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外资异质性、行业差异与东道国技术进步——基于制造业分行业的全参数与半参数估计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19 12:07

  本文关键词:外资异质性、行业差异与东道国技术进步——基于制造业分行业的全参数与半参数估计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外资异质性 全要素生产率 机电行业 食品行业 纺织行业 半参数估计


【摘要】:文章从外资异质性的视角探讨外资对东道国不同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三部门模型进行理论论证,理论分析结论认为两者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经验分析部分,借助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运用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分别从外资来源地、外资投资方式、外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几个角度刻画外资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来源地、技术水平及外资出资方式对机电行业生产率水平有显著性影响;外资出资比例、产品品质和目标市场消费水平等对食品行业竞争力影响显著;对外直接投资是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最好选择,采用国内并购和吸引外资方式都需要规避资本过度集聚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外资异质性 全要素生产率 机电行业 食品行业 纺织行业 半参数估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CJY06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JA790024)
【分类号】:F832.6;F414;F273.1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研究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国内外文献很多,从研究假设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假定外资是同质的,第二类则以外资具有异质性为前提进行分析。部分学者以外资同质为前提分析外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外资影响,然而他们并没有充分考虑外资自身特征和东道国投资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2 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J];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3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4 代谦;别朝霞;;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5 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6 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7 陈继勇;盛杨怿;;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8 王明益;;内外资技术差距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基于中国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评论;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蕊;陆迁;邵飞;;西部地区吸引FDI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李放;;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姜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4 万金金;;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5 陈嵬;;FDI对东、西部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6 张玉倩;;FDI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12期

7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韩大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9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肖亦卓;;外商直接投资与北京经济增长[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继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引导与市场改造[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余典范;;自主研发、技术溢出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Panel data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豆建民;;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8 郭庆松;;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启示与现实要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9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10 周明生;苏炜;高彦彦;;区域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4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愫彤;FDI、政府与私人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孟麒;对外贸易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国峰;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华;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茆训海;苏北县级市招商引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2 张海洋;;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3 许和连;魏颖绮;赖明勇;王晨刚;;外商直接投资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4 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5 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5年07期

6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7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8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9 赖明勇,包群,彭水军,张新;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10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建才;;忠诚与集体行动的实现——以温州烟具协会的反倾销诉讼为案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2 喻美辞;;发展生产性服务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3 孙俊新;蓝乐琴;;制造业企业出口和生产率的关系——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年03期

4 袁鹏;陈圻;胡荣;;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效率与生产率度量——基于技术异质的结构效率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5 钟潇江;学习型组织中人才竞争力的转化——美涂士:"领头羊"人才与人才战略[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4年05期

6 赵建华;赵新良;;基于产业技术特征的企业创新策略分析框架——以辽宁装备制造业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张礼卿;孙俊新;;出口是否促进了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8 陈光祖;;合资企业“异质性”扩张值得警惕[J];中国汽车界;2011年13期

9 孙海法;姚振华;严茂胜;;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对纺织和信息技术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6期

10 闻博;;恒信凯博 靠创新型产品吸引买家[J];纺织服装周刊;2007年3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栏目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 朱毅;月饼应跳出礼品化的误区[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一休 编译;FDA批准40年来第一个治疗高尿酸症痛风药物[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芦琳娜;异质性视角下我国地质勘查投入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3 毛其淋;贸易自由化、异质性与企业动态: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张力;软件公司经营效率、组织特性与市场价值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窦彬;产业内部结构对竞争反应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苏丹;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战略变革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黄汉伟;生产和国际贸易的结构调整理论和来自中国的经验实证[D];清华大学;2012年

3 夏义星;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及异质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何苗;外资制药行业教育回报现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巧;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奈睿;出口贸易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徐珊;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石油贸易网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魏敬芳;基于需求异质的重大装备技术竞争和创新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陈成;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翁智明;与服务中介机构的关系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70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