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地区储蓄国债投资难题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破解农村地区储蓄国债投资难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国债投资 农村地区 人民银行国库 财政部国库司 欠发达地区 中国国债 投资意愿 电子式储蓄国债 发行计划 证券交易市场
【摘要】:正针对"农民购买储蓄国债相对困难"这一情况,2012—2013年,中国国债协会先后三次邀请财政部国库司和人民银行国库局,以及协会部分单位会员的有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调研组,赴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苏省的4个市(州)、5个县(市)、6个乡镇、20多个一线储蓄网点进行了调研。一、调研地区农村储蓄国债投资意愿及现状1.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储蓄国债销售情况良好。据邮政储蓄银行湖南分行统计,该行从2008年至
【作者单位】: 中国国债协会;
【关键词】: 国债投资;农村地区;人民银行国库;财政部国库司;欠发达地区;中国国债;投资意愿;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计划;证券交易市场;
【分类号】:F832.22;F832.51
【正文快照】: 针对“农民购买储蓄国债相对困难”这一情况,2012—2013年,中国国债协会先后三次邀请财政部国库司和人民银行国库局,以及协会部分单位会员的有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调研组,赴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苏省的4个市(州)、5个县(市)、6个乡镇、20多个一线储蓄网点进行了调研。一、调研地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平;;国债的金融效应略论[J];西部财会;2002年10期
2 谭近丽;;国债投资见成效[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5年06期
3 高延萍;;国债投资要选准时机[J];光彩;2006年01期
4 王群芳;;中国国债市场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6期
5 韦承队;如何加强林业国债项目的统计监管工作[J];广西林业;2000年04期
6 ;国债投资不能作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量[J];湖南财政与会计;2000年10期
7 李书田;国债“热销”及其防范风险的思考[J];价格与市场;2000年06期
8 林凌;国债的积极效应及其背后的隐忧[J];理论前沿;2000年21期
9 杨明亮;市场化进程中国债政策的选择[J];陕西审计;2000年05期
10 王俊舫;国债市场化建设的目标和措施[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长春市财政局基建处科研所联合课题组;;长春市国债投资效益分析[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2 刘忠敏;兰玲;;基于计量分析的国债资金的区域配置效应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孙克任;王雪清;;国债到期收益率与银行利率变动趋势的比较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民;扩大内需的一着好棋—国债投资综述之一[N];经济日报;2002年
2 杨国民;国债投资66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4万亿元[N];经济日报;2003年
3 盖丁 晨星 宏飞 晓伟;1400亿国债投向[N];经理日报;2003年
4 黄建锋;发展完善国债市场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0年
5 大鹏证券 舒晖;中国国债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N];金融时报;2000年
6 ;国债投资直接创造就业[N];科技日报;2002年
7 本报评论员;国债投资 利国利民[N];人民日报;2002年
8 ;国债困局亟待破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李瑞鹏;宝钛股份国债投资案再起波澜[N];证券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马宏建;特别国债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慧;中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延斌;关于国债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曾军;中国国债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吴宇;战后日本国债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中义;经济增长中的国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忠敏;中国国债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7 朱玺;国债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蒋泽云;中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泽华;国债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德泉;论国债投资的政府积弊及其矫正[D];吉林大学;2005年
2 刘军民;国债经济效应与宏观调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3 李虹;西部大开发中的国债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余良;国内国债成本分析及其优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路振家;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李慧;国债风险问题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姜时友;我国国债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谢京华;中国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宋清;我国现行国债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聪;中国国债政策的经济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6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73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