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贝塔条件下的基金多市场择时能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时变贝塔条件下的基金多市场择时能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共同基金 择时能力 CDM-TM-FF和CDM-HM-FF模型 时变贝塔系数
【摘要】:通过构建CDM-TM-FF3和CDM-HM-FF3模型来研究我国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在建立多个基金投资市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信息变量以及基金经理的市场预期来反映基金经理对基金系统风险的调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双择时能力指标的设定,CDM-TM-FF3和CDM-HM-FF3模型可以更明确地比较基金在各个投资市场上的择时能力表现.此外,通过基金市场择时能力的比较发现,3种基金类型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市场择时能力.部分股票型基金表现出在债券市场上的择时能力,部分债券型基金则表现出在股票市场上的择时能力,部分混合型基金则在两个市场上均表现出择时能力,其原因是在资产投资比例要求的限制使基金无法在主投资市场灵活调整资产投资组合,但是却能够在投资不受限制的市场上及时变动投资组合.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共同基金 择时能力 CDM-TM-FF和CDM-HM-FF模型 时变贝塔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41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8ATL007) 广东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D10CYJ01)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费资助项目 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分类号】:F224;F830.91
【正文快照】: 0引言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截止2011年12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达到了915只,2011年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累计成交金额为6 365.8亿.可见,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2011年受全球债务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中国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泽炯,史本山;我国开放式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2 谭政勋,王聪;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来源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11期
3 牛鸿,詹俊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择时能力的非参数检验[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4 陈云;陈浪南;林伟斌;;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的时变特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5 邹小們;黄峰;杨朝军;;流动性风险、投资者流动性需求与资产定价[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6 汪光成;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7 马超群,傅安里,杨晓光;中国投资基金波动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波;;基于T-M模型的我国开放式基金择时与选股能力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彭孝松,杨义群;应用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时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20期
3 申团营;邱长溶;刘华芳;;证券投资基金表现的动态能力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4 周新辉;李明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5 王宗军;储茂广;;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08年23期
6 范新安;;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总体择股择时能力分析[J];财会月刊;2010年21期
7 刘凯;;中国开放式基金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17期
8 徐占东;;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开放式基金信息优势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金秀;于莉;;我国债券型基金择时能力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谭政勋,王聪;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来源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继辉;;业绩排名影响投资风格的改变吗?——来自开放式基金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古志辉;张睿;;知识共享与投资绩效——来自封闭式基金的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品;开放式基金费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温琪;金融市场资产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喻国平;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识别及漂移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廖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吴斌;基金投资行为的股价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明亮;基于经济控制论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王赫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郭怀英;行为金融学分析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吴启芳;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10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克松;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胡晓燕;基金经理的个人特性对私募基金业绩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玲君;中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漂移验证及其与选股能力关系的探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郭瑞;开放式基金与我国股市稳定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振铭;我国封闭式基金周内价格变动、周末隔夜价格变动与周资产净值变动的相关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许正;我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陆潇;我国开放式基金综合业绩与申购赎回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刘海;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春奇;基于超效率DEA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10 沈岱岱;基金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的比较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兴华,段瑞强;我国A股与B股市场分割性之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孔爱国,刘武;基金的市场时机选择检验──对基金管理人业绩的评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黄峰;杨朝军;;流动性风险与股票定价:来自我国股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4 仲黎明,刘海龙,吴冲锋;机构投资者的最优变现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5 许均华,李启亚;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6 沈维涛,黄兴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7 王聪;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8 汪光成;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9 邹功达,陈浪南;中国A股与B股的市场分割性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10 吴文锋,朱云,吴冲锋,芮萌;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对A、B股市场分割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志坚;罗长青;;股票与债券市场流动性联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2 吴永兴;袁天昂;;我国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20期
3 王璐;;中国股市和债市传导效应的Chi-plot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3期
4 王璐;王沁;;中国股市与债市波动特征对比研究:2002~2007[J];统计与决策;2008年08期
5 王璐;;股市与债市波动溢出效应的机理研究——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王璐;庞皓;;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的MV-GARCH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01期
7 王璐;;中国股市和债市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数量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8期
8 袁华;;封闭式基金市场择时能力的实证分析[J];四川省情;2006年09期
9 袁超;张兵;汪慧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1期
10 王茵田;文志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冬云;庄慧忠;;股票混沌动力模型探讨[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杨治辉;贾韩梅;;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网络结构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3 万阳松;陈忠;;加权股票网络中的无标度行为研究[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史永东;赵永刚;;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华;陈迅;易成栋;;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刚;韩立岩;;灰色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郑振龙;林海;;风险管理、效率市场和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率[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李红权;马超群;;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在线股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经济研究所 刘国艳;“城投债”向何处去[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2 陈杰;股市与楼市 相克还是相生?[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民建:推进股市又好又快发展[N];证券时报;2007年
4 尹中立;股价与房价“共舞”的风险[N];中国财经报;2008年
5 光大证券 赵强邋华光磊 翁非玉;透过次贷危机反思中国楼市繁荣[N];证券时报;2008年
6 吕强;越来越多炒房客加紧卖房,转身奔股市[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洪正华;股价与房价互动隐含金融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包松娅;楼市泡沫是多方吹出来的[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马婧妤;宏观经济政策不宜过度关注股市[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冯婉蓉;六月楼市走“背”字儿[N];天津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志坚;股票与债券市场间收益率及流动性联动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卢长洪;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的理论阐述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林岭;我国股票挂钩结构性产品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倪庆东;汇率变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晓兰;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花;基于复杂网络的股票之间有向相关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邸月;中国A股市场股票与其主要投资基金股东组成的二分网性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苏艳丽;我国股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孟科学;股票市场泡沫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丽莉;债券市场与股票流通市场相关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丁书锦;我国股票市场“晴雨表”效应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娜;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及其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迁;利率调整的未预期部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5 孟庆莉;我国股票市场机制下的流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东;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恒;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规模对股票市场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马琳;股票市场流动性与预期收益[D];西北大学;2011年
9 谭振杰;中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杨琼;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2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