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社会互动对农户金融行为影响研究社会

发布时间:2021-01-24 05:18
  农村金融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短板、推进“三农”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发展农村金融,中国连续多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从政策供给和金融服务提供等角度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但金融抑制情况却依然存在。因此,有学者提出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需求主体上,以减缓需求型金融抑制,从而提高供、需匹配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的可得性和普惠性。农户作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其金融行为一方面能够反映微观主体对资金的动机及使用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生活水平。所以,立足农村居民研究其金融行为,对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盘活三农资金、提升农村金融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持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对农户金融行为的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人”假说,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常将金融行为的“结果”代理为行为“过程”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思路既无法解释农户金融行为中一些非理性现象,也无法针对金融行为本身进行阐释。因此,本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社会互动对农户的金融行为的影响。社会互动作为农户金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在农户个体能力和素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金融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信...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会互动对农户金融行为影响研究社会


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经济作用机制反作用促进消费理念、引导消费预期;

分解图,农户,分解图,行为


同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存在差异性,不同借贷规模的农户又是相对于获得贷款农户的选择性群体。即使数据来源于随机抽样,依旧会存在样本选择性偏误,进而导致内生性问题(Wooldridge,2010[129])。因此,构建农户信贷行为三阶段的统一框架,根据逻辑关系依次分析,有利于确保研究结果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农户信贷行为是是否存在有效需求是是否成功申请贷款实际获得贷款规模无行动未能通过贷款审批否否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分解Figure3-4DecompositionChartofFarmers"CreditBehavior图3-4农户信贷行为分解图

隧道效应,正向,农户


第四章社会互动对农户贷后消费行为的影响51图4-3“隧道效应”与“跟上琼斯效应”理论机制解释图Figure4-3ExplanationofTunnelEffectandKeepingupwithJonesEffect(1)投资性消费倾向下,“隧道效应”发挥作用诚如加里·S·贝克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言,人力资本是一种对未来存在福利影响的一种消费支出,这种消费支出往往是可以对提升人的素质能力或其他资本,比如子女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险等等消费支出。对于农户而言,其“改天换命”的渠道有限,要么寄希望于自身,通过加大生产农业或者扩大工商业赚取家庭财富,要么寄希望于子女,通过教育摆脱农村困苦。而接受教育、扩大生产、寻找工作以及保证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初始投资,因此将一部分信贷资金投入到能够增加家庭未来收益的用途上去,便十分合理。所以,农户为了提升未来的福利效果,保证家庭的生产生活水平,会选择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子女教育、在职培训、生产经营再扩大以及保险等方面(纪志耿,2008[138])。本章提出的“隧道效应”即农户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通过社会互动了解他人经济情况,并采取积极的学习行动,借助申请信贷获得资金,投资商业活动或学习培训或保险等未来能带来正向回报的获得,进一步积累财富或积累人力资本,从而效仿他人的成功。对农户而言,这种消费可以是对教育的投资,可以是对生产经营的再投资,也可以是生产生活经营的保险投资。这类消费尽管当期不会立即产生正向结果,但是有望在未来提高农户收入、提升农户幸福感。(2)炫耀性消费倾向下,“跟上琼斯效应”发挥作用在村庄共同体内部,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靠道德、习俗、网络、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来规范和协调。炫耀性消费除了包括奢侈品消费外,还包括人情往来和婚丧嫁娶的原因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相对位置与经济行为:社会比较理论[J]. 李国武.  社会学评论. 2020(01)
[2]社会比较、时间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 陈鑫,杨红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社会资本影响家庭金融行为的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 王宇,王士权.  金融发展研究. 2019(12)
[4]金融知识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J]. 刘丹,陆佳瑶.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1)
[5]社会资本强度对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CFPS 的数据[J]. 杨明婉,张乐柱.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9(05)
[6]不同社会关系网络类型对农户借贷收入效应的影响分析[J]. 马宏,张月君.  经济问题. 2019(09)
[7]中国居民家庭负债抑制消费升级了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J]. 张自然,祝伟.  金融论坛. 2019(08)
[8]农户家庭信贷规模效应研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J]. 杨明婉,张乐柱,颜梁柱.  农村经济. 2019(06)
[9]农户个人借贷合约激励机制:社会资本积累和使用模型[J]. 杨海燕,毛瑞华,朱军.  农村经济. 2019(05)
[10]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2013的实证分析[J]. 董晓林,戴月,朱晨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博士论文
[1]金融联结对农户信贷配给的效应研究[D]. 孟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研究[D]. 韩卫兵.南京农业大学 2016
[3]农民经济行为的文化解释[D]. 周振.吉林大学 2013
[4]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 李爱梅.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农户社会资本对借贷倾向影响的分析及其检验[D]. 杨贺.西北大学 2015
[2]参照群体对我国农村居民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影响研究[D]. 王新丽.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96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96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