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P2P平台借贷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22: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博弈论的P2P平台借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融资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传统的融资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P2P平台——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连结着借款人和放款人的第三方融资平台,便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目前,在全球各地都相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P2P平台,如美国的Prosper、英国的Zopa和我国的拍拍贷、宜信公司等。P2P平台通过赚取一定的中介费,为借款人提供了融资便利,,也为放款人创造了丰厚回报,它自诞生日起便备受瞩目。 在看到P2P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警惕它所蕴含的风险。P2P平台完全依赖互联网,只能在虚拟的网络借贷平台上完成投融资交易,借款人和放款人互相不认识,放款人仅仅根据借款人在网上提供的有限信息无法对其做出全面可靠的风险判断。然而,信息的不对称是否真会影响借贷双方的行为选择?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可能给借贷双方带来的不同影响。本文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四种情况下借款人、放款人和P2P平台互相之间的博弈展开了研究,得出了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三方不同的行为选择,进而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借款人违约行为会给P2P平台以及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结合哈哈贷的倒闭案例进行说明。 最后,针对我国当前P2P平台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促进P2P这种新兴融资方式的稳步健康发展,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增添助力。
【关键词】:P2P平台 博弈论 信息不对称 网络借贷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插图索引9-10
- 附表索引10-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11-12
- 1.2.1 研究意义11-12
- 1.2.2 主要目的12
- 1.3 文献综述12-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15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5-16
- 1.4.1 研究方法15
- 1.4.2 研究内容15-16
- 1.5 创新及不足16-17
- 第2章 P2P 平台借贷机制的理论基础17-23
- 2.1 民间金融理论17-18
- 2.1.1 民间金融的特点17-18
- 2.1.2 民间金融产生原因18
- 2.2 互联网金融理论18-19
- 2.2.1 互联网金融模式简介18-19
- 2.2.2 互联网金融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19-20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简介19
- 2.3.2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19-20
- 2.4 博弈论的理论基础20-23
- 2.4.1 博弈论的要素20-21
- 2.4.2 博弈论的分类21-23
- 第3章 国内外典型 P2P 平台借贷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23-33
- 3.1 国内外主要 P2P 平台的发展现状23-26
- 3.1.1 国外发展现状23-24
- 3.1.2 国内发展现状24-26
- 3.2 国外典型 P2P 借贷平台运行机制26-28
- 3.2.1 英国 Zopa26-27
- 3.2.2 美国 Prosper27-28
- 3.3 国内典型 P2P 借贷平台运行机制28-32
- 3.3.1 拍拍贷28-31
- 3.3.2 宜信31-32
- 3.4 小结32-33
- 第4章 P2P 平台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及相关案例33-42
- 4.1 博弈假定33
- 4.2 对借款人、放款人与 P2P 平台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33-39
- 4.2.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34-35
- 4.2.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35-36
- 4.2.3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36-38
- 4.2.4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38-39
- 4.3 博弈结果分析39-40
- 4.4 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哈哈贷倒闭案例40-42
- 第5章 规范我国 P2P 平台借贷行为的对策建议42-45
- 5.1 对 P2P 平台的建议42-43
- 5.1.1 加强 P2P 平台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 P2P 平台的安全性42
- 5.1.2 制定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扩大平台客户来源42-43
- 5.2 对 P2P 平台上借款人、放款人的建议43-44
- 5.2.1 完善借款人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43
- 5.2.2 强化放款人的风险意识预防隐藏的投资风险43-44
- 5.3 对金融监管者的建议44-45
- 5.3.1 提高 P2P 平台的行业门槛防范 P2P 平台信用风险44
- 5.3.2 制定法律规范 P2P 平台借贷行为44-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甲贤;;中国第三方支付 存在的经济学分析[J];电子商务;2007年07期
2 张娜;;P2P在线借贷研究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3 张正平;胡夏露;;P2P网络借贷: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姚海放;彭岳;肖建国;刘东;左坚卫;;网络平台借贷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家;2013年05期
5 陈莉;陈宏伟;周可;陈建峡;;基于博弈论的P2P信任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郭奕;;企业征信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钮明;;“草根”金融P2P信贷模式探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8 陶娅娜;;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年11期
9 陈益青;;行业演变中我国P2P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认定[J];金融法苑;2013年02期
10 李钧;;P2P借贷:性质、风险与监管[J];金融发展评论;201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博弈论的P2P平台借贷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41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