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的客观评估与合理调节
发布时间:2023-02-15 14:07
客观评估流动性需要统筹考虑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以及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基础货币规模和效率两个渠道调节流动性,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从价格、期限、信贷投向等角度优化流动性结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宏观流动性调节的有效政策工具,对基础货币效率有较大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流动性供给的普惠性,增强流动性的稳定性,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流动性调节的操作成本。2019年我国基础货币规模有所下降,人民银行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提升了基础货币效率;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在货币政策方面,未来可结合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框架,调整优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综合运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流动性。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项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
(一)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匹配情况是评估流动性的重要依据
(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影响基础货币规模,实现对流动性的调节
(三)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优化基础货币效率,调节流动性
(四)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规模和效率的综合调节
客观看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宏观流动性调节的有效政策工具
(二)从历史上看,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外汇持续流入期的阶段性政策工具
(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流动性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目前不适宜用大幅扩表的方式提供流动性
(一)从资产规模看,人民银行已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
(二)进一步扩表将加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难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于优化流动性供给和服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可以从宏观层面调节流动性,普惠性特征较为显著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所释放的流动性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利于降低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成本
(四)与其他央行相比,人民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较大,可操作性较强
本文编号:374334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项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
(一)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匹配情况是评估流动性的重要依据
(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影响基础货币规模,实现对流动性的调节
(三)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优化基础货币效率,调节流动性
(四)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规模和效率的综合调节
客观看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宏观流动性调节的有效政策工具
(二)从历史上看,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外汇持续流入期的阶段性政策工具
(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流动性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目前不适宜用大幅扩表的方式提供流动性
(一)从资产规模看,人民银行已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
(二)进一步扩表将加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难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于优化流动性供给和服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可以从宏观层面调节流动性,普惠性特征较为显著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所释放的流动性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利于降低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成本
(四)与其他央行相比,人民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较大,可操作性较强
本文编号:374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74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