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3:28

  本文关键词: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核电设备 供应链金融 信用风险


【摘要】:由于核电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发展核电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点,同时国家提出核电设备国产化这一目标,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中小企业成为核电设备的供应商。融资难问题制约了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出现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在核电设备企业中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助于解决核电设备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这种融资模式能否在核电设备企业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控制信用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并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成因进行理论解释。其次,对核电设备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核电设备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适合在核电设备企业中开展的融资模式。再次,从融资企业、核心企业、供应链状况以及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在识别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选取了模糊层次分析法、KMV模型这两种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同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博弈论与契约论,并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为例,通过构建扩展式博弈模型来分析核心企业、银行、融资企业的三方博弈行为,对容易造成信用风险的行为加以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核电设备企业中适合开展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两种融资模式。在这两种融资模式下,核电设备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得到增强,商业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降低。因此在核电设备企业中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核电设备企业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这对促进我国核电的发展以及实现核电设备国产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核电设备 供应链金融 信用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F426.23;F426.61;F83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6
  • 1.1.1 研究背景13-15
  • 1.1.2 研究意义15-16
  • 1.2 研究现状16-20
  • 1.2.1 信用风险研究现状16-18
  • 1.2.2 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18-19
  • 1.2.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19-20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20-21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技术路线图20-21
  • 1.4 研究方法21-22
  • 1.5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22-23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23-33
  • 2.1 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23-25
  • 2.1.1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23
  • 2.1.2 供应链金融运作机理23-25
  • 2.1.3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25
  • 2.2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25-27
  • 2.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26
  • 2.2.2 保兑仓融资模式26-27
  • 2.2.3 融通仓融资模式27
  • 2.2.4 订单融资模式27
  • 2.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成因理论解释27-30
  • 2.3.1 委托代理理论28-29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29
  • 2.3.3 交易成本理论29-30
  • 2.4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30-31
  • 2.4.1 博弈论30-31
  • 2.4.2 契约论31
  • 2.5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31-32
  • 2.5.1 信用风险识别31-32
  • 2.5.2 信用风险度量32
  • 2.5.3 信用风险管理32
  • 2.6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核电设备企业融资需求及其融资模式分析33-41
  • 3.1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概述33-34
  • 3.2 核电设备企业融资需求分析34-36
  • 3.3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36-38
  • 3.3.1 订单融资模式37-38
  • 3.3.2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38
  • 3.4 本章小结38-41
  • 第4章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41-63
  • 4.1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识别41-43
  • 4.2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选取43-44
  • 4.3 基于KMV模型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44-48
  • 4.3.1 模型的基本原理44-45
  • 4.3.2 基于KMV模型的实证分析45-48
  • 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核电设备企业信用风险度量48-56
  • 4.4.1 模型的基本原理48-50
  • 4.4.2 模型构建50-56
  • 4.5 实例分析56-61
  • 4.5.1 企业简介56-57
  • 4.5.2 基于KMV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57
  • 4.5.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信用风险度量57-60
  • 4.5.4 度量结果分析60-61
  • 4.6 本章小结61-63
  • 第5章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63-73
  • 5.1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博弈分析63-69
  • 5.1.1 博弈模型构建63-65
  • 5.1.2 博弈模型分析65-69
  • 5.2 核电设备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建议69-71
  • 5.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管理建议69-70
  • 5.2.2 订单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管理建议70-71
  • 5.3 本章小结71-7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研究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3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83-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11年核电设备将进入交货的高峰期[J];电站辅机;2010年01期

2 宋云韶;核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发电设备;1989年12期

3 唐辉;世界核电设备与结构将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微动损伤[J];核动力工程;2000年03期

4 杨阿卓;;核电设备:“中国制造”[J];中国核工业;2006年10期

5 赵旺初;;国产核电设备制造新动态[J];发电设备;2007年05期

6 周涛;徐超;;核电设备制造商需乐观谨慎前行[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5期

7 胡键;;核电三处处长朱庆春 核电设备商务代理的“苦”与“乐”[J];中国核工业;2010年03期

8 ;5000亿核电设备市场蛋糕现雏形三公司受益[J];大型铸锻件;2011年01期

9 ;中国一重核电设备制造再传捷报[J];中国设备工程;2012年01期

10 钟华;;“四个一切”在核电设备采购中的体现[J];中国核工业;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中;徐家树;陈攀;;核电设备安装进度及量化结算管理系统建设[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郝光;;核电设备质量见证跟踪管理方法探讨[A];2010中国核电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东任;;上海企业立足“核电俱乐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再次获核电制造资格证书[A];上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三届常务理事会论文选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隽;民企如何抓住核电设备制造开放良机[N];中国电力报;2013年

2 通讯员 程东仁;我国大型核电设备制造达国际水平 首台600MW核电压力容器在沪制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崔宏薇;我国核电设备制造商面临技术提升机遇[N];机电商报;2007年

4 杨明;三代核电设备自主化分工初定[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核电设备股:成长空间正在打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高晓娟;浙富股份 积极拓展核电设备领域[N];中国证券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马U,

本文编号:923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23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