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作为金融中介的一种组织形式发展由来已久,早在1878年的美国,就已经成立了的世界上第一家财务公司Household Finance。目前,财务公司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企业集团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在我国,自从1987年成立了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财务公司以来,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至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实践历程,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在过去二十多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立足于企业集团,服务于企业集团,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服务、支持所在企业集团的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财务公司发挥了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集团在加速扩张,金融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财务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金融功能和效率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有助于我国财务公司能够认清所处的金融环境,以及准确的进行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其金融效率,在与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探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和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本部分为论文第一章“绪论”。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公司的研究文献,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选题的依据,并且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金融功能与效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论文第二章“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理论基础”。本章分别从金融中介的理论(特别是金融中介功能观)、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产融结合理论、企业价值链理论五个视角,系统性地论述了财务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回答了“财务公司为何存在”、“财务公司具有什么金融功能”这一个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本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三章“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国际比较”从金融功能的视角出发,先对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该从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和业务、特色业务、运营环境与法律环境、资金来源以及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认真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用的借鉴。 第四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发挥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财务公司面临了行业内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由于监管政策的制约,抑制了金融创新,造成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结构、期限单一,业务品种单一、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风险管理功能欠缺、信用体系不完备,金融专业人才匾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影响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发挥。 第四部分:财务公司金融效率分析:从效率的视角,对财务公司金融功能进行实证分析。本部分为第五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基于效率的实证分析”。本章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结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财务公司相对效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探析。笔者认为:由于财务公司融资渠道单一、业务品种单一、经营活动的独立性不高、经营目标的“多样性”、资金来源结构、期限单一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相对效率偏低。 第五部分:对策研究。本部分为论文的第六章、第七章。 第六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外部环境分析”,笔者结合在财务公司工作多年的经验,从金融监管部门、利益相关者、金融同业、财务公司四方的博弈参与者入手,提出了完善与优化中国财务公司经营环境,提升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效率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挖掘与提升”,本章,基于第五章的实证分析,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提升和挖掘进行了论述。从宏观上提出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提升的阶段性选择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不尽相同,各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的金融功能定位。针对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笔者从微观上提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重点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挖掘资产类业务新的品种、大力发展保险代理业务、加强风险管理、大力提倡发展企业价值链金融功能理念等六个方面,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进行挖掘的政策建议。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本部分为论文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根据全文的论证和分析,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的结论:我国财务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不清,未发挥出其独有的优势;我国财务公司整体金融效率偏低,金融功能发挥严重不足;我国财务公司需要在宏观上提升其金融功能,微观上对其金融功能进行挖掘,不断提高其金融效率。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首次从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的分析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相结合,按照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范式,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 2、在理论创新上,扩充了财务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从金融中介的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产融结合理论、企业价值链理论五个视角,论述了财务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回答了“财务公司为何存在”这一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扩充了“财务公司为什么存在”的理论基础。 3、在研究方法创新上,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进行了基于效率的实证研究,对中国财务公司金融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且在设计财务公司评价指标时,考虑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指标,得到了一些很有现实意义的实证分析结论。 4、在国际经验总结上,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基于金融功能的视角,对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总结了国外财务公司发展的经验。 5、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在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方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的阶段性选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政策建议。 6、在实践意义上,本文对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效率提升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实践经历,提出了一些来源于实践的建议,对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效率,总结我国财务公司发展对策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康霖;简论金融中介学说的发展轨迹[J];财经科学;2001年04期
2 李伟;;国内外财务公司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06年05期
3 李慧;康玲;;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6年02期
4 李红卫,叶晴;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3期
5 黄宪;牛慕鸿;;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新框架——以X效率为核心的三层次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6 刘翼鹏;陈见光;;我国财务公司应履行的职能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04期
7 何国华;;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基于功能观点的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吴晖,孙宏;从内部银行到财务公司——关于企业集团金融模式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9 江春;张文;许林;;基于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罗登跃;基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倩 程强;[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冯斌星;中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中的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杨海燕;金融中介发展论[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静;中国投资银行的金融功能与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雯婷;关于我国财务公司发展对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陈晶莹;完善我国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功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李黎旭;论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D];四川大学;2004年
4 司建超;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屠娅青;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运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雒雅梅;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方忠英;我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未来发展趋势[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田波;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林猛;美国财务公司的运作及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