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7-08-03 05:19

  本文关键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体系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


【摘要】:本文在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2003年10月~2013年9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逆回购、财政性存款、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保险新增量、信托新增量会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从政策的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的影响程度较大,再贴现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外汇占款短期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反而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多方资产管理联动的影响,资本市场会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对外业务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甚少,随着对外业务的开展,该影响将越来越大。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威海市商业银行;
【关键词】银行体系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银行稳健性——中美商业银行的比较研究”(12YJC630157) 山东省软科学项目“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研究——以山东省城商行为例”(2012RKA10011) 2011年度山东省博士后资金项目“后危机时代山东省城商行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研究——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Ⅱ和Ⅲ的视角”(20110301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水平培育项目“三位一体制度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中国上市银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12pg33)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3年10月12日,银监会最新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该《办法》修订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巴塞尔协议Ⅲ”草案于2010年提出,几经波折,于2013年1月6日正式颁布,而2011年银监会颁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建忠;;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行为有效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2 饶艳;;当前流动性管理两难背景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再审视[J];财经科学;2013年08期

3 王佑元;马运生;石明悦;孔迅;刘小二;;对我国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及其政策信号与导向作用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储成兵;;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理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2 姚燕;;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及其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1期

3 盛松成;方轶强;;支付系统发展对公开市场操作效果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4 于孝建;;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策略与流动性效应[J];南方经济;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晓静;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仕福;货币政策扩张期和紧缩期股市效应的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晓雪;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利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伍伟;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晓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冯婉婷;从紧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付婷;我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外汇冲销的效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文越;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黑雪玲;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程青菁;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吴足红;中央银行干预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茜;;基层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08年20期

2 刘献利;;再贴现利率形成机制亟待改革[J];金融会计;2006年04期

3 靳春晓;康锦秀;;基层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思考[J];华北金融;2009年01期

4 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5 戴根有;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践和经验[J];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6 雷廷军;;存款准备金管理问题初探[J];西南金融;2009年02期

7 陈正玉;;从法律视角浅析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J];西南金融;2011年07期

8 徐小林;;再贴现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应及政策取向[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9 李們;;改革我国贴现利率形成机制的路径选择[J];新疆金融;2009年12期

10 金鹏;中美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的比较研究[J];武汉金融;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祥,凌国营,杨成贤;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与流动性管理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吴丽华;徐u*;;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动性测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3 胡志浩;;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变化及其管理[J];经济学动态;2009年04期

4 史永东;袁绍锋;;市场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5期

5 余晓东,秦玲;开放式基金规模决定的内生机制[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牛兴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控制与创新研究[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姚俊峰;;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应用与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06期

8 崔百胜;;开市前议价期流动性形成的理论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9 刘姝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辅导讲座第五讲资产负债管理的分析方法(下)[J];中国金融;1996年03期

10 万建华;重视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中国金融;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丽华;徐u*;;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动性测算[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研妮;冉茂盛;;合作策略下银行抗流动性风险能力增强的理论验证——基于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流动性管理的模型分析[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达;;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基于A—G模型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勤峰;央行多手段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 周轩千;流动性宽松未成中期趋势[N];上海金融报;2010年

3 罗晶;扭转市场颓势寄希望于流动性拐点[N];中国财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麦佩纳;降息预期下“求稳”理财过寒冬[N];南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葛春晖;三年期央票重启动力不足[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Andreas Koutras Robin Belec 张为豪 编译;欧元引领新流动性时代[N];期货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勤峰;回笼工具多元化 资金面将适度宽松[N];中国证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吴琼;政府贷款到位 美两汽车巨头有望走出泥潭[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刘仁伍;略论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策略操作模式创新[N];金融时报;2007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张柏松 万方芳;流动性需求催生央票地量[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基于连续双向拍卖交易机制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黄添勇;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变动影响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11年

3 卞玉君;交易制度、投资者行为和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季ei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衡量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丽;金融脆弱性:微观机制与治理路径[D];南开大学;2009年

6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曹元涛;流动性创造、救助和银行危机[D];南开大学;2009年

8 黄峰;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及其溢价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研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刘卫东;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杨小雨;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下的银行资产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何松;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解析及破解[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姜婷;基于不确定性和后市流动性的IPO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李飞;大额支付系统流动性需求及支付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露;商业银行绩效和资产流动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林一舒;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潘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度量和管理[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蔡红兵;中国股票市场“收盘效应”的存在性及解释[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曹阳;流动性过剩:泡沫与通胀的交替[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2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12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