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商品率绩效风险与财政金融服务控制
本文关键词:农产品商品率绩效风险与财政金融服务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农业改造 农产品商品率绩效风险 财政金融服务
【摘要】:本文以财政金融服务控制农产品商品率绩效风险理论为基础,建立财政金融服务与农产品商品率绩效关系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贷款对农产品商品率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农产品商品率提高有负向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财政支农支出的正向作用、农业保险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农业贷款与农产品商品率形成更为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简要的财政金融服务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传统农业改造 农产品商品率绩效风险 财政金融服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1&ZD141)
【分类号】:F323.7;F812.2;F832.1
【正文快照】: 1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部门是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的部门,农业投入能够提高可供交易的农产品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流[1]。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且影响程度较大,然而,现实的中国农村却存在着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并未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汪送;郑美华;;相互制保险: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2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3 黄英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政府诱导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4 王尔大;于洋;;农户多保障水平下的作物保险支付意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07期
5 方福平;李凤博;徐春春;周锡跃;;西南大旱、粮食安全及政策反思[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07期
6 陈司谨;冉光和;;传统农业改造的商品率绩效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7期
7 赵华,潘长风;在协整分析中如何处理截距和趋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8 张龙;贾明德;;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静;漆雁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Z1期
2 胡雯瑾;陈宏民;;能源与农业价格传递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3 李忠峰;蔡运龙;;我国未来人地关系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4 陈辉;刘钟钦;贾伟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5 卢玉思;黄文安;;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6 刘培;丁森林;;转型期提高农户经济效率:分工专业化与合作组织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7 帕哈尔丁;木卡特斯;;以产业链的构建提升新疆中小企业竞争力——以新疆薰衣草产业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李彦西;;科学发展观推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教资源整合机制基本动力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翟敏;;浙江省农村金融如何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J];北方经济;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欣;星炎;;“西三角”经济圈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丁建福;成刚;;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方法及比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丁建福;成刚;;义务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方法及比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爱民;祝列克;;林业三个基本问题的演进[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5 刘东勋;;内陆传统农区的市场化转型与工业化启动机制[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温涛;王煜宇;;农业信贷、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益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变动的宏观视角研究——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周诚;朱勇;;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综览[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徐晓萍;李猛;;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基于新比较经济学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10 贺尊;;文凭信号: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张力[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磊;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徐敏;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程彦敏;中国公司交叉上市IPO及其后价格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谢宗藩;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罗亦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因素检验[D];湘潭大学;2010年
5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胡梅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佳成;大石桥市农民信贷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李健;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汪辉;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曹海涛;农地互换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家智,蒲林昌;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J];保险研究;2003年11期
2 黄英君;;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J];保险研究;2009年02期
3 黄英君;;论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借鉴[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4 冯文丽,林宝清;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6期
5 潘石,于洋;中国农业发展理论的传统和现代形式的评析与反思[J];江汉论坛;2003年09期
6 马拴友;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评价[J];经济评论;2001年06期
7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8 史永东;中国转轨时期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9 莫壮才;;不可小视这张“牌”——肉食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市场化改造[J];今日海南;2002年12期
10 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J];金融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元柱;我省传统农业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基本思路[J];江西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2 刘海莉;传统农业改造中的人力资本投资[J];甘肃农业;2004年03期
3 叶福生;;向传统农业挑战[J];读书;1988年03期
4 张舟;内蒙古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温思美,赵德余,孙良媛;传统农业改造的路径选择:顺德的启示[J];南方农村;2002年06期
6 贾亚男;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改造路在何方[J];河南农业;2002年08期
7 苑体强;;传统农业改造进程评价的角度和依据[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8 张雪梅;传统农业改造中的环境污染及其管理对策[J];经济问题;1998年11期
9 朱强;;论传统农业改造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纵横;2010年09期
10 张建华;制度创新与农业发展──关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余;温思美;;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文献综述与理论考察[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姚庆儒;陈玉成;;试论网络信息与农业期刊在新农村建设的应用[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阎质杰;徐敏捷;陈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4 段亚利;缑建芳;;以农业信息化促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鲍荣龙;章奇特;吴建国;;试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永基;谢冬根;;农业技术推广与传统产业改造[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张春丽;佟连军;;基于农户视角的湿地恢复与替代生计选择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高万林;李桢;于丽娜;王进;;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浅谈电子商务与农业信息化[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蒋和平;;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睿;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结构调整[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2 湖南省委党校副教授 肖万春(博士);城市现代产业引领传统农业改造[N];农民日报;2003年
3 沈保才;霍市使出“连环妙招” 加快传统农业改造步伐[N];通辽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朱守林 杨超越;双阳农民创业享受职工待遇[N];长春日报;2006年
5 黄良富;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6 钟云华邋刘麟 代明;旅游城市的农业“经”[N];经济日报;2007年
7 颜玲 沈爱兰;松阳依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N];丽水日报;2006年
8 王海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N];安阳日报;2006年
9 柘荣记者站 陈丽彬;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务虚会召开[N];闽东日报;2007年
10 胡树青;宜秀区层层贯彻级级宣讲[N];安庆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施威;制度变迁与传统农业改造[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周占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高申荣;基于农药残留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生产方式转型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洪天云;组织动员与村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传统农业改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2 杨中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地方财政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韩慧敏;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于守福;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5 高波;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孟悦;信阳市L村农村改革发展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杨晓明;“金农”工程在山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甲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翠萍;农民新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黄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村聚居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7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8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