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部门的利润来源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13:08
本文在区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货币形式和收入的货币形式的基础上,将收入循环过程纳入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循环理论,对金融部门利润的本质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金融部门获取的任何形式的利润最终都源于产业资本积累,其本质是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区分了金融部门利润的三种形式——利息收入、投机收入和派生收入,阐明了金融部门的利润获取机制。对美国金融部门的经验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部门利润及其份额快速增长,在9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金融化积累体系;金融部门的利润来源正由传统的利息收入向高风险的非利息收入转变。脱离实体经济基础的金融化积累体系是不稳定的,金融化的发展带来的价值分配方式的转变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2017年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入来源:绝对规模和份额注:根据沃顿研究数据中心(https://wrds-www.wharton.upenn.edu)提供的银行监管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金融机构的分类与监管[J]. 艾伦·伯格,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2018(05)
[2]试论日本经济的金融化[J]. 渡边雅男,高晨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6)
[3]中国金融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 陈享光,郭祎. 学习与探索. 2016(12)
[4]收入不平等、经济租金和美国经济的金融化[J]. 唐纳德·托马斯科维奇-迪维,林庚厚,刘沆. 政治经济学报. 2015(02)
[5]论垄断金融资本[J].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陈弘译. 海派经济学. 2010(03)
[6]资本的金融化与危机[J].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吴娓.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4)
[7]金融化与世界经济[J]. 戈拉德·A·爱泼斯坦,温爱莲. 国外理论动态. 2007(07)
本文编号:3444932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2017年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入来源:绝对规模和份额注:根据沃顿研究数据中心(https://wrds-www.wharton.upenn.edu)提供的银行监管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金融机构的分类与监管[J]. 艾伦·伯格,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2018(05)
[2]试论日本经济的金融化[J]. 渡边雅男,高晨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6)
[3]中国金融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 陈享光,郭祎. 学习与探索. 2016(12)
[4]收入不平等、经济租金和美国经济的金融化[J]. 唐纳德·托马斯科维奇-迪维,林庚厚,刘沆. 政治经济学报. 2015(02)
[5]论垄断金融资本[J].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陈弘译. 海派经济学. 2010(03)
[6]资本的金融化与危机[J].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吴娓.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4)
[7]金融化与世界经济[J]. 戈拉德·A·爱泼斯坦,温爱莲. 国外理论动态. 2007(07)
本文编号:3444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44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