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5 04:48
全球经济还未完全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各国为了恢复经济发展都想尽了一切办法。中国政府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行了一项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这4万亿从投资的角度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尽人皆知的事实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不在投资,而在消费。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农村人口,他们也是世界上消费最低的农村人口。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地区消费,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自2004年起至2010年,中央连续以1号文件形式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足见其重要性。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反过来阻碍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但如此,近年来持续发生的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已造成了农村资金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普及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成为当前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服务有着其深刻的原因。金融机构作为盈利组织,不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一定是由于有因素阻碍农村金融为其带来利润。农村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贷款得不到符合条件的抵押担保物,因而信贷机构面临着极大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农村地区通常地广人稀...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写作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部分
1.4.2 国内部分
2. 农村小额信贷概述
2.1 农村小额信贷
2.2 农村小额信贷的特征
2.3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2.3.1 金融服务多样化
2.3.2 机构运营商业化
2.3.3 利率管制宽松化
2.3.4 监管规范化
3. 农村小额信贷对信用风险管理一般方法的适用性
3.1 信用风险概述
3.2 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3.3 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4.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机制
4.1 小额信贷项目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
4.1.1 小组联保团体贷款的甄选机制
4.1.2 小组联保团体贷款的监督机制
4.1.3 长期合作对激励偿还的作用机制
4.1.4 农村小额贷款中的担保机制
4.1.5 农村小额贷款中的分期还款制度
4.1.6 动态放贷过程中信用体系的建立
4.2 一个案例——宁夏盐池县小额信贷服务中心
4.2.1 小组联保筛选并监督借款人
4.2.2 动态激励机制对还款的监督
4.2.3 借款人储蓄和共有资金的担保机制
4.2.4 综合化服务,保证借款人的收益
4.2.5 盐池县小额信贷服务中心信用风险控制效果
5. 对我国继续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思考
5.1 继续推行小组联保贷款模式
5.2 立足当地,长期服务
5.3 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5.4 完善监管,防止小额信贷走向高利贷
5.5 严格管理,谨慎审核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小额贷款担保抵押难的困境及其路径依赖[J]. 孟昆霖,温小敏,林鹭艳,李龙华.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10)
[2]民办小额信贷组织的运作与启示——基于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的案例分析[J]. 武宏波. 金融发展研究. 2009(09)
[3]“婺源模式”:从老区走向全国 记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单位——江西婺源县联社[J]. 余音,刘洁,程应海.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04)
[4]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J]. 杜晓山. 中国农村经济. 2008(05)
[5]农户联保贷款有效性问题研究[J]. 赵岩青,何广文. 金融研究. 2007(07)
[6]多机构共存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 刘锡良,洪正. 金融研究. 2005(03)
[7]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J]. 熊德平.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2)
[8]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 钟笑寒,汤荔. 经济评论. 2005(01)
[9]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 李锐,李宁辉. 经济研究. 2004(12)
[10]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安全性、盈利性和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J]. 梁山. 金融研究. 2003(06)
本文编号:3384703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写作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部分
1.4.2 国内部分
2. 农村小额信贷概述
2.1 农村小额信贷
2.2 农村小额信贷的特征
2.3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2.3.1 金融服务多样化
2.3.2 机构运营商业化
2.3.3 利率管制宽松化
2.3.4 监管规范化
3. 农村小额信贷对信用风险管理一般方法的适用性
3.1 信用风险概述
3.2 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3.3 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4.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控制机制
4.1 小额信贷项目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
4.1.1 小组联保团体贷款的甄选机制
4.1.2 小组联保团体贷款的监督机制
4.1.3 长期合作对激励偿还的作用机制
4.1.4 农村小额贷款中的担保机制
4.1.5 农村小额贷款中的分期还款制度
4.1.6 动态放贷过程中信用体系的建立
4.2 一个案例——宁夏盐池县小额信贷服务中心
4.2.1 小组联保筛选并监督借款人
4.2.2 动态激励机制对还款的监督
4.2.3 借款人储蓄和共有资金的担保机制
4.2.4 综合化服务,保证借款人的收益
4.2.5 盐池县小额信贷服务中心信用风险控制效果
5. 对我国继续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思考
5.1 继续推行小组联保贷款模式
5.2 立足当地,长期服务
5.3 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5.4 完善监管,防止小额信贷走向高利贷
5.5 严格管理,谨慎审核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小额贷款担保抵押难的困境及其路径依赖[J]. 孟昆霖,温小敏,林鹭艳,李龙华.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10)
[2]民办小额信贷组织的运作与启示——基于山西临县扶贫基金会的案例分析[J]. 武宏波. 金融发展研究. 2009(09)
[3]“婺源模式”:从老区走向全国 记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单位——江西婺源县联社[J]. 余音,刘洁,程应海.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04)
[4]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J]. 杜晓山. 中国农村经济. 2008(05)
[5]农户联保贷款有效性问题研究[J]. 赵岩青,何广文. 金融研究. 2007(07)
[6]多机构共存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 刘锡良,洪正. 金融研究. 2005(03)
[7]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J]. 熊德平.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2)
[8]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 钟笑寒,汤荔. 经济评论. 2005(01)
[9]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 李锐,李宁辉. 经济研究. 2004(12)
[10]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安全性、盈利性和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J]. 梁山. 金融研究. 2003(06)
本文编号:3384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38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