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资产减值 预期损失模型 风险管理 国际化趋势
【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了第9号财务报告准则,改进了预期损失模型“三组别”的计量模式,完成了第二阶段针对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任务,相较于IAS 39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目前来说,我国金融资产减值采用的是“已发生损失模型”,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线,国际上IFRS 9中关于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重要改革将会对我国金融资产减值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尽早研究预期损失模型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持有较大比例金融资产、受准则改革影响最大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对其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当前,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大趋势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结合我国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政策背景,也使得我国准则制定机构、相关监管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报告主体需要及时积极的做好相应的准备,研究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更好的应对国际上的改革。本文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这一重大变革为契机,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结合FASB以及IASB在模型改革研究中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系统探讨了国际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对我国提出的一系列挑战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具体来说,本文以梳理国际上对于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的研究进程为切入点,从全局视角深度思考国际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的原因,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动态、理念以及国际趋同方向并引以借鉴。通过数据分析研究我国现有减值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预期损失模型预期带来的挑战,并提出我国的应对建议。一方面,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选择需要密切联系我国实际,我国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现有的“已发生”减值模型,完善会计理论基础,以金融监管下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为技术支撑,选择性的接受IFRS 9的相关内容和理念,谨慎引入“预期损失”概念。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我国其他具体准则的制定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不断规范,全面评估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带来的影响,建立适合我国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的路径安排。本文同时提出了路径安排以外我国应对预期损失模型的配套措施。首先,按照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健全我国资本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我国会计改革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建议加强会计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协调,从证监会和银监会的角度配合协调相关会计准则的改革;最后,从报告主体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通过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持续推进经营模式的转型以及大力培养优秀人才,以应对国际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第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正式实施时间定为2018年1月1日,为相关准则使用者预留了三年的协调准备时间,而对于我国来说,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充分思考研究适合我国的金融资产减值方式,待该准则进入实际应用的阶段,再通过收集国外相关公司的应用数据,对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影响通过实证等方式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所做出的有关信息系统建设、建模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归纳,为我国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以及模型研究提供借鉴,做好准备,使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更好的应对挑战,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本文还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由于缺乏实际数据在具体模型中的验证,所以难以通过定量研究检验使用预期损失模型的实际效果,这有待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关键词】:金融资产减值 预期损失模型 风险管理 国际化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1.2.3 文献述评16-17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7-18
- 1.3.1 研究方法17
- 1.3.2 研究思路17-18
- 1.4 文章的创新点18-19
- 2 金融资产减值的概述及理论基础19-23
- 2.1 金融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19
- 2.1.1 金融资产的概念19
- 2.1.2 金融资产减值19
- 2.2 金融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19-23
- 2.2.1 委托代理理论19-20
- 2.2.2 风险管理理论20
- 2.2.3 会计目标理论20-21
- 2.2.4 会计计量理论21-23
- 3 国际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的研究进展与借鉴23-37
- 3.1 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进展及内容23-26
- 3.1.1 IASB各期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内容23-25
- 3.1.2 FASB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内容25
- 3.1.3 国际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的评价25-26
- 3.2 已发生损失模型和预期损失模型的比较26-28
- 3.2.1 模型比较26-27
- 3.2.2 经济后果比较27-28
- 3.3 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的成因分析和启示28-37
- 3.3.1 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成因分析28-31
- 3.3.2 影响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因素的国际比较31-34
- 3.3.3 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进程对我国的启示34-37
-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情况分析37-47
- 4.1 商业银行现有金融资产减值情况37-40
- 4.1.1 需进行减值核算的金融资产分类情况37-38
- 4.1.2 金融资产具体减值计提情况38-40
- 4.2 商业银行现有减值政策40-44
- 4.2.1 会计政策40-44
- 4.2.2 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应对政策44
- 4.3 我国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存在改革的必要性44-47
- 5 应用预期损失模型的挑战与应对47-61
- 5.1 应用预期损失模型的挑战47-52
- 5.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较低47
- 5.1.2 计提整个生命周期预期损失具有较大难度47-49
- 5.1.3 现有政策存在对接难度49-50
- 5.1.4 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50-52
- 5.1.5 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52
- 5.2 我国应对预期损失模型的路径安排与措施52-61
- 5.2.1 应对预期损失模型的路径安排52-54
- 5.2.2 应对预期损失模型的配套措施54-61
- 6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结论61
- 6.2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杜勇;;预期损失模型分析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孙金金;;预期损失模型在中国运用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4期
3 陈建新;;由预期损失模型探讨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的分离与协调[J];商业时代;2012年14期
4 姚明德;;时间比例法在预期损失模型中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2012年05期
5 洪金明;马跃;;对预期损失模型进展的跟踪及其实施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2年12期
6 段继锋,胡隽,张瑾瑜;贷款五级分类中预期损失比率初探[J];经济师;1999年12期
7 李东亚;计量信用风险预期损失[J];中国金融家;2004年04期
8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杨宝华;欧洋;廖海东;;新巴塞尔协议下预期损失与会计准则下合格贷款准备金的比较分析[J];金融会计;2011年07期
9 刘建中;丁乾桀;;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局限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2年02期
10 石盛林;;金融危机对信贷资产减值方法的影响及预期损失模型实践对策[J];金融会计;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洪 洪健 王姝 陈培春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盐城市分行;对构建农发行风险管理新机制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陈燕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正在酝酿中[N];中国会计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邢莉云;IASB推预期损失模型 亏损可分五年摊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易宪容;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屈涛;搭一座沟通信息、交流观点之桥[N];中国会计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韩瑞芸、李振华;工行信贷资产12级分类即将出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本报记者 戴丽丽 朱沙;山东分行:目标瞄准绩效最大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杰;我国银行住房贷款减值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吴穷;含有体制转换的约化模型下的附属抵押品贷款预期损失的解析解[D];苏州大学;2015年
3 安媛婧;预期损失模型下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贾茹;我国商业银行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5 杨攀;基于预期损失的贷款减值准备金计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5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3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