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5:04

  本文关键词: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上银行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研究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各家银行发展的重点。国有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在内,都已经在不断缩小物理银行的发展规模,重点发展网上银行、社区银行、手机银行,甚至微信银行。这是一片新兴的金融发展领域。同时,伴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网上银行风险也不期而至,并且愈演愈烈,各种网上银行风险层出不穷,为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机构的风险控制带来新的挑战。学生之所以拟写本文,就是有感于本身工作单位ZS银行的网上银行风险现状,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力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和挖掘网上银行风险的特点与成因,进一步分析和识别网上银行各种风险关键点及防范措施;力求为ZS银行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本篇文从网上银行的风险理论着手,在系统阐析网上银行特有风险基础上,借助于传统银行的风险控制理论,将PDCA控制方法和实践理论引入到网上银行风险管理中。结合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情况,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ZS银行网上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从网上银行定义出发逐步展开全文的阐述,通过对网上银行风险表现及其控制理论的概述,进一步对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做出风险评价,最后给出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建议。本文首先是从大的环境下整体把握网上银行概况,其次是通过数据分析、专家调查、理论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了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关键要素,给出自己切实的观点和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网上银行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1
  • 1.1 背景和意义8
  • 1.2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8
  • 1.3 文献综述8-11
  • 1.3.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9
  • 1.3.2 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成果9
  • 1.3.3 国外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现状9-11
  • 2 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理论和方法11-14
  • 2.1 网上风险的定义11
  • 2.2 网上银行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方法11-13
  • 2.2.1 网上银行风险的评估11-12
  • 2.2.2 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的方法12
  • 2.2.3 网上银行风险监控12-13
  • 2.3 PDCA管理模型13-14
  • 3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概况14-25
  • 3.1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趋势14-16
  • 3.2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现状16-25
  • 3.2.1 网上银行业务介绍16-17
  • 3.2.2 网上银行风险严峻现状17-20
  • 3.2.3 网上银行风险分类及典型事例20-22
  • 3.2.4 网上银行风险的危害和影响22-23
  • 3.2.5 网上银行风险处理流程23-25
  • 4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识别和评价25-42
  • 4.1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识别25-29
  • 4.1.1 网上银行风险的成因25-26
  • 4.1.2 网上银行风险识别的程序和方法26-27
  • 4.1.3 网上银行风险识别和分析27-29
  • 4.2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评价29-42
  • 4.2.1 风险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和选取方法29-30
  • 4.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30-32
  • 4.2.3 风险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32-34
  • 4.2.4 风险评价指标计算34-38
  • 4.2.5 网上风险综合评价38-40
  • 4.2.6 网上银行风险评价结果分析40-42
  • 5 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42-51
  • 5.1 网上银行业务层面风险防范措施42-47
  • 5.1.1 PDCA模型防范内控管理风险42-44
  • 5.1.2 客户操作风险防范建议44-46
  • 5.1.3 建立公关机制降低声誉风险46-47
  • 5.1.4 明确责任范围规避法律风险47
  • 5.2 网上银行技术层面风险防范措施47-50
  • 5.2.1 提升业务连续性47-48
  • 5.2.2 对技术性风险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48
  • 5.2.3 完善风险控制流程和技术防范措施48-49
  • 5.2.4 加强技术外包的风险管理49-50
  • 5.3 其他保障措施50-51
  • 5.3.1 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推行存款保险制度50
  • 5.3.2 合理调整绩效考核办法50
  • 5.3.3 加强风险文化建设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威;浅谈银行电子化的应用和发展[J];北方经贸;2000年05期

2 杨志荣,张青云;浅谈银行电子化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电子技术;2000年02期

3 宋玉长;管理——银行电子化的根本[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0年04期

4 刘义圣,林小娜;我国银行电子化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福建金融;2001年08期

5 张玉良;我国银行电子化展望[J];金卡工程;2001年08期

6 ;大集中用“温”火——银行电子化资深专家亓仲诚先生访谈[J];每周电脑报;2001年64期

7 林伟;;银行电子化产生的风险、成因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林伟;银行电子化产生的风险、成因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9 汤韬;;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的发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10 刘国锋;;新疆银行电子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志民;;网上银行的发展及监管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2 童晓霞;肖联民;周莉;;防范信息网络风险 促进金融生态平衡[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孔丽频;招行打造网络银行[N];中国改革报;2000年

2 马蔚华;网上银行发展研究的新成果[N];河南日报;2004年

3 陈岚桦;银行长队何时能缩短[N];海南日报;2007年

4 陈岚桦;银行长队为何越排越长[N];市场报;2007年

5 郑钧天 叶健;银行是否应延时营业[N];青岛日报;2012年

6 肖怀洋;银行电子化才刚刚开始[N];证券日报;2013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电商改变银行[N];证券时报;2013年

8 陈玮玲;以客户为中心实施银行再造[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新疆财经学院 王东;试论我国银行电子化的发展策略[N];新疆科技报(汉);2001年

10 本报行业应用编辑部;银行大集中[N];网络世界;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爱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魏文军;中国银行业结构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桂泽发;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和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陈洪转;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良;我国银行电子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陈维娜;基于BPM的银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架构设计[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3 王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景泓峰;我国银行用户个人信息私法制度保护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5 黄央红;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6 孟亦帅;C银行电商平台的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王久云;A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范梦欣(Francis);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谢娟;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鲤平;我国发展网上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09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09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e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