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3:16

  本文关键词: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Z县农村信用社 信贷风险管理 Z-score模型 风险防范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三农”事业全面有效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信用社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原因的限制、落后的管理体制、僵化的经营机制以及不够严格的内控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程度的信贷风险。受经济下行形势的影响,信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对农信社的信贷风险进行监测及防控等问题也逐渐受到农信社管理层、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农村信用社不得不正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信贷管理工作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核心部分,信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因此,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贷款经营水平,才能为信用社可持续经营提供可靠保证。对于农信社而言,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Z县农村信用社的客观数据作为研究基础,运用信贷风险防控的相关理论及管理方法,围绕Z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这个课题进行论述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客观介绍Z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其次系统分析了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接着对产生信贷风险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Z模型实证研究对信贷风险大小进行识别,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本文的研究为今后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防控指明了方向,以期能对相关部门进行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Z县农村信用社 信贷风险管理 Z-score模型 风险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选题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2-14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7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5-17
  • 2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17-25
  • 2.1 Z县农村信用社的基本情况17-18
  • 2.2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18-22
  • 2.2.1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现状18-20
  • 2.2.2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20-22
  • 2.3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2-25
  • 2.3.1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22-23
  • 2.3.2 缺乏健全、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23
  • 2.3.3 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方法相对落后23-24
  • 2.3.4 客户经理队伍偏老龄化24-25
  • 3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25-29
  • 3.1 信贷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25-26
  • 3.1.1 信用环境不佳25
  • 3.1.2 经济形势下行25-26
  • 3.2 信贷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26-29
  • 3.2.1 风险防控意识薄弱26
  • 3.2.2 信贷文化偏离26-27
  • 3.2.3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27-29
  • 4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实证研究29-35
  • 4.1 阿特曼Z-score模型简介29
  • 4.2 Z模型应用的实证意义29-30
  • 4.3 基于Z-score模型的信贷风险管理实证研究30-35
  • 4.3.1 Z模型相关变量说明30-31
  • 4.3.2 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31-32
  • 4.3.3 信用不良企业的Z值实证结果32-33
  • 4.3.4 Z模型实证研究总结33-35
  • 5 Z县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对策35-41
  • 5.1 加强信贷风险的科学度量35-36
  • 5.1.1 加快建设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35
  • 5.1.2 研发适合信用社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35
  • 5.1.3 推广和应用Z模型35-36
  • 5.2 改善净化信用环境36
  • 5.3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36-37
  • 5.4 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37
  • 5.4.1 加强宏观形势分析预判37
  • 5.4.2 落实好贷款“三查”制度37
  • 5.4.3 普及阳光信贷,,透明“审贷”37
  • 5.5 培育新型信贷文化37-38
  • 5.6 推进队伍和网点转型38-41
  • 5.6.1 严格信贷资格准入标准38
  • 5.6.2 合理优化调整办贷网点布局38-39
  • 5.6.3 合理调整信贷人员薪酬待遇39-41
  • 6 总结及展望41-43
  • 6.1 全文总结41
  • 6.2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41
  • 6.3 研究展望41-43
  • 致谢43-45
  • 参考文献45-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强,柳忠生;信贷风险管理浅议[J];济南金融;2001年08期

2 刘姝威;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新认识[J];新金融;2001年04期

3 井润田,左齐;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实践[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5期

4 张鹏君;谈如何加强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J];甘肃金融;2004年01期

5 王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七个阶段[J];银行家;2004年10期

6 云莉;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2004年08期

7 ;信贷风险管理的另一半[J];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8 廖祖祯;让信贷风险管理走向自动化[J];中国金融家;2005年06期

9 田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鸡西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05年08期

10 和云虎;;信贷风险管理不容忽视[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金奎;;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孔令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式转变浅析[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安定;姜伟;;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隽;农发行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N];人民日报;2007年

2 记者 孟扬;城商行信贷风险管理一刻不容放松[N];金融时报;2013年

3 尔东尘;信贷风险管理刻不容缓[N];国际金融报;2001年

4 记者 房建国;广发行启动信贷风险管理系统[N];金融时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陈宜萍;怎样建立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N];金融时报;2004年

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规划纲要[N];粮油市场报;2007年

7 黄永刚;实现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大跨越[N];粮油市场报;2007年

8 孙建芳;浅议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N];中国信息报;2006年

9 李卫东;加强农发行全面信贷风险管理探析[N];新农村商报;2009年

10 临河联社供稿;临河联社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运行畅通[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荣威;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迟国泰;信贷风险管理决策理论与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孔松泉;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4 陈志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兴;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2 沈天明;浙江上虞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钊;XY银行BJ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姚纯怡;X商业银行S分行钢贸企业信货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沈克遥;苏州银行洋河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6 张敬楠;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罗佳;哈尔滨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蒋甸;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指标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9 许嘉瑞;兰州银行永登县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0 武志强;C银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9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09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