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证券市场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0:06

  本文关键词: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证券市场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支持行为 市场反应


【摘要】: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重点,探讨了定向增发、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与我国二级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会带来正向的证券市场反应,而只有大股东注入资产类型与上市公司主业相关联时,才会给证券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长期超额回报。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注入的资产是优质的经营性资产。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支持行为 市场反应
【基金】:新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研究”(XJEDU050213B01) 新疆科技项目“新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资产注入实证研究”(201242179)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GZ20130801)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资本融资市场中的多数是采用私募的方式,即等同于我国资本市场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再筹资,这种私募筹资的方式具有许多的优点:第一,可以解决特别是以公开增发股份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时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Hertzel,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2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3 张祥建;郭岚;;资产注入、大股东寻租行为与资本配置效率[J];金融研究;2008年02期

4 沈艺峰;会计信息披露和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6年01期

5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年12期

6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12期

7 章卫东;李德忠;;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短期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年09期

8 季华;魏明海;柳建华;;资产注入、证券市场监管与绩效[J];会计研究;2010年02期

9 章卫东;李海川;;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年03期

10 黄建欢;尹筑嘉;;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和股东利益均衡:理论与实证[J];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东旭;查冬兰;;信息披露质量对边际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章铁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叶雅萍;陆丹丹;;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银楼;;论股权分置改革对融资偏好的影响[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袁江英;赵健梅;;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配股行为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王雪;张慧;;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10 邹泰;;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段一群;戴稳胜;;考虑所有权性质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约束[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琳;;价值投资理念呼唤私募资本市场建设[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剑忠;;宗教工作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金;李仕明;严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风险与绩效分析[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董直庆;王林辉;;相容委托和最优委托权安排:论我国国企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葵;韩永民;;从控制权视角探讨融资成本的定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建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融资与EVA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湛;中国企业债务结构和债务工具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岭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邓新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财务目标选择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鑫;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邹宗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胡丽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融资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喻姝姝;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袁栎洲;A+H股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肖怡;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屹山;董直庆;王林辉;;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企业剩余分配不均衡的权力解读——兼论我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J];财贸经济;2005年12期

2 张忆东;;资产注入——价值再造之旅[J];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06期

3 黄清;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研究——国有企业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模式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4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5 张祥建;徐晋;;股权再融资与大股东控制的“隧道效应”——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再解释[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6 刘峰;钟瑞庆;金天;;弱法律风险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抢劫”——三利化工掏空通化金马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7 柳建华;魏明海;郑国坚;;大股东控制下的关联投资:“效率促进”抑或“转移资源”[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8 江伟;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9 黄建中;;增发定价约束、私募寻租与董事会融资权边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10 陆正飞;企业适度负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柳青;公司整体上市的路径问题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逸斐;刁彩林;;定向增发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浙江统计;2008年04期

2 徐晓静;;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8年10期

3 郑琦;;定向增发对象对发行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04期

4 郝文;;房地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5 李菊;;定向增发类型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7 彭韶兵;赵根;;定向增发股票的公告效应:资产流动性需要和股权集中度稀释[J];财政研究;2009年07期

8 刘宇;;定向增发对相关利益体财富的影响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4期

9 项宏;;房地产企业整体上市的经济效应分析——以天鸿宝业整体上市为例[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年11期

10 曹立z,

本文编号:982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82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