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效应与政策搭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14:08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国为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纷纷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各国政府意识到,金融周期的顺周期效应以及资本的正反馈机制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推高资产价格泡沫。因此,针对跨境资本实施必要的资本管制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以稳定金融周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有效实施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首先需要厘清跨境资本影响国内经济的传导机制与效应。因此本文第一个探讨的问题是: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到国内市场的渠道。在梳理出跨境资本的各种传导渠道后,便可在关键环节施加监管,平抑波动。本文第二个探讨的问题是: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产生作用的方式、有效性分析,以及其与资本管制的差异体现在何处。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稳定金融环境,但还需要货币政策缓解经济波动。在当前我国构建双支柱政策框架背景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如何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搭配才能更好地既缓解经济波动,又能实现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本文在梳理跨境资本传导渠道后构建了DSGE模型,在框架中补充了宏观审慎政策。实证结果表明:(1)跨境资本可以通过信贷渠道、货币渠道、汇率渠道三个传导路径产...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际资本冲击对各经济变量影响
场变化情况。国内利率的冲击则能够很好地反映一国政策对于市场的干预情况。一、国外利率冲击如图所示,当受到一个单位国外利率冲击时,由于利差的存在,国际资本流入。银行可借债券更多,适时扩大放贷规模,给系统中的家庭和厂商提供更高水平的贷款。因此,体现为初期信贷上涨。如果国际资本只是暂时性的流入,对经济体影响不大,最终会回归稳态。但事实上,短期内跨境资本的特征就是持续且频繁的。此时施加宏观审慎监管,则降低信贷市场初期响应,平复波动,并且可以提高市场弹性,以便市场更好地进行调节,更快回稳。图3.1国外利率冲击下各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当前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是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不仅受到个人行为的影响,还会在不同市场交互中产生。市场是存在均衡状态的,当受到冲击时,金融系统会首先作出自我调节,以便回到均衡。但是,由于个人行为的非理性,以及“羊群效应”的存在,个人及群体性的行为会抑制市场的自我稳定。正如图3中,当受到一个单位境外资本冲击时,国内市场中的资产价格是上涨的,此时国内受需求曲线影响,消费下降,市场最终会达到新的供需平衡点。但由于大量投资投机行为争相进入市场,刺激了资产价格的不断提升,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此时企业的预期盈利表现良好,银行也愿意放宽贷款限制,这一举措在继续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市场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杠杆和风险系数。随着价格上涨——投资增多——贷款规模扩大——价格上涨这种机制的不断循环,价格泡沫逐渐堆积,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价
26鉴于此,本文选用产出、信贷增长和通胀反映来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图3.3显示,当受到国外利率一个单位的负向冲击时,严格的资本管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而完全开放的经济市场受到跨境资本冲击的影响更大。这一现象也符合当前对于资本管制的普遍认知。不过,对比严格资本管制和其他两种监管方式下的信贷市场,明显可以看到,如果受到过于严格的监管,跨境资本无法很好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更多是希望能在引入资本促进投资投机的同时,又能通过政策对资本的行为作出监管,以此维护本国市场经济。在这样的目标下,很多国家放弃了严格的资本管制,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近来如阿根廷等国又重新严格资本管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偿债能力、缓解本币贬值的速度。反面影响就是损害经济、严重降低了资产价格,且对于经济复苏的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需慎重。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当前国内监管水平下,信贷增长、通胀以及产出的状态普遍比较好,回稳速度也较完全开放市场更快。图3.3国外利率冲击下三种变量的动态反应国外利率降低一个单位,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国内,刺激国内市常短期内跨境资本大量涌入,人民币遭遇升值压力。央行在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以调节汇率,影响了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这既不利于维持贸易平衡,也推高了国内的通胀水平。出口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产出的下降,国内市场又会保证产出的波动不会太过剧烈。此外,由于跨境资本的流入,房地产、债券等等一些高收益行业的资产收益率又一步升高,吸引了国内市场的大规模投资,因此也带动了信贷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这些行业的心理预期较高,表现在银行放贷规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内外市场环境将更趋复杂多变——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十余年来的“变”与“不变”[J]. 曾铮,梁俊. 中国发展观察. 2020(Z1)
[2]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J]. 潘军. 农家参谋. 2019(18)
[3]资本管制能够抑制国际资本流动吗——基于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对比分析[J]. 赵艳平,张梦婷,黄友星. 国际经贸探索. 2019(07)
[4]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效应研究[J]. 徐海霞,吕守军. 财贸经济. 2019(03)
[5]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分类梳理、功能比较和国际经验[J]. 武鹏. 财会月刊. 2019(06)
[6]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靶向性研究[J]. 荆中博,方意. 财贸经济. 2018(10)
[7]跨境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J]. 马理,朱硕. 武汉金融. 2018(08)
[8]宏观审慎视角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J]. 谢司阳. 时代金融. 2018(18)
[9]跨境资本流动的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J]. 何国华,李洁. 经济研究. 2018(05)
[10]资本账户开放度、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三元悖论还是二元悖论?[J]. 刘金全,张菀庭,徐宁. 世界经济研究. 2018(05)
博士论文
[1]金融开放进程下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D]. 钱晓霞.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研究[D]. 陈畅.东北财经大学 2018
[2]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 桑会丽.山西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68655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际资本冲击对各经济变量影响
场变化情况。国内利率的冲击则能够很好地反映一国政策对于市场的干预情况。一、国外利率冲击如图所示,当受到一个单位国外利率冲击时,由于利差的存在,国际资本流入。银行可借债券更多,适时扩大放贷规模,给系统中的家庭和厂商提供更高水平的贷款。因此,体现为初期信贷上涨。如果国际资本只是暂时性的流入,对经济体影响不大,最终会回归稳态。但事实上,短期内跨境资本的特征就是持续且频繁的。此时施加宏观审慎监管,则降低信贷市场初期响应,平复波动,并且可以提高市场弹性,以便市场更好地进行调节,更快回稳。图3.1国外利率冲击下各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当前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是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不仅受到个人行为的影响,还会在不同市场交互中产生。市场是存在均衡状态的,当受到冲击时,金融系统会首先作出自我调节,以便回到均衡。但是,由于个人行为的非理性,以及“羊群效应”的存在,个人及群体性的行为会抑制市场的自我稳定。正如图3中,当受到一个单位境外资本冲击时,国内市场中的资产价格是上涨的,此时国内受需求曲线影响,消费下降,市场最终会达到新的供需平衡点。但由于大量投资投机行为争相进入市场,刺激了资产价格的不断提升,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此时企业的预期盈利表现良好,银行也愿意放宽贷款限制,这一举措在继续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市场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杠杆和风险系数。随着价格上涨——投资增多——贷款规模扩大——价格上涨这种机制的不断循环,价格泡沫逐渐堆积,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价
26鉴于此,本文选用产出、信贷增长和通胀反映来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图3.3显示,当受到国外利率一个单位的负向冲击时,严格的资本管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而完全开放的经济市场受到跨境资本冲击的影响更大。这一现象也符合当前对于资本管制的普遍认知。不过,对比严格资本管制和其他两种监管方式下的信贷市场,明显可以看到,如果受到过于严格的监管,跨境资本无法很好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更多是希望能在引入资本促进投资投机的同时,又能通过政策对资本的行为作出监管,以此维护本国市场经济。在这样的目标下,很多国家放弃了严格的资本管制,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近来如阿根廷等国又重新严格资本管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偿债能力、缓解本币贬值的速度。反面影响就是损害经济、严重降低了资产价格,且对于经济复苏的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需慎重。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当前国内监管水平下,信贷增长、通胀以及产出的状态普遍比较好,回稳速度也较完全开放市场更快。图3.3国外利率冲击下三种变量的动态反应国外利率降低一个单位,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本流入国内,刺激国内市常短期内跨境资本大量涌入,人民币遭遇升值压力。央行在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以调节汇率,影响了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这既不利于维持贸易平衡,也推高了国内的通胀水平。出口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产出的下降,国内市场又会保证产出的波动不会太过剧烈。此外,由于跨境资本的流入,房地产、债券等等一些高收益行业的资产收益率又一步升高,吸引了国内市场的大规模投资,因此也带动了信贷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这些行业的心理预期较高,表现在银行放贷规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内外市场环境将更趋复杂多变——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十余年来的“变”与“不变”[J]. 曾铮,梁俊. 中国发展观察. 2020(Z1)
[2]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国际经验与我国实践[J]. 潘军. 农家参谋. 2019(18)
[3]资本管制能够抑制国际资本流动吗——基于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对比分析[J]. 赵艳平,张梦婷,黄友星. 国际经贸探索. 2019(07)
[4]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效应研究[J]. 徐海霞,吕守军. 财贸经济. 2019(03)
[5]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分类梳理、功能比较和国际经验[J]. 武鹏. 财会月刊. 2019(06)
[6]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靶向性研究[J]. 荆中博,方意. 财贸经济. 2018(10)
[7]跨境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J]. 马理,朱硕. 武汉金融. 2018(08)
[8]宏观审慎视角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J]. 谢司阳. 时代金融. 2018(18)
[9]跨境资本流动的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J]. 何国华,李洁. 经济研究. 2018(05)
[10]资本账户开放度、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三元悖论还是二元悖论?[J]. 刘金全,张菀庭,徐宁. 世界经济研究. 2018(05)
博士论文
[1]金融开放进程下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D]. 钱晓霞.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渠道与影响研究[D]. 陈畅.东北财经大学 2018
[2]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 桑会丽.山西财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68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36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