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美资产证券化比较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31 18:44

  本文关键词:中美资产证券化比较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资产风险 贷款机构 人口激增 商业地产 市场风险 抵押贷款 信贷资产证券化 婴儿潮 现金流 隐性担保


【摘要】:正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以住房贷款和商业地产贷款为主,市场风险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而我国的情形大为不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及发展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随着"婴儿潮"一代加入购房大军,美国购房人口激增,单靠房利美已经无法满足贷款机构的需求;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资产风险;贷款机构;人口激增;商业地产;市场风险;抵押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婴儿潮;现金流;隐性担保;
【分类号】:F837.12;F832.51
【正文快照】: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及发展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随着“婴儿潮”一代加入购房大军,美国购房人口激增,单靠房利美已经无法满足贷款机构的需求;二是通货膨胀加剧,但商业银行由于受利率管制,不能灵活应对,造成大量存款转移至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纪超;农发行资产风险的规避途径[J];济南金融;2001年02期

2 刘联峰;企业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J];山西统计;2001年01期

3 钟豪;谈我国的资产证券化[J];求实;2002年04期

4 钟豪;浅谈我国的资产证券化[J];企业经济;2002年02期

5 谢志华;;资产也是风险[J];财务与会计;2004年10期

6 丁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应用对策[J];会计之友(B);2005年02期

7 张杰;;试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8 宗军;吴方伟;;我国资产支持证券的特征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金融;2006年02期

9 黄涛;;拓展金融空间的现实把握——评《资产证券化手册》[J];全国新书目;2007年02期

10 钟吉鹏;许光建;;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几点思考——基于美国的经验教训与警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共成;;依法扩大资产风险防范空间[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东;金融不良资产与资产证券化[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2 纪敏;资产证券化从四方面促进金融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太原市分公司 郝卫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机制探讨[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4 王欣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浅谈资产结构动态管理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向冬梅;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N];经理日报;2002年

6 李证;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的“捷径”?[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曹蓓;资产风险加大 中小银行“组团”防冲击[N];证券日报;2012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推进资产证券化常态发展 发挥其积极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振盛;资产证券化蹒跚疾行 理想与现实距离亟待制度再突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刘雁;从五方面防范资产包风险[N];证券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育华;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曜;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安乐;国有企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志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王志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晗虹;连续时间框架下资产混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吴佳;中国投资者金融资产国际化投资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振华;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2 马乐;论资产证券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王宁;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陈秋梅;资产证券化会计:国际模式和我国选择[D];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

5 刘浩洋;资产证券化[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李小友;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游德铭;试论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8 蒋玉湘;我国资产证券化及其风险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唐澜;我国政策性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寿男;美国资产证券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0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00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