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债权再融资 财务状况 公司治理 logistic回归模型
【摘要】:本文以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762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研究和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从企业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公司规模、更好的成长性、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更低的经营风险,但不一定具有更优的公司治理水平。实证结果还表明,公司在进行债权再融资决策时,相关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和股权集中度是三种债权再融资方式共有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关键词】: 债权再融资 财务状况 公司治理 logistic回归模型
【分类号】:F832.51;F27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极大地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壮大。直至2007年8月14日《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正式颁布,加之2005年5月《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2008年4月中期票据业务的正式启动,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锡军;再融资,艰难市场化之路[J];多媒体世界;2001年11期
2 吴珊;;再融资分析[J];资本市场;2001年12期
3 张曙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五个病灶[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23期
4 王春梅;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J];经济论坛;2002年04期
5 刘远辉,姚小义,粟山;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效应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6 赵锡军;;上市公司再融资亟待矫正[J];会计师;2004年10期
7 方晓航;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J];商业会计;2005年12期
8 罗宁,徐海成;公路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及选择[J];交通企业管理;2005年07期
9 芮玉巧;;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趋势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期
10 刘建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症结与对策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震;;基于代理人利益的再融资之谜解释[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张伟;;新形势下公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选择[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3 李敏才;;再融资政府管制变迁、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义;上市公司再融资“苦尽甘来”[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再融资政策建议[N];证券时报;2001年
3 李阳丹;年报涌动再融资热潮[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郑楠 侯鹏;“再融资门”事件的启示[N];财会信报;2008年
5 赵洋;巨额再融资缓行会成为“集体行动”吗?[N];金融时报;2008年
6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副所长 肖立见;提高再融资准入门槛和监管标准[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夏青;遵循“五个一点” 银行再融资没那么可怕[N];证券日报;2010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胡南;远近结合 理性看待银行股密集再融资[N];证券时报;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再融资市场化改革开始推进[N];证券时报;2012年
10 殷楠;银行再融资需平衡多方利益[N];经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亮;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与市场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黄格非;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吴水亭;发行管制下政治关系对民企再融资时机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宇文;PPP项目再融资最优资本结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刘耀中;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心远;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与再融资能力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黄静;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归美蓉;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马伟丽;再融资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葛帮亮;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市场绩效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李超;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柏森;浅析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法律规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武丽霞;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中恶意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9 马莉;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成本分析与风险控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10 李继轶;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冲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6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7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