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股票定价与企业创新 ——基于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5:11
在我国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深交所推出的基于Web2.0平台(类微博模式)的线上互动平台——“互动易”这一社交媒体进行研究。通过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企业与个体投资者对于有关企业“创新”信息的沟通对于企业股票定价异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关于“创新”信息的沟通效率和沟通内容质量程度的不同,对企业股票定价异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我们预期,企业与个体投资者对于有关创新的信息的沟通对企业股票定价存在积极影响,沟通时间间隔越短、沟通内容的质量越高对股票定价会更加有利。过往研究对市场有效性进行的讨论多从企业信息披露和投资者获取和解读能力进行研究,本文以信息沟通方式和沟通效率视角研究市场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以“创新”信息为切入口,以沟通效率及沟通内容质量作为对股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构建模型并且搜集数据,以2016年到2018年深交所创业板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论证了本文的理论和假设。我们发现,通过“互动易”平台,无论是个人投资者对于企业有关创新信息进行提问,亦或是企业对自身创新情况进行线上的解读和沟通,企业的...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贡献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证券市场信息效率研究
2.1.1 企业信息披露
2.1.2 投资者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2.1.3 市场参与者与企业的沟通方式
2.1.4 股票错误定价
2.1.5 关于事件研究法的研究
2.2 企业创新外部影响因素
2.2.1 金融发展
2.2.2 法律保护
2.2.3 财税政策
2.3 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问题
2.3.1 创新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
2.3.2 企业异质性与创新融资约束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有效市场的历史演进
3.2 现代有效市场理论
3.3 有效市场的界定及含义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4.1 “创新”信息互动与股票定价异动
4.2 “创新”信息互动程度、互动效率与股票定价异动
第五章 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择
5.2 变量定义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3 实证模型
第六章 实证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
6.2 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6.3 假设检验
6.3.1 创新信息的互动问答事件T检验
6.3.2 信息解读时间间隔与解读程度回归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4 发展方向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创新、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唐玮,崔也光,曹蕾.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4)
[2]舆论影响力、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J]. 郦金梁,何诚颖,廖旦,何牧原. 经济研究. 2018(03)
[3]社交媒体、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与盈余预期——来自“上证e互动”平台的证据[J]. 丁慧,吕长江,黄海杰. 经济研究. 2018(01)
[4]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J]. 李志冰,杨光艺,冯永昌,景亮. 金融研究. 2017(06)
[5]社交网络、投资者关注与股价同步性[J]. 刘海飞,许金涛,柏巍,李心丹. 管理科学学报. 2017(02)
[6]互联网沟通能够改善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深交所“互动易”网络平台的研究[J]. 谭松涛,阚铄,崔小勇. 金融研究. 2016(03)
[7]企业创新行为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 韩鹏,岳园园. 会计研究. 2016(01)
[8]网络投资者关系管理问题探索[J]. 张树森,王静. 财会通讯. 2015(17)
[9]FF三因子模型风险因子的有效性检验——基于2001-2011年我国资本市场数据[J]. 张宏亮,赵雅娜. 财会通讯. 2014(30)
[10]牛市和熊市下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收益影响的非对称性分析[J]. 张安宁,金德环. 投资研究. 2014(10)
博士论文
[1]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歧与整合[D]. 潘军昌.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7018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贡献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证券市场信息效率研究
2.1.1 企业信息披露
2.1.2 投资者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2.1.3 市场参与者与企业的沟通方式
2.1.4 股票错误定价
2.1.5 关于事件研究法的研究
2.2 企业创新外部影响因素
2.2.1 金融发展
2.2.2 法律保护
2.2.3 财税政策
2.3 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问题
2.3.1 创新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
2.3.2 企业异质性与创新融资约束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有效市场的历史演进
3.2 现代有效市场理论
3.3 有效市场的界定及含义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4.1 “创新”信息互动与股票定价异动
4.2 “创新”信息互动程度、互动效率与股票定价异动
第五章 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择
5.2 变量定义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3 实证模型
第六章 实证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
6.2 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6.3 假设检验
6.3.1 创新信息的互动问答事件T检验
6.3.2 信息解读时间间隔与解读程度回归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4 发展方向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司创新、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唐玮,崔也光,曹蕾.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4)
[2]舆论影响力、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J]. 郦金梁,何诚颖,廖旦,何牧原. 经济研究. 2018(03)
[3]社交媒体、投资者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与盈余预期——来自“上证e互动”平台的证据[J]. 丁慧,吕长江,黄海杰. 经济研究. 2018(01)
[4]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J]. 李志冰,杨光艺,冯永昌,景亮. 金融研究. 2017(06)
[5]社交网络、投资者关注与股价同步性[J]. 刘海飞,许金涛,柏巍,李心丹. 管理科学学报. 2017(02)
[6]互联网沟通能够改善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深交所“互动易”网络平台的研究[J]. 谭松涛,阚铄,崔小勇. 金融研究. 2016(03)
[7]企业创新行为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 韩鹏,岳园园. 会计研究. 2016(01)
[8]网络投资者关系管理问题探索[J]. 张树森,王静. 财会通讯. 2015(17)
[9]FF三因子模型风险因子的有效性检验——基于2001-2011年我国资本市场数据[J]. 张宏亮,赵雅娜. 财会通讯. 2014(30)
[10]牛市和熊市下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收益影响的非对称性分析[J]. 张安宁,金德环. 投资研究. 2014(10)
博士论文
[1]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歧与整合[D]. 潘军昌.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7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18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