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金融顺周期效应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进步与产业调整的空间经济分析视角
本文关键词:中国省域金融顺周期效应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进步与产业调整的空间经济分析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省域金融顺周期效应 异质比率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直接作用 间接溢出
【摘要】:利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本文构建了金融经济分析框架,推导出省域金融顺周期效应的度量指标及其异质比率的计算式,系统分析了该效应的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随后分别建立基于技术距离、产业距离与地理距离及其组合距离准则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的显著作用程度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顺周期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与负空间自相关性;组合距离准则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效果最好;市场潜能、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偏向、产业专业化、金融集聚的总效应与直接影响都是显著为负向作用;技术效率、产业多元化与金融深化的总效应与直接影响都是显著为正向作用的。但是在不同的距离准则下影响因素的间接溢出效应表现差异较大。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省域金融顺周期效应 异质比率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直接作用 间接溢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难点与路径研究”(13&ZD01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宏观审慎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研究》(11YJA790107)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综合风险网络传染的系统性风险评估与分析框架研究》(12ZS12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限额与交易机制下多特性质量设计与优化研究》(71371126)、《通货膨胀惯性、金融市场摩擦与结构性冲击——债务危机下DSGE模型的扩展与应用研究》(12YJC790020)资助
【分类号】:F832.7;F224
【正文快照】: indirect spillover引言 用空间探索性分析与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杜金融顺周期效应是指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正向反馈机制。在内生地放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的同时,该效应也会加剧经济波动。因此金融顺周期效应是经济调控与金融审慎监管都必须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目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城;李成;;银行信贷、资本监管双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监管[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2 赵增耀;夏斌;;市场潜能、地理溢出与工业集聚——基于非线性空间门槛效应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1期
3 俞晓龙;;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13年11期
4 高国华;潘英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12期
5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6 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7 李文泓;罗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8 昌忠泽;;金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宏观调控研究述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茆训诚;王周伟;吕思聪;;宏观审慎调控框架下系统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金融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10 李苍舒;;我国金融业效率的测度及对应分析[J];统计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星;滕跃;;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财政政策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杨元泽;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苏基溶;廖进中;;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4 周申;张亮;漆鑫;;地区金融扭曲差异对外资进入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1年12期
5 路妍;蒋贤锋;;东北振兴中的金融开放——以辽宁省为例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9期
6 姚耀军;;政府干预、银行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7 韩大海;张文瑞;高凤英;;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8 张诚;赵奇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9 王定祥;刘杰;李伶俐;;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10 左志刚;;金融结构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影响机理与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方军雄;;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谜:政策优势还是管理优势?[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5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梦阳;;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中国财政支出对GDP和实际工资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振全;于震;刘淼;;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性——基于面板数据GMM估计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10 刘瑞明;;金融压抑、所有制歧视与增长拖累——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再考察[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信柱;积极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关飞;基于税收非均衡增长视角的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彭涛;转轨中的中央控制者与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毅;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夏永辉;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4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芸;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邵玲玲;区域金融发展视角下的FDI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文国庆;地方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8 薛灿;河南省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邓萍;金融发展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东峰;融资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卿;;商业银行亲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波动:一个基于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2 张会清;王剑;;准备金制度框架的创新思考[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3 李扬;;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9期
4 刘百花;亲周期性与国际政策协调的可行性研究——兼论我国实施BaselⅡ的相关问题[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5 奚君羊;贺云松;;中国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及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6 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学习;2009年01期
7 于天义;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的几点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8 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9 孙凤英;刘凯旋;;金融危机背后公允价值的反思[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10 郭庆旺,赵志耘;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J];财贸经济;199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铁强;中国反周期货币政策调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翠芝;;基于经济回暖下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年07期
2 何嘉萍;;会计准则顺周期效应的逆周期操作——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研究[J];上海金融;2010年05期
3 虞凤凤;;驳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胡永平;朱雪娇;;顺周期效应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16期
5 刘建中;丁乾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11期
6 韩俊华;;金融危机中的顺周期效应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所致[J];财会月刊;2011年05期
7 许新霞;;公允价值的顺经济周期效应[J];经济导刊;2011年11期
8 管考磊;;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J];财政监督;2012年14期
9 孔永红;;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7期
10 罗曼;陆君君;;浅论资产估值方式的顺周期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晋;;金融资产产权、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金融海啸“打湿”公允价值[N];中国财经报;2008年
2 李爱君 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加强金融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莉莉;金融稳定视角下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耿蕴洁;我国保险业的顺周期效应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2年
3 张贞贞;我国上市公司违约率的顺周期效应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赵婷;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效应与风险度量方法选择[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01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0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