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20:10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管理风险的能力,其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业务不良贷款率的不断攀升。近年来,银行将房地产行业列入高风险行业,并将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此,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关系到银行体系的稳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贷款分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贷款两类,本文研究的是前者。房地产开发贷款有两种发放模式,一种是项目贷款管理模式——把土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获取贷款资金,再将该笔资金投入开发建设,通过商品房预售回笼资金,归还贷款;另一种是公司综合授信模式,主要表现为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形式,发放贷款时并不注重对项目本身的考察,而是注重对企业整体还款能力的评估。如何通过这些特性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阐述了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成因及特点等概念和因素,并对信用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综述,然后通过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的现状,选取并修正设计了适合房地产行业的Z模型,加入符合我国国情的指标,对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最后在理论阐述和实证的基础上,对Z模型进行了展望,为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首先是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介绍,为下文展开研究打下基础;然后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概念与分类,对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概念做了清晰的界定,并具体分析了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特征;其次,是对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进行了综述,析其优劣,选择最优识别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识别情况。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现状以及各风险计量模型的综述,选择并运用经典Z模型试算,为下文修正模型打下基础。 第四部分:在原Z模型实证检验效果不佳的基础上,本部分通过增加变量,修正了原模型,设计了适合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新Z模型,并通过了实证检验。 第五部分: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Z模型进行了展望,作为识别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的方法继续研究。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本文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对Z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增加营业现金净流量、应收账款、存货等指标,以达到有针对性地衡量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的目的,应用Fisher法设计了新的模型,并进行了效果验证,对商业银行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以往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研究上,本文重点从房地产企业自身因素出发,综合考虑影响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经济因素,对相关理论和分析技术进行创新性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贷款 信用风险 Z模型 信用风险识别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45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部分 绪论12-18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6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1.3 分析框架16-17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7-18
- 1.4.1 创新点17
- 1.4.2 不足之处17-18
- 第2部分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及其识别18-26
- 2.1 房地产开发贷款概念18-20
- 2.2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20-21
- 2.2.1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的概念和特点20
- 2.2.2 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成因20-21
- 2.3 信用风险识别方法21-26
- 2.3.1 专家分析法21-22
- 2.3.2 信用评分法22-23
- 2.3.3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23-26
- 第3部分 基于Z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26-35
- 3.1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情况26-28
- 3.2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方法28-30
- 3.2.1 “一逾两呆”法28-29
- 3.2.2 “五级分类”法29
- 3.2.3 “贷款风险度”法29-30
- 3.3 基于Z模型的信用风险识别30-35
- 3.3.1 模型设计30-32
- 3.3.2 Z模型特点及优势32-33
- 3.3.3 样本及数据选择33-34
- 3.3.4 Z模型实证评价34-35
- 第4部分 修正Z模型的信用风险识别35-43
- 4.1 Z模型修正原因和方法35-37
- 4.2 模型设计步骤37-41
- 4.2.1 模型设定37-39
- 4.2.2 模型变量选择39-40
- 4.2.3 建立模型40-41
- 4.3 实证检验41-43
- 第5部分 研究展望43-46
- 5.1 Z模型需改进的地方43-44
- 5.2 Z模型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昭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KMV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2 吴晶妹;王涛;;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信贷风险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3 徐维隆;郭伟;;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09年03期
4 阮女何麋;朱杰;陈权宝;;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1期
5 向德伟;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年11期
6 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年04期
7 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8 武康平,皮舜,鲁桂华;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共生性的一般均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9 易丹辉,吴建民;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研究——KMV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6期
10 程鹏,吴冲锋;上市公司信用状况分析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建源;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识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4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