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供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3:43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供需研究
【摘要】: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的金融可得性、覆盖面和金融便利性。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金融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因此往往忽略了城市内部群体金融排斥的现象,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是金融体系建设的核心之一,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决定着金融体系各个层面的行动,而且一个国家的残疾人福利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行业对残疾人的服务水平体现了这个行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水平。同时,根据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近8300万,占总人口的6.34%。与1987后第一次全国抽样调查相比,残疾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残疾比例上升。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北京市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的供需问题,一方面丰富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在倡导正确的“新残疾人观”的基础上,把对残疾人传统的“特殊群体”身份认识逐步转变为真正的普通公民“特需群体”的身份认识,让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服务落到实处。本研究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在北京市的朝阳区、石景山区和西城区开展实地调研,获得257份有效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残疾人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无障碍服务、金融知识和基础业务,但前两项的需求满足率分别只有59.6%和57.1%,基础业务的需求满足率最高,达到83.8%。残疾人的贷款需求和保险需求比较低,且两者的需求满足率也低于50%。(2)考察了残疾人各类金融服务的需求结构。(3)基于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考察了残疾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残疾类别等因素对残疾人金融服务的影响。(4)借鉴无障碍服务、金融知识和基础业务供给的创新性实践以及美国社区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并结合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完善残疾人普惠金融建设的相关举措,主要从深化无障碍服务、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和广度、完善基础业务服务模式、创新信贷等金融产品和健全多层次保险体系五方面着手。研究创新点在于,残疾人的研究一直处于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一是缺乏相关数据支撑,实证分析较少,二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而本研究拟通过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渠道,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北京市残疾人普惠金融供需情况的一手资料,聚焦于残疾人普惠金融研究,这是以往较少研究所考虑的。而本研究局限在于对残疾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还无法完全掌握,且调研的样本量较少,数据的广泛性不足。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容量,并进一步对城市内部的其他群体与残疾人群体在金融服务上进行比较分析,并且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其他城市,在对比中发现北京市与其他城市残疾人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使得北京市残疾人供需研究能够对全国残疾人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融排斥 普惠金融 残疾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9;F8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5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思路14-15
- 1.5 创新点15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5-23
- 2.1 普惠金融研究综述15-19
- 2.1.1 普惠金融的概念15-17
- 2.1.2 普惠金融的作用17
- 2.1.3 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17-18
- 2.1.4 普惠金融体系的供需关系18-19
- 2.2 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研究19-22
- 2.2.1 残疾人概念界定19
- 2.2.2 残疾人的相关研究19-20
- 2.2.3 残疾人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研究20-22
- 2.3 简要述评22-23
- 3 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需求分析23-41
- 3.1 问卷发放情况23-24
- 3.2 样本特征24-26
- 3.3 金融服务需求偏好与需求满足率26-27
- 3.4 各类金融服务需求结构27-31
- 3.4.1 无障碍服务需求结构27-28
- 3.4.2 金融知识需求结构28-29
- 3.4.3 基础业务需求结构29-30
- 3.4.4 贷款需求结构30
- 3.4.5 保险需求结构30-31
- 3.5 金融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31-41
- 3.5.1 变量选取31-32
- 3.5.2 单因素分析32-34
- 3.5.3 多因素分析34-41
- 4 残疾人群体普惠金融供给实践41-49
- 4.1 无障碍服务供给的创新性实践41-45
- 4.1.1 相关政策41-42
- 4.1.2 实践成效42-44
- 4.1.3 实践启示44-45
- 4.2 金融知识供给的创新性实践45-46
- 4.2.1 金融知识进社区45-46
- 4.2.2 实践启示46
- 4.3 基础业务供给的创新性实践46-47
- 4.3.1 北京通·残疾人服务一卡通46-47
- 4.3.2 实践启示47
- 4.4 国外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借鉴47-49
- 4.4.1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概况47-48
- 4.4.2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48-49
- 5 完善城市残疾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49-54
- 5.1 深化无障碍服务49-51
- 5.1.1 完善无障碍服务基础设施49
- 5.1.2 建立无障碍服务导向机制49-50
- 5.1.3 提升从业人员无障碍服务的意识与能力50-51
- 5.1.4 细化各类残疾人金融服务手段51
- 5.2 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和广度51-52
- 5.3 完善基础业务服务模式52-53
- 5.4 创新信贷等金融产品53
- 5.5 健全多层次保险体系53-54
-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54-57
- 6.1 主要研究结论54-55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55-57
- 6.2.1 研究局限55
- 6.2.2 未来研究展望55-57
- 致谢57-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62-63
本文编号:927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2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