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创新投入、金融发展及对外投资的动态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2:45

  本文关键词:创新投入、金融发展及对外投资的动态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投入 金融发展 对外投资 动态面板 门限面板


【摘要】:创新投入、金融发展以及对外投资三者存在连贯动态的影响关系.经济体金融发展及对外投资流入(FDI)会促进经济体的创新投入,集中体现在权益融资较为显著;随着经济体创新投入的积累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核心技术的增加(控制权)以及母国金融优势的增强(所有权)相结合进而会促进其对外投资的流出(OFDI),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宏观战略指导.在实证部分,运用动态面板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投资及包含创新投入动态滞后期对创新投入促进产生的影响;又运用门限面板验证了当创新投入积累处于较低水平时会吸引对外投资的跨国流入,而其处于较高水平时又会促进本国对外投资的跨国流出.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创新投入 金融发展 对外投资 动态面板 门限面板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金融低效下的企业异质性投资行为与外部失衡:形成机理及调整政策”(11YJA790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外部治理环境、利益相关者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71172136) 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金融低效下的企业创新投入缺失与外部失衡:形成机理与调整政策”[DUT11RC(3)43]
【分类号】:F832.6;F273.1
【正文快照】: 1引言及文献综述一国金融发展可以促使经济体更有效地获得信贷,进而为其融资项目融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创新投入作为特殊融资项目,其有效增长可以更多地促进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因此,应该对创新投入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渠道有效性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另外,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联英;刘解龙;;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而不强——一个微观生产组织控制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2 万良勇;朱武祥;;法律制度、法律执行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效率——基于宝硕股份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6期

3 裴长洪;郑文;;国家特定优势:国际投资理论的补充解释[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4 王中美;;从中长期目标失败谈中国海外并购战略的优化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5 王敏;;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活动中的控制权与控股权[J];日本学刊;2011年05期

6 徐建炜;姚洋;;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7 罗长远;陈琳;;FDI是否能够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J];世界经济;2011年04期

8 王昱;成力为;;试析金融发展差异、创新投资与权益资本跨国流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成力为;孙玮;;市场化程度对自主创新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Cost-Malmquist指数的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年05期

10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宇;杨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总结与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2期

2 王达;项卫星;刘晓鑫;;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美经济关系失衡及其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1期

3 陆建明;李宏;朱学彬;;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基于创新与生产的垂直分工视角[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4 陈享光;张方波;;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5 姜凌;王晓辉;;全球失衡原因:基于“恒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与国际分工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6 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7 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8 崔凡;张汉林;;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与建立新型对外经贸关系[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7期

9 徐建炜;徐奇渊;黄薇;;央行的官方干预能够影响实际汇率吗?[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10 刘春喜;;金融发展差异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的关系:微观层面的一个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2 陈华;展凯;邹琪慧;;寿险保单退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动态GMM模型的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3 王伟;董二磊;;金融改革是否可以促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何青;方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真的有影响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粟勤;张海洋;王佳俊;;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白仲林;赵亮;;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伪面板数据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7 王维国;杜修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动态Panel Data模型方法[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8 赵振全;于震;刘淼;;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性——基于面板数据GMM估计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9 田柳;赵军;;二元财政、城乡差距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龚新蜀;顾成军;;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出口与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基于新疆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王晓辉;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林兰;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区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冯春晓;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晓京;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熊芳;中国贸易失衡问题[D];暨南大学;2012年

9 高文静;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李超;比较优势、适宜性技术进步与中国现代产业发展[D];暨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峰;融资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邓颖;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程仁杰;全球经济失衡与东亚经济合作[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治虎;河北省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郝姣波;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可持续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杨晴;人口年龄结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舒婷;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投资结构偏向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8 戴杰;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臧宇;母国特定环境对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柳逢春;金融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自杰;李毅;曹保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141起海外并购案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陆建明;李宏;朱学彬;;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基于创新与生产的垂直分工视角[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3 高帆;;什么粘住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翅膀[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4 张世国;;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几点设想[J];大经贸;2007年01期

5 成力为;孙玮;孙雁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与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区域制造业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6 李海舰,聂辉华;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7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8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9 肖珉;;法的建立、法的实施与权益资本成本[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10 黄速建;刘建丽;;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壮龙;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陆芳;跨国公司与欧盟经济一体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洪联英;企业权力机制、层次结构与贸易非均衡发展[D];湖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江芳;;我国对外投资现状及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8年06期

2 丁梅良;;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J];上海水利;1995年S1期

3 房汉廷;中国企业的的对外投资[J];财政研究;1996年08期

4 丁晓燕;韩国对外投资的发展[J];当代亚太;1996年02期

5 聂名华;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分析[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6年09期

6 ;90年代日本对外投资新变化[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谢康;若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政策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8 李俊强,袁文清,顾以凡;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的思索[J];上海财税;1997年10期

9 曹艳杰;韩国对外投资的新热点──东北亚[J];学术交流;1997年05期

10 金明华,金花善,刘英波;韩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动因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文辉;;对外投资会计的变化及其影响[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任淮秀;;对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一些认识[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岩;蒋亦伟;杨嘉兴;;渐进还是跨越? 基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对外投资的实证检验[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4 陈涛涛;陈晓;;我国要素互补合作共赢式对外投资发展战略——战略意义、现实条件与发展思路[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5 刘洪涛;;我国NGO对外投资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洪诗鸿;;珠江三角地区的IT产业群众对外资的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杨建荣;;海湾战争前后的科威特经济[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柱 刘朝霞;抓住当前机遇 扩大对外投资[N];国际商报;2004年

2 毛海峰 刘河军;我国对外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3 ;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N];经济日报;2004年

4 范惠湄 黎军;我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N];江西日报;2003年

5 任会斌 李惠子;我国初步形成对外投资立体格局[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中国驻俄使馆经商处;上半年俄对外投资达368亿美元[N];中国贸易报;2007年

7 上官卫国;去年我国对外投资增长32%[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上市公司临时公告格式指引第六号:对外投资公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李立;我国将加速对外投资的法制建设[N];法制日报;2007年

10 姚闻;我对外投资累计逾七百亿美元[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邬红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孟洲;中国大陆对外投资及对台投资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时;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罗华;新兴市场企业OFDI动因与模式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英实;韩国对外投资对我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0年

2 李浩;德国与日本对外投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2年

3 孙强;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赵海燕;中国金融业对外投资浅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王艳红;我国政府促进对外投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曾琰;天津市对外投资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张辉;对外投资的原则和主体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王瑜;“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赵有裕;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研究——兼论韩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张源;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对地缘政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3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03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