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大卫·哈维“次级循环”视角下中国区域营建环境的发展走势与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22-12-10 16:42
  近年来,我国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营建环境规模迅速扩大,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营建环境”扩张风险的讨论。哈维在论述“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时指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营建环境”(即次级循环)会在生产性部门(即初级循环)增长乏力的时候出现过度积累,并可能引发宏观金融风险。关于营建环境规模、结构及其潜在风险的讨论大多从供需关系方面展开研究,以政治经济学框架展开的分析中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本文着力于以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为视角,对这一命题进行量化分析,对中国营建环境领域的过度积累风险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以2002年至2017年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初级循环过度积累导致资本大量流入次级循环这一命题进行检验。结论显示,我国初级循环与次级循环规模呈现同方向变动,哈维指出的资本溢出条件在我国并未成立,这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从增速上看,次级循环增速增长时,其增长幅度高于初级循环增速;次级循环增速下降时,其降低幅度低于初级循环增速,进而使次级循环比例上升。这说明从结构这个相对意义上讲,我国可能存在哈维...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危机的导火索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危机理论
        2.1.2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1.3 大卫哈维“资本三级循环”理论
    2.2 研究进展
        2.2.1 关于经济危机来源的研究
        2.2.2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
        2.2.3 关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
        2.2.4 关于哈维和资本三级循环理论的研究
第3章 中国资本次级循环规模及结构分析
    3.1 资本次级循环规模测度
    3.2 资本次级循环结构测度:结构指数(θ)
        3.2.1 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结构指数的时间演变
        3.2.2 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结构指数的空间差异
第4章 中国次级循环存在过度积累吗?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 次级循环增长是初级循环溢出的结果吗?
        4.2.1 模型设计及检验
        4.2.2 结论:中国的次级循环增长并非来自于初级循环溢出
    4.3 次级循环比重过高导致了经济增速放缓吗?
        4.3.1 模型设计及检验
        4.3.2 结论:次级循环比例与经济增速负相关
    4.4 营建环境建设规模和结构的门槛检验
        4.4.1 营建环境规模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4.4.2 营建环境比重已明显超出其适度比重
    4.5 次级循环过度积累的关键:大卫·哈维的“国家-金融节点”
        4.5.1 金融业结构的时空分布
        4.5.2 模型设计及检验
        4.5.3 结论:“国家-金融节点”的调节作用
第5章 中国次级循环过度积累风险测度
    5.1 数据处理和现状描述
    5.2 实物增长和价格泡沫
    5.3 风险来源
    5.4 结论:结构失调
第6章 政策建议:营建环境建发展重在使用效率
    6.1 发展实体经济
        6.1.1 推进农业现代化
        6.1.2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2 营建环境建设的导向:增加有效供给
    6.3 推进金融改革: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6.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17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717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