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国内外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借鉴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19 20:24
  在总结国内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牧区缺乏担保抵押物,风险分担机制运行落实不够完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绩效,支持担保行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 

【文章来源】:征信. 2019,37(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
    (一)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按比例担保
    (二)日本:“银担保”三方联动
    (三)德国:担保银行典型模式
二、国内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
    (一)南京“政银担再担保四方合作”模式
    (二)四川、重庆“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
    (三)安徽亳州“政银保”风险分担模式
三、青海省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实践
    (一)多层次“政银”风险分担模式,引导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
        1. 财政支农信贷担保基金
        2. 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3. 创业贷款担保基金
        4. 扶贫风险防控资金
    (二)多维度“银担”“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为普惠金融持续深入加速助力
        1.“银行贷款+担保公司连带责任担保”模式
        2.“银行贷款+政策性担保公司连带责任担保+政府贴息”模式
        3.“政银担三三四代偿责任分担+财政贴息贴费”模式
    (三)多种类“银保”“银政保”模式,有效发挥保险资金风险保障作用
        1.“创业创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小额贷款”模式
        2.“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信贷”模式
        3.“涉农保险+农户联保+农户贷款”模式
    (四)多形式“资金池+银行贷款”模式,为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提供新路径
        1. 小微企业“助保贷”模式
        2. 三农企业“授信池”模式
        3. 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资金池”模式
四、存在问题
    (一)农牧区担保抵押物缺乏
    (二)风险分担机制运行落实有待完善
    (三)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受限较多
    (四)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
五、意见建议
    (一)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
    (二)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绩效
    (三)支持担保行业稳健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研究[J]. 张伟,芦雨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际比较[J]. 李剑峰.  中外企业家. 2017(25)
[3]安徽省“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的稳定性研究[J]. 黄华继,任筱翮.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4]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J]. 梁军峰,赵亮.  改革与战略. 2017(05)
[5]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吴明玺.  世界经济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3196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196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