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的深水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倍增,金融体系的改革也面临很多挑战。在“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应该更好的把握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定位,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从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来看,几乎每次金融危机都发源于商业银行,危机造成的损失也更加巨大,沉痛的教训后让人们对于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比较大,银行与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有深入的联系,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营尤其关键。本文首先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商业银行安全的定义范畴和不同表述之间的联系及商业银行安全的特征,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而后对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在影响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各个因素中,本文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了短期影响因素和长期影响因素,划分标准为一年。短期因素包括操作安全、信用安全、流动性安全、利率安全、汇率安全,这些短期影响因素都具有发展快,影响强烈,作用时效短的特点,同时短期因素很容易在银行财务报表上反应,他们相互联系,例如流动性安全问题往往是其他各个因素的综合表现形式。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操作性安全因为隐蔽性强、单次损失较大而成了银行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信用安全也因为经济环境的下行而面临更多风险。在长期方面,本文从金融体系的建设,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所带来的过度竞争、地方融资平台安全性、房地产与银行的紧密关系、影子银行与表外业务安全问题、外部竞争压力、金融脱媒造成的安全性、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些没有反应在银行年报与财务报表上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从最本源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安全,并且具有缓慢且根深蒂固的趋势,有的具有深厚的中国特色的色彩,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成为百年老店的拦路虎。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期因素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健全基础设施和监管机制,优化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推动商业银行的多层次和差异化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化机制,发挥好外部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积极寻找治理体系改革的口子和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从而发挥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作用,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出对应策略的同时,还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安全性和信用安全性的细分条目变化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不同产品或者业务条线的安全性变化趋势,对于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安全性有充分的认识。
【关键词】:商业银行 安全性 短期因素 长期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4
- (一)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2
- 1. 研究背景9-11
- 2. 研究意义11-12
- (二)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12-19
- (三) 研究思路与结构19-22
- (四) 采取的研究方案22-23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23-24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24-29
- (一) 商业银行安全性的界定24-25
- (二) 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概念特征25-27
- (三) 转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特征27-29
- 第三章 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的传导机制29-32
- (一) 银行安全问题在金融体系间的传导29-30
- 1. 利率传导机制29-30
- 2.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30
- (二) 银行安全问题向实体经济的传导30-32
- 1. 利率传导机制30-31
- 2. 信贷传导机制31
- 3.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31-32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短期因素分析32-44
- (一) 流动性安全问题分析33-38
- (二) 操作安全问题分析38-39
- (三) 信用安全问题分析39-40
- (四) 利率安全问题分析40-42
- (五) 汇率安全问题分析42-44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长期因素分析44-60
- (一) 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与银行安全性分析44-46
- (二) 公司治理有效性与商业银行安全分析46-48
- (三) 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与商业银行安全分析48-51
- (四) 地方融资平台与银行安全问题分析51-52
- (五) 房地产融资风险与银行安全性分析52-54
- (六) 影子银行的发展与银行安全性分析54-56
- (七) 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安全性分析56-57
- (八) 金融创新与银行安全性分析57-60
- 第六章 商业银行安全问题的表现与测控60-68
- (一) 商业银行安全测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60
- (二) 商业银行安全指标的论述60-62
- (三) 商业银行操作安全指标的构造62-64
- (四) 商业银行信用安全指标的构造64-66
- (五) 商业银行安全性案例分析66-68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68-73
- (一) 加强风险控制意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工作68-69
- (二) 深度实行市场化改革,合理定位银政企的新型关系69
- (三) 合理利用外资的同时防范国际风险的侵入69-70
- (四) 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促使各家银行尽快发展特色业务70-71
- (五) 引导影子银行的良性发展,做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71
- (六) 改善盈利模式,降低资本消耗的同时提高利润71-73
- 第八章 参考文献73-76
- 第九章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慕琼;对农业银行安全设施建设工作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1998年11期
2 陈海东,姜之东;健全金融法律体系,维护我国商业银行安全[J];价格月刊;2000年06期
3 胡波,王祥;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及对策探析[J];金融科学;2000年04期
4 杨旭;重中之重:网上银行安全体系的建立[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5期
5 葛竹春;从黑客的攻击看网上银行安全[J];黑龙江金融;2001年06期
6 田岚;构筑网上银行安全的三道防线[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刘光英;新体制下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J];新疆金融;2001年12期
8 林书明,顾剑;通讯协议:网络银行安全的重要环节[J];华南金融电脑;2001年09期
9 王树林;做好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几点浅见[J];黑龙江金融;2003年07期
10 徐昊;网络银行安全告急[J];电子商务;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珑;;浅析网络银行安全体系[A];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劲松 王统杰;多措并举 农业银行安全评估创佳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年
2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供稿;网上银行安全吗(上)[N];金融时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慧丽;网上银行安全监管瓶颈急待冲破[N];市场报;2005年
4 岳明;案件频发 网上银行安全遭质疑[N];工人日报;2006年
5 一泓;打造后督系统 守卫银行安全[N];金融时报;2007年
6 祝宏杰邋 雷占春;银行安全关键在细节[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张文静;只有了解安全,,才能放心使用[N];金融时报;2005年
8 李晓梅;银行安全重在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9 刘志飞;网络银行安全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尚军;欧洲:保网上银行安全,舍得下本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嵩一;银行安全与效率的法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东江;商业银行安全运营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鑫;我国商业银行安全评估及国际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永U
本文编号:671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7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