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模型构建
(一) Co VaR模型
(二) GARCH-Copula-Co VaR模型
1. 引入Skewed-t分布
2. 计算每一个子市场i对金融系统s的溢出风险价值ΔCo VaRα, ts|i
四、中国金融业风险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一) 数据选取和基本统计量描述
(二) 溢出风险价值的计算
1. 不同子市场对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价值测度
2. 各子市场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测度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志辉;樊莉;;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2 白雪梅;石大龙;;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3 范小云;王道平;方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与监管——基于边际风险贡献与杠杆率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4 肖璞;刘轶;杨苏梅;;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5 谢福座;;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风险溢出测度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6 高国华;潘英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动态CoVaR方法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7 刘晓星;段斌;谢福座;;股票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EVT-Copula-CoVaR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11期
8 王永巧;胡浩;;基于时变参数Copula的ΔCoVaR度量技术[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06期
9 杨有振;王书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基于CoVaR技术的分位数估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孟飞;张晓岚;;中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估计:模型与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杨敏;伍艳;;我国信贷周期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郭卫东;;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及溢出——基于CoVaR方法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陈忠阳;刘志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真的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3年09期
5 盖曦;乔龙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J];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袁曦;陈长权;石德金;;基于GARCH-Copula-CoVar方法的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年01期
7 吴卫星;张琳琬;颜建晔;;金融系统风险的成因、传导机制和度量:一个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白雪梅;石大龙;;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9 宋文娟;孙立新;;中国上市银行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的测量[J];金融论坛;2014年10期
10 周强;杨柳勇;;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市场模型法还是指标法[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哲;我国问题银行的处置、防范与财务安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作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于蓓;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4 袁朝阳;股指期货创新与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高国华;基于系统性风险的银行资本监管及其宏观经济效应[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陈冀;银行系统稳定性问题[D];南开大学;2012年
7 方意;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周强;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监管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王妍;中国金融不稳定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寅;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稳健性与差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磊;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韦文彬;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毕建国;基于CVaR-EVT模型的金融极端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4 仉坤;我国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飞;基于时变混合Copula模型的市场间极端风险溢出度量[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章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郭栋;基于动态Logit模型的中国系统性金融危机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郜梅梅;基于Copula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丛盼盼;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10 胡浩;基于时变参数Copula的ΔCoVaR度量技术[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光辉;杨咸月;;金砖新兴股票市场国际定位及其溢出效应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2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赵新杰;;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选择及Shibor运行分析——兼析基准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8年04期
3 杨军华;;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J];金融论坛;2011年07期
4 李志辉;樊莉;;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5 董青马;卢满生;;金融开放度与发展程度差异对银行危机生成机制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6 朱元倩;苗雨峰;;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和预警的模型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7 周天芸;周开国;黄亮;;机构集聚、风险传染与香港银行的系统性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4期
8 彭红枫;鲁维洁;;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9 巴曙松;王凤娇;孔颜;;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陈云;陈浪南;林鲁东;;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勇;龚金国;;Copula函数在分析沪深股市相依结构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06年09期
2 韦艳华;张世英;;多元Copula-GARCH模型及其在金融风险分析上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3期
3 罗付岩;徐海云;;基于Copula-EVT模型的组合风险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7年17期
4 郭慧;罗俊鹏;史道济;;半参数阿基米德Copula的理论应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杨兴民;刘保东;李娟;;基于Gaussian Copula与t-Copula的沪深股指相关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12期
6 王展青;赵鹏;王传廷;李磊东;;基于copula的沪深股市的风险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11期
7 陈银忠;张荣;;基于Copula函数的深市行业间的尾部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8 储小俊;刘思峰;;股市流动性与收益的Copula尾部相关性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9 任仙玲;张世英;;基于Copula函数的金融市场尾部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6期
10 欧阳资生;王非;;基于Copula方法的国债市场相依风险度量[J];统计研究;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琴;基于Copula函数的金融风险度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琼芳;基于Copula理论的金融时间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胡心瀚;Copula方法在投资组合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吴娟;Copula理论与相关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罗俊鹏;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赵宁;基于Copula熵的资本资产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鲁训法;Copula方法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张碧原;Copula方法在信用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9 胡铮洋;证券市场风险度量—时变Copula和极值Copula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徐付霞;Copula理论与极值统计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新荣;对称Bernstein Copula[D];天津大学;2007年
2 叶萍华;基于Copula方法的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研究及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彪;Copula理论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郑文旭;基于Copula的金融风险相关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马冬冬;多元Copula-GARCH模型及其在期货风险分析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董骁伟;基于Copula-SV模型的投资组合风险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7 钱丹青;Copula选择及其条件核密度估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海燕;基于Copula方法的违约相关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元庆;基于Copula理论的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伍新星;Copula函数在包含公共影响的信度保费模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1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88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