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研究
【摘要】:民营银行已日渐成为银行业的主流,在未来银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中国设立的民营银行都主要集中在粤浙沪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民营银行则少之又少。因此,在当前民营经济大发展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的问题对发展我国地方性民营银行,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扶助欠发达地区“三农”及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总体数量不足,规模偏小,这是由于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尚不完善,银行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尚不完善等主要障碍所致。为此,中国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民营银行过程中应吸取浙江、台湾、美国等民营银行发展中的开放速度不宜过快、避免特权集团介入严重、加强客户粘性、发展深入基层等相关经验教训,设立以存量改革模式为主的民营银行,不断健全民营企业服务机制、明确产业定位、发展特色经济以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通过建立并完善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措施强化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支持,以求有效地促进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带动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欠发达地区金融行业主体多元化。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民营银行 民营经济 监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0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 研究背景7
- 2. 研究意义7-8
- (二)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8-9
- 1. 研究思路8
- 2. 研究方法8-9
- (三)论文创新点9-10
- 一、民营银行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10-14
- (一)发展民营银行的理论基础10-11
- 1. 信息不对称和信任成本理论10
- 2. 银行动态成长理论和银行分层理论10
- 3. 关系型贷款理论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2.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二、中国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概述14-21
- (一)中国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主要特征14-15
- 1. 社会方面14-15
- 2. 经济方面15
- (二)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15-18
- 1.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15-16
- 2. 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现实途径16-17
-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必然要求17
- 4. 扶助欠发达地区“三农”的重要举措17-18
- (三)民营银行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18-21
- 1. 指标选取19
- 2. 平稳性检验(ADF检验)19
- 3. 协整检验(Johensan检验)19-20
- 4. 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检验)20-21
- 三、中国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障碍21-26
- (一)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现状21-22
- 1. 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的数量不足21-22
- 2. 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的规模较小22
- (二)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的主要障碍22-26
- 1. 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22-23
- 2. 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尚不完善23-24
- 3. 民营银行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24
- 4. 存款保险制度尚不完善24-26
- 四、发展民营银行的国内外经验借鉴26-30
- (一)浙江省发展民营银行的成功经验26
- 1. 优良的发展环境26
- 2. 个性化的管理制度26
- (二)台湾发展民营银行的主要教训26-27
- 1. 民营银行的开放速度不宜过快27
- 2. 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27
- (三)美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27-28
- (四)印度尼西亚发展民营银行的主要教训28-30
- 1. 限制关联企业贷款28
- 2. 避免特权集团介入严重28-30
- 五、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银行的政策建议30-37
- (一)强化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支持30-33
- 1. 建立并完善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30
- 2. 健全民营银行监管体系30-32
- 3.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32-33
- (二)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33-34
- 1. 健全民营企业服务机制33
- 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33
- 3. 明确产业定位,,发展特色经济33-34
- (三)欠发达地区民营银行的设立以存量改革模式为主34-37
- 1. 存量改革34-35
- 2. 增量改革35-37
- 结论37-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德理;;中国民营银行逆境求生[J];新经济;2001年02期
2 徐滇庆;;开放民营银行的前车之鉴[J];新经济;2001年06期
3 郑泽华;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郑泽华;试析中国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与风险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莉芳;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及未来经营探讨[J];现代企业;2001年07期
6 宝象;民营银行能拯救中国金融业吗?[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2期
7 徐滇庆;听得楼梯响,盼望人下来──民营银行问世临近突破[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6期
8 ;民营银行看上去很美[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7期
9 张炜;民营银行:拯救中国银行业?[J];浙江金融;2001年01期
10 刘慧玲;民营银行不堪承受之重[J];商务周刊;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兆祥;;对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祝健;;准入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纪尽善;;论发展民营银行及其制度障碍与供给[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鹏;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将申请“市场准入”[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黄纯忠 陈丽芳(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民营银行发展需跨越“三大”法律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nInI;我市筹建民营银行计划搁浅[N];重庆日报;2005年
4 寇建平;民营银行缘何“难产”[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杨晓平;民营银行的优势在于“草根金融”[N];法制日报;2003年
6 张吉光 郭凌凌;民营银行八大疑惑[N];国际金融报;2003年
7 张望;理性看待民营银行道德风险[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邓聿文;发展民营银行重在制度创新[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信文;大规模开放民营银行为时尚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浙江大学 赵生仙;关于民营银行的学术争鸣[N];上海金融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2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韦瑶瑶;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年
4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宋红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发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沈飞;民营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建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4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4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