贸易收支是否有帮助的结论。 通过汇改前的实证分析发现,汇改前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对出口,影响不明显,而人民币汇率对进口的影响相对更大,但对进口的绝对影响也有限。两国的收入对两国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此外,方程截距项显著不为零,说明还有其他方面因素影响到两国的贸易。通过汇改后的实证分析发现,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影响不显著。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升值,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并没有像理论分析中的那样下降,反而依旧保持了较稳的增长,而我国对美国的进口额基本上保持平稳,导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在不断地扩大,说明了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对外贸易没有显著影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其作用不明显。而导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除其他因素以外,主要还在于我国本身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方面的长期性历史因素和固有的弊端,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的一些因素所导致。本文第5章对现有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作出了相应的评价,并给予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力求这些政策建议能对我国在人民币汇率政策在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下,要使人民币汇率充分的发挥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杠杆调节作用,就必须在人民币汇率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同时继续深化和改革,以确保人民币汇率的杠杆作用,发挥市场供求关系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效调节,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促进我国贸易的改善,从而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的总体改善作出一定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6;F752;F224
【图文】:
飞访:犷图2一1“J曲线效应”如图2一1所示,假定我们以tl时刻作为起初时刻,此时该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如果此时该国政府通过某种政策使本国货币贬值,则在短期内(假定t1到tZ时刻),该国的贸易收支情况由于进口成本的增加,而出口并未增加,将更加恶化,t2时刻贸易逆差达到最大,这之后贸易情况才开始好转,出口的增加快于进口的增加,并且在C点时回到货币贬值前的初期状态
昂笕嗣癖一懵手贫燃盎懵时涠犭晕夜
本文编号:2789825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6;F752;F224
【图文】:
飞访:犷图2一1“J曲线效应”如图2一1所示,假定我们以tl时刻作为起初时刻,此时该国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如果此时该国政府通过某种政策使本国货币贬值,则在短期内(假定t1到tZ时刻),该国的贸易收支情况由于进口成本的增加,而出口并未增加,将更加恶化,t2时刻贸易逆差达到最大,这之后贸易情况才开始好转,出口的增加快于进口的增加,并且在C点时回到货币贬值前的初期状态
昂笕嗣癖一懵手贫燃盎懵时涠犭晕夜
本文编号:278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78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