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产权界定、市场禁入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由我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兴衰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11 06:50
  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第一家私人钱庄兴衰的史实进行重新考察和审视,本文经研究发现,尽管权力当局把资金自由交易权界定给了监管部门,但因监管成本和信息成本过高而无法保障该产权,个人会通过参与各类非正规金融活动来攫取一部分置于公共领域的权利。本文还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我国金融市场禁入政策出现松动的原因,也即维持扭曲型二元金融制度的成本以及严禁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费用都越来越高,而且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提出了放松监管的要求,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监管部门执行原有金融抑制政策的力度终于降低了。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科学. 2011,3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基于方兴钱庄个案的考察与思考
    (一) 改革后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的兴与衰
    (二) 由方兴钱庄兴衰引发的若干思考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缘何屡禁不止:基于产权理论的经济解释
四、对金融市场禁入政策松动的一个新解释
五、产权再界定、租值耗散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外部性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租值消散理论的经济学逻辑[J]. 崔晓林,张辉.  山东经济. 2009(06)
[2]当前地下钱庄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 黎友焕,郭文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3]首家私人钱庄的峥嵘岁月[J]. 柴冬.  中国市场. 2008(29)
[4]近代农村地区钱庄业的起源和兴衰——近代农村钱庄业探索之一[J]. 刘克祥.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2)
[5]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思考[J]. 安菁蔚,任大鹏.  中国农村观察. 2005(04)
[6]私人钱庄在农村资金市场中的作用及对策[J]. 苑胜利.  经济管理. 1988(05)
[7]谈温州农村的民间钱庄与“银背”[J]. 方崧,罗吼.  农业经济丛刊. 1986(06)
[8]对私人钱庄应取积极的态度——温州两家私人钱庄的调查[J]. 黄云泉,董俊平.  农业经济丛刊. 1985(06)
[9]试谈农村私人钱庄[J]. 罗吼.  农村金融研究. 1985(08)

硕士论文
[1]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D]. 郭梅亮.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30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130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