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助推器还是绊脚石——基于量和质维度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助推器还是绊脚石——基于量和质维度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特征,构建了量和质维度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传导机理,并在度量金融发展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量维度金融发展会阻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量维度金融发展才构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助推器;与之相反,质维度的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质维度金融发展则构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绊脚石。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水平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民营企业集群式海外投资模式研究”(12BJY147)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及影响因素”(13NDJC079YB)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近年来涌现出的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近十年取得了快速增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跃居世界第三,存量也跻身世界第七,俨然已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量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红波;寇宏;张川;;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2 余官胜;李会粉;;横向、纵向抑或两者兼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5期
3 余官胜;林俐;;民营企业因何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温州微观企业数据的二值选择模型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2期
4 陶攀;洪俊杰;刘志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的形成及完善建议[J];国际贸易;2013年09期
5 郑展鹏;刘海云;;体制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年06期
6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7 阎大颖;洪俊杰;任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基于制度视角的经验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元泽;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提高了经济效率么?——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苏基溶;廖进中;;中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贫困关系的经验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3 周申;张亮;漆鑫;;地区金融扭曲差异对外资进入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1年12期
4 路妍;蒋贤锋;;东北振兴中的金融开放——以辽宁省为例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9期
5 姚耀军;;政府干预、银行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6 韩大海;张文瑞;高凤英;;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7 张诚;赵奇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8 王定祥;刘杰;李伶俐;;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9 左志刚;;金融结构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影响机理与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10 宁彦君;;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一群;戴稳胜;;考虑所有权性质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约束[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翔;李凌;;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5 方军雄;;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谜:政策优势还是管理优势?[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龚凯颂;张小康;;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莉;薛冬辉;;政治关联、寻租环境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曾爱民;;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分析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莉;薛冬辉;郑达鑫;;政治关联、寻租环境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奚宾;中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价值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彭涛;转轨中的中央控制者与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桓;投资动因、制度调节与逆向技术溢出[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汪秀琼;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毅;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夏永辉;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4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芸;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邵玲玲;区域金融发展视角下的FDI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边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决定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杨嘉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邓萍;金融发展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东峰;融资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恒鹏;;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资本自由度指数:1999—2004[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2 杨增雄,唐嘉庚;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熊伟;熊英;章玲;;论制度全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以修正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J];改革与战略;2008年06期
4 李逢春;;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6期
5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6 李逢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升级的区位和产业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2期
7 刘渝琳;梅新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4期
8 余官胜;李会粉;;横向、纵向抑或两者兼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5期
9 陈岩;杨桓;张斌;;中国对外投资动因、制度调节与地区差异[J];管理科学;2012年03期
10 杨大楷,杨大楷;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代表谈:正确处理八个关系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J];人大工作通讯;1995年06期
2 彭志龙;地区GDP流动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09期
3 秦青,吴婕;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曹小春;;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外资流入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6年09期
5 季丽;;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7年03期
6 李炳军;吴辉;;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年02期
7 陈小瑜;余明;;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福建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热带地理;2007年04期
8 郭祖炎;;东部与中部省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张晓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非适用性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8年05期
10 夏振荣;;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中国信息化的国际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兰;;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与交通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雪琳;郑林;章青果;;江西省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王喜;秦耀辰;张黛;姜向亚;闫卫阳;鲁丰先;张金平;张艳;张丽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4 屈凌波;胡兴旺;曹武军;;经济发展水平与产学研合作途径选择研究[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5 孙晓明;;县市经济与县市科技发展的联系[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6 徐洪才;;总论 探索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7 龙文;杨海珍;李晶;昃于靖;刘丽;李银华;;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前景[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王玺;;世界城市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与特征[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李洁;张天顶;;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基于中国城市SO_2排放量的实证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10 刘文波;雷绍业;;试论经济发展对高校招生规模的影响[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书记 李文章;实现群众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双提升[N];人民日报;2010年
2 张凤云;“农民上楼”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N];农民日报;2010年
3 谭耕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旋律[N];石狮日报;2011年
4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李娅 钟蓓 张魁勇 王伶雅 黄颖;灾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N];成都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伶雅;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成都省内第一[N];成都日报;2011年
6 特派记者 林见;2009年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N];芜湖日报;2010年
7 记者 朱兴忠;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N];张掖日报;2010年
8 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广德;围绕“发展 创新 效能 为民”四项转变 提升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N];商丘日报;2011年
9 静宁职教中心党委书记 徐俊宏;拓展静宁劳务品牌 提升劳务经济发展水平[N];平凉日报;2009年
10 特约记者 邓金慧;偃师多轮驱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N];洛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爱丽;论泰国旅游业发展及其对泰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2 郭进伟;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发展绩效[D];吉林大学;2007年
3 何永达;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朱构峨;适度消费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田起宏;文化、教育、经济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高洪贵;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制度环境、现状分析与实现路径[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新平;“两型社会”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黄易;基于可拓学的桐梓县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魏博文;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中等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江宇;经济发展水平与贸易利益[D];暨南大学;2013年
3 奇瑛;成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孔晴;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5 罗之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视角下小学教育投入城乡差距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叶勇;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金杰;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余娟;广西典型岩溶县生态承载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估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艳英;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实力的评估体系及综合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杜淑芳;乌海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8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1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