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1:47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市场动荡引起的经济恐慌沿着各国与美国之间的金融纽带蔓延。从2007年2月13日次贷危机浮出水面,到2008年10月,全球无论如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受到危机波及,各国都采取了相应救援措施,但各国经济体系仍然持续的受到影响。2009年初开始,改变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对于国家金融稳定性的研究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沉寂几年之后,重新成为热门话题。尤其对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性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金融稳定的相关研究,对金融全球化的概念、现状以及效果做了初步的探讨;接着回顾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不稳定的几大根源以及知名案例,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与美国的应对策略;然后提出用压力测试体系来评估金融稳定性并预防危机发生,以全面的金融安全网构建来降低与减缓危机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应该朝向自主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围绕市场扩张来开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维持金融稳定,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主要...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全球化的金融体系
        二、金融脆弱理论
        三、有效市场理论
        四、金融危机模型的演变
        五、货币危机的相关研究
        六、银行与债务危机
    第三节 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拟突破的难点
        四、预期的创新点
第二章 金融全球化概述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收益
        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主体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部门的发展
    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的风险
        一、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风险的扩散
        三、总体影响
    第五节 金融全球化下的政策选择
        一、政府的作用
        二、较少的政策工具
    第六节 金融全球化的一般性理解
        一、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
        二、良好的基础和强大机构的重要性
        三、初始的条件
        四、进行国际金融合作的必要
        五、面对整合的挑战
第三章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不稳定
    第一节 金融危机溯源
    第二节 金融不稳定的经济背景
    第三节 金融不稳定的主要类型与案例
        一、债务危机类型及相关案例
        二、流动性危机类型及相关案例
        三、汇率失调类型及相关案例
        四、资产价格泡沫类型及相关案例
    第四节 金融不稳定的综合评论
第四章 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
        一、次贷的定义
        二、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次贷危机的影响
    第二节 实证研究框架
        一、时间区段及选取资料说明
        二、事件选取标准
        三、样本选取与分类
        四、实证方法框架
        五、统计检定
    第三节 实证结果
        一、整体股价异常报酬率
        二、不同产业类别公司股价异常报酬率
        三、次贷危机分类事件的公告效应
        四、不同产业类别对不同类别事件公告的反应差异
    第四节 实证结论
第五章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与稳定性货币政策
    第一节 1930年代经济大衰退与罗斯福新政的回顾
    第二节 信贷危机与经济危机成因探讨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导火索
        二、次贷危机成因的探讨
        三、次贷危机的结构性根源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的美国应对政策
        一、问题资产救助项目
        二、金融稳定计划
        三、抵押贷款保障计划
        四、财政刺激政策
        五、流动性保障措施
第六章 金融稳定性评估与压力测试体系
    第一节 压力测试概述
        一、压力测试体系建设框架
        二、对金融稳定评估的宏观审慎分析
    第二节 不稳定性的识别
        一、金融机构
        二、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
        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宏观经济压力测试
        一、概述
        二、微观和宏观的压力测试目标
        三、压力测试的定义
        四、宏观经济压力测试的组成部分
        五、从情景分析到银行损失的估量
        六、对测试结果的解释
    第四节 压力测试系统的评价
第七章 金融稳定安全网的构建
    第一节 保护范围
    第二节 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的起源
        二、存款保险的争议
        三、强制性参与
        四、事前与事后的资金保障
        五、较合理的风险敏感费率
        六、周期性和保险基金的限制
    第三节 金融安全网中的重要群体
        一、整合进程
        二、TBTF的收费特权
        三、正式决议
    第四节 降低道德风险
        一、外部与内部的保护
        二、未投保的可转让债务
        三、对存户的限制性保障
        四、再保险计划
        五、宣传和培训
    第五节 金融安全网的市场环节
        一、投资者保护
        二、金融机构的资本充实
        三、调整最终流动性
        四、非商业性风险敞口
    第六节 安全网的保护和市场竞争
第八章 金融全球化与次贷危机下的中国分析
    第一节 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回顾
        一、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
        二、宏观经济政策
        三、改革的路径
        四、货币政策
    第二节 次贷危机后中国的消费刺激计划分析
        一、信贷投放对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二、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三、政策建议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的中国自主型经济发展转型
        一、全球经济链条的震荡
        二、危机之下首重保障内需
        三、城乡二元结构转型的契机
        四、继续布局中微观产业的结构转型
    第四节 次贷危机后的中国货币国际化进程
        一、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背景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与目标
        三、人民币的区域化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金融安全的思考[J]. 谢婷婷.  特区经济. 2007(01)
[2]FDI与我国国际收支变动趋势研究[J]. 杨传东,万解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3]外资对中资银行的产权渗透与我国银行业的安全[J]. 钟永红.  海南金融. 2007(01)
[4]中国资本账户实证研究[J]. 陈湛匀.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J]. 林勇力.  金融研究. 2005(12)
[6]金融安全的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J]. 陈超.  金融与经济. 2005(08)
[7]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杨英杰.  理论前沿. 2005(07)
[8]国家金融风险的形成及防范[J]. 黄宗远.  经济问题. 2005(02)
[9]国际金融并购与中国金融安全[J]. 颜剑英,朱衍强.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5(01)
[10]论我国现阶段金融风险产生机理及防范策略[J]. 顾建光.  经济体制改革. 2005(01)

硕士论文
[1]中国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分析及防范研究[D]. 贾璐.南京理工大学 2005
[2]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研究[D]. 沈港.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8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338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