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13: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金融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2019年2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推动了普惠金融发展,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和门槛,为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是主要需求主体之一,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对于改善农户借贷环境,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更好服务于“三农”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库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从微观角度入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农户借贷行为的已有文献和基础理论,进一步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的经济学解释,提出本文的两个研究假说。其次介绍了农村贷款现状和数字普惠金发展情况。最后,采用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库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12014-2017年四年面板数据对农户借贷行为进...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010-2019年全国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及增长率

农贷,农村,农户,比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农村贷款情况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15所转变,消费性贷款需求也随之增加。(图3-2)图3-22010-2017年全国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Figure3-2theProportionofLoanstoAgriculture,RuralAreasandFarmersinAllLoansfrom2010to20173.1.2农户贷款需求情况变化农村贷款需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村企业和农村居民,按照贷款用途可分为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从对农村市场的调研和以往文献来看,农户融资大多是满足一般日常的消费需求,比如婚嫁、盖房、看并等方面的消费。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教育、文化和娱乐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已逐步从生存型消费阶段迈入小康型消费阶段,包括购置车辆、家电、进城购房等消费行为。在购置耐用消费品和购置住房等方面刺激了农村居民消费性贷款的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以适度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兴起。相比于传统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周期长,面临着更大的流动性约束,生产性贷款的需求更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借贷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如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进一步投资和收购原材料等方面,用途呈现分散化和多样化的特点。3.2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3.2.1数字支付体系数字支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众多业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另一方面,数字支付是许多其他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前端业务。也就是说,通过数字支付业务可以引入客户流量去消费其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支付服务主体呈多元化?

移动支付,同比,金额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农村贷款情况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移动支付、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数据线显示,2017 年我国银行机构处理移动支付金额为 202 万亿元,共 375 亿笔,同比分别增长 28.8%和 46.06%。非银行机构处理移动支付金额为 105 万亿元,共 2390 亿笔,同比分别增长 106.06%和 146.53%。(图 3-3)2017 年我国银行机构处理网上支付金额为 2070 万亿元,共 485 亿笔,金额同比下降 0.47%,笔数同比增长 5.2%。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互联网支付金额为 38 万亿元,共 483 亿笔,同比分别下降 28.61%和 27.14%。(图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J]. 郑美华.  农村经济. 2019(03)
[2]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J]. 傅秋子,黄益平.  金融研究. 2018(11)
[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 易行健,周利.  金融研究. 2018(11)
[4]维持型农户借贷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云浮市农户问卷的验证[J]. 张少宁,张乐柱.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5)
[5]农村互联网信贷:“互联网+”的技术逻辑还是“社会网+”的社会逻辑?[J]. 罗兴,吴本健,马九杰.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8)
[6]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 黄益平,黄卓.  经济学(季刊). 2018(04)
[7]种粮大户融资需求意愿及需求量的差异分析[J]. 罗振军,于丽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8]再议农户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J]. 何广文,何婧,郭沛.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2)
[9]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葛和平,朱卉雯.  新金融. 2018(02)
[10]农村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Adaptive Logistic Lasso Regression回归方法[J]. 王新玲.  金融发展研究. 2017(11)



本文编号:3332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332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