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08 03:09

  本文关键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发展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治理体系 金融全球化 新兴市场


【摘要】: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作为维护世界金融秩序、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制度安排,对推动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相对上升。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并未根本改观,且仍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面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发展变化,我国须立足于自身的根本利益,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探索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新思路,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国际金融协调中采取稳健与审慎的立场,在具体政策措施上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金融治理体系 金融全球化 新兴市场
【分类号】:F831
【正文快照】: __ “m 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全球治理理论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美国学者詹姆斯.罗西瑙(James N.Rosenau)最早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他在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中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的管理机制”。他认为,与政府统治相比,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但包括政府机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自力;张礼卿;贺力平;魏加宁;苑德军;潘文星;温彬;余维彬;张春子;赵庆明;栗志刚;江瑞平;欧明刚;;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中国的对策[J];银行家;2009年11期

2 舒建中;鲁杰“多边主义”理论述评[J];国际论坛;2005年01期

3 黎杰生;洪小芝;;新型全球金融治理模式下的中国选择[J];南方金融;2013年10期

4 艾尚乐;;国际金融治理的新趋向——中国参与G20机制的改革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2年01期

5 李稻葵;尹兴中;;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博;周冠男;;金融危机下中日韩金融合作的困境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2 陈修谦;;中国“大国金融”崛起之路研究综述[J];大国经济研究;2011年00期

3 吴金友;;论中国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新挑战[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4 李稻葵;;富国、穷国和中国——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责任[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5 刘建飞;;简析多边主义的历史演变[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6 竭仁贵;;试析多边主义中的国际领导赤字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范小云;王道平;;人民币的非国际货币地位与中国经济扭曲[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8 洪小芝;;全球金融治理中霸权稳定论和多边主义思想初探[J];国际展望;2013年01期

9 关雪凌;丁振辉;;金砖国家储备基金:一致应对挑战的新举措[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05期

10 吕江林;王慧;;美元本位制的缺陷及其持续性:基于反思性研究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妍;林乐亭;;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乔臣;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金友;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4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小军;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D];复旦大学;2006年

6 尹斌;后冷战时代欧盟的中东政策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王云芳;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方晓;欧盟规范性外交对中东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许宁;科技革命对多边主义的多维建构效应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颖;日本在亚洲实践多边主义的原因及困境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史树林;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许玉宾;国际货币协调机制的发展趋势[D];外交学院;2011年

4 张子介;多边主义与东北亚安全合作[D];辽宁大学;2011年

5 常悦;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陈施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与中国的参与[D];南昌大学;2011年

7 崔起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国多边外交政策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8 张华;新地区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迪宇;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高奕;单边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D];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益平;;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与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3期

2 朱民;;研究“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五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3 张海冰;;二十国集团机制化的趋势及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4 雷达;孙中栋;;财富的国际转移与美国高消费时代的调整——基于国际资产负债结构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5 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6 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7 谢平;陈超;柳子君;;主权财富基金、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8 张雪春;;货币政策的危机管理[J];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9 李稻葵;梅松;;美元M_2紧缩诱发世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内外因论及其检验[J];世界经济;2009年04期

10 曲博;;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811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11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