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信用风险亟需良性的银行竞争环境
本文关键词:遏制信用风险亟需良性的银行竞争环境
更多相关文章: 信用风险管理 结构老龄化 长期持续性 蔓延性 国有企业 演化趋势 规模效益 上游原材料 信贷文化 城市扩张
【摘要】:正当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形势、特点及可能的演化趋势当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形势比较严峻,有以下特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信用风险扩散呈现多方面蔓延性,从个别区域向周边区域、从下游制造业向上游原材料工业、从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从贸易商向核心供应企业、从单一企业向担保链条各企业等多方面蔓延。二是信用风险暴露呈现长期持续性。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城市扩张规模效益递减,房地产的增量需求开始减少,世界
【作者单位】: 中国民生银行授信审批部;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结构老龄化;长期持续性;蔓延性;国有企业;演化趋势;规模效益;上游原材料;信贷文化;城市扩张;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一是信用风险扩散呈现多方面蔓延 二是信用风险暴露呈现长期持续性。当前信用风险管理的形势、特点及可性,从个别区域向周边区域、从下游制造 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城市扩张规模效益能的演化趋势业向上游原材料工业、从民营企业向国有递减,房地产的增量需求开始减少,世界当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攀;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李艳,陈德棉;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03期
3 李艳,陈德棉,郭平;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7期
4 熊和平;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张茂荣;论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年11期
6 黄国平;;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新技术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5年09期
7 白云,许冀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J];江苏商论;2005年07期
8 何宏庆;农信社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探讨[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S2期
9 方蔚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仝宜;;信用衍生工具: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熊;张维;;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课题组;;从金融危机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3 李军;张云起;;VaR在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维;刘豹;王春峰;;金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联民;企业要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企业要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N];今日信息报;2008年
3 谷建敏;信用:企业最宝贵的资源[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张光华;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N];金融时报;2004年
5 程硕、陆文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最大障碍[N];人民日报;2005年
6 陈晶晶;第三届信用风险管理大会将在天津举办[N];国际商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琳琳;问诊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N];国际商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温厉;外贸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N];国际商报;2007年
9 记者 郑申;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筑银行“防风墙”[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经纬;危机下更应加强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涛;我国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全过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林昆三;次贷危机对大陆和台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2年
3 胡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汪世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5 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保民;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7 袁洪章;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严太华;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董积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贵州大学;2007年
2 吴琦;中国工商银行松原分行信用风险管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赵忠智;判别分析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4 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荆伟;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任健;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8 王涛;论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时晓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路恒光;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前沿与市场实践及其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2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4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