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服务采纳模型及服务改进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子银行服务采纳模型及服务改进策略研究
【摘要】:21世纪是网络经济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各大商业银行创造机会的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各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趋于雷同,缺少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成长,给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如今,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商业银行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多元化格局已然形成,自身必须及时进行战略调整、模式业务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想留住客户,就必须注重用户体验,银行业也不例外,体验是网络金融的核心引擎。所以本文就以用户体验为切入点,进行电子银行服务改进策略研究。为了进行电子银行服务改进,提高用户体验,本文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同时参考多个技术接受扩展模型,构建了电子银行服务采纳模型,并对模型及假设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电子银行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以服务设计理念为指导,分析了电子银行服务接触过程中的关键接触点,并在电子银行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以及用户体验理论的指导下,对服务接触中的关键点提出优化改进建议,提高用户体验,从而吸引新用户并提高用户忠诚度,使电子银行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获得更好地发展。本文的研究将技术采纳与服务设计、用户体验等理论相结合,为我国电子银行服务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关键词】:电子银行 技术接受模型 服务设计 服务改进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0-17
- 1.3.1 电子银行10-12
- 1.3.2 信息技术接受理论12-15
- 1.3.3 自助服务采纳15-16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6-17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17-19
- 1.4.1 研究内容17
- 1.4.2 研究框架17-19
- 第2章 电子银行服务采纳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19-26
- 2.1 模型构建19-20
- 2.1.1 模型的提出19
- 2.1.2 内部变量的解释说明19-20
- 2.2 研究假设20-25
- 2.2.1 产品特征的影响20-21
- 2.2.2 用户特征的影响21-22
- 2.2.3 环境特征的影响22-23
- 2.2.4 感知易用性的影响23
- 2.2.5 感知有用性的影响23
- 2.2.6 感知风险的影响23-24
- 2.2.7 感知娱乐性的影响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电子银行服务采纳模型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26-42
- 3.1 调查问卷设计26-28
- 3.1.1 调查目的26
- 3.1.2 问卷结构26
- 3.1.3 变量度量26-28
- 3.1.4 问卷最终确定28
- 3.2 数据收集28-29
- 3.2.1 样本选择28-29
- 3.2.2 收集过程29
- 3.3 数据质量分析29-36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29-30
- 3.3.2 样本数据正态分布检验30-31
- 3.3.3 因子分析31-34
- 3.3.4 信度分析34-35
- 3.3.5 效度分析35-36
- 3.4 模型验证与分析36-40
- 3.4.1 假设验证分析36-39
- 3.4.2 实证结果分析39-40
- 3.5 本章小结40-42
- 第4章 电子银行服务改进策略研究42-60
- 4.1 服务设计理念42-45
- 4.1.1 服务设计概念42
- 4.1.2 服务设计中的接触点42-44
- 4.1.3 服务设计的基本思想44-45
- 4.2 电子银行用户需求研究45-54
- 4.2.1 调查问卷设计46-47
- 4.2.2 数据收集47-48
- 4.2.3 数据分析48-54
- 4.3 电子银行用户体验模型54-55
- 4.4 电子银行服务改进建议55-58
- 4.4.1 电子银行各服务渠道整体概况56
- 4.4.2 电子银行操作界面的改进建议56-57
- 4.4.3 电子银行操作指导的改进建议57-58
- 4.4.4 电子银行咨询帮助的改进建议58
- 4.4.5 电子银行人性化服务的改进建议58
- 4.5 本章小结58-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1 关于电子银行用户采纳行为的调查问卷66-69
- 附录2 关于电子银行不同服务渠道需求的调查问卷69-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3-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宓福驹;从银行电子化到电子银行[J];中国城市金融;2000年10期
2 陈道斌;快者生,慢者死——论电子银行的发展[J];中国城市金融;2000年12期
3 杨海涛;关于发展电子银行的几点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0年S1期
4 汪叶斌,徐龙华;关于电子银行的风险与控制[J];金融会计;2001年03期
5 王益;网络经济与电子银行(待续)[J];中国金融电脑;2001年07期
6 李长江;电子银行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电子;2002年01期
7 ;三峡分行开展全方位的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活动[J];中国城市金融;2002年08期
8 潘旭乐;电子银行部门筹建工作探讨[J];中国金融电脑;2002年01期
9 王玮;;电子银行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河北金融;2003年12期
10 张成虎,于洪玉,陈靓;跨境电子银行活动的风险及其监管探析[J];济南金融;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颖;李莉莎;;中国的电子银行:现状和法律[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益雷;;提高内部审计在电子银行风险防控中作用的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 纪朝晖 边鹏;加息对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N];财经时报;2004年
2 张志 赵大炜;电子银行:金融服务手段的变革[N];中国煤炭报;2001年
3 农行平武县支行 林国栋;慎签电子银行服务合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4 傅军;电子银行:商业银行新追求[N];青岛日报;2005年
5 周科竞;电子银行的便利与无奈[N];北京商报;2007年
6 康潜;电子银行会否火树银花?[N];证券日报;2006年
7 许忠前;把握电子银行特点 促进电子银行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8 葛京军;刍议基层行营销电子银行业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9 刘海东;中小企业理财勿忘电子银行[N];国际商报;2006年
10 ;电子银行越走越顺[N];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希龙;电子银行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模型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李良;中国电子银行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国智;电子银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玉林;电子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孔维薇;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扬;电子银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4 徐蕾;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创新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5 雷洁;农业银行的电子银行营销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晓冬;电子银行证券系统的接口SOA构架,,设计及开发[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杨毓芳;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电子银行营销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陈永强;我国电子银行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李洋;N银行苏州分行电子银行产品营销现状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孙悦;我国电子银行发展趋势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3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