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下的中亚国家“去美元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4:2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正经历深层次转变,"美元化"与"去美元化"博弈正酣。中亚国家作为全球美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行"去美元化"战略,背后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和政策逻辑。研究回顾了"美元化"和"去美元化"概念的提出、发展及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亚国家"美元化"高企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亚国家近年来"去美元化"成效加以分析和评估,进而总结出对该地区区域结算货币体系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等命题的一些启示。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中亚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情况(亿美元)
揖?昧焱费蚬??怂?坦1993年的外汇储备约为4.6亿美元,1994年哈国国外净资产额也为负值,约为-5.3亿美元②;除乌兹别克斯坦外其他中亚国家的总储蓄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和1994年吉尔吉斯斯坦的总储蓄率(总储蓄占GDP比重)为-27.9%和-2.2%,1993年塔吉克斯坦的总储蓄率为-3.8%(见图2)。限于这一阶段中亚国家是成立之初,数据统计披露尚未形成体系,相关“美元化”数据无法获得,但考虑到该阶段中亚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巨大波动,各国货币的吸引力快速下降,可推断该阶段中亚国家“美元化”处于积累期。图21992—1995年中亚国家总储蓄率(%)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土库曼斯坦没有数据,www.imf.org/en/data图31995—2000年中亚国家年均通货膨胀率(%)①本文所指的中亚国家是狭义上的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②世界银行WDI(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数据库,2018-6-1,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国际金融112
坦外其他中亚国家的总储蓄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和1994年吉尔吉斯斯坦的总储蓄率(总储蓄占GDP比重)为-27.9%和-2.2%,1993年塔吉克斯坦的总储蓄率为-3.8%(见图2)。限于这一阶段中亚国家是成立之初,数据统计披露尚未形成体系,相关“美元化”数据无法获得,但考虑到该阶段中亚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巨大波动,各国货币的吸引力快速下降,可推断该阶段中亚国家“美元化”处于积累期。图21992—1995年中亚国家总储蓄率(%)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土库曼斯坦没有数据,www.imf.org/en/data图31995—2000年中亚国家年均通货膨胀率(%)①本文所指的中亚国家是狭义上的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②世界银行WDI(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数据库,2018-6-1,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国际金融112
本文编号:3589897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中亚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情况(亿美元)
揖?昧焱费蚬??怂?坦1993年的外汇储备约为4.6亿美元,1994年哈国国外净资产额也为负值,约为-5.3亿美元②;除乌兹别克斯坦外其他中亚国家的总储蓄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和1994年吉尔吉斯斯坦的总储蓄率(总储蓄占GDP比重)为-27.9%和-2.2%,1993年塔吉克斯坦的总储蓄率为-3.8%(见图2)。限于这一阶段中亚国家是成立之初,数据统计披露尚未形成体系,相关“美元化”数据无法获得,但考虑到该阶段中亚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巨大波动,各国货币的吸引力快速下降,可推断该阶段中亚国家“美元化”处于积累期。图21992—1995年中亚国家总储蓄率(%)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土库曼斯坦没有数据,www.imf.org/en/data图31995—2000年中亚国家年均通货膨胀率(%)①本文所指的中亚国家是狭义上的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②世界银行WDI(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数据库,2018-6-1,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国际金融112
坦外其他中亚国家的总储蓄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和1994年吉尔吉斯斯坦的总储蓄率(总储蓄占GDP比重)为-27.9%和-2.2%,1993年塔吉克斯坦的总储蓄率为-3.8%(见图2)。限于这一阶段中亚国家是成立之初,数据统计披露尚未形成体系,相关“美元化”数据无法获得,但考虑到该阶段中亚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巨大波动,各国货币的吸引力快速下降,可推断该阶段中亚国家“美元化”处于积累期。图21992—1995年中亚国家总储蓄率(%)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土库曼斯坦没有数据,www.imf.org/en/data图31995—2000年中亚国家年均通货膨胀率(%)①本文所指的中亚国家是狭义上的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②世界银行WDI(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数据库,2018-6-1,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国际金融112
本文编号:358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58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