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否修复审计师声誉——以深鹏所与国富浩华合并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8 08:14

  本文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否修复审计师声誉——以深鹏所与国富浩华合并为例 出处:《财会通讯》2014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事务所合并 审计师声誉 市场反应


【摘要】:本文从内部和外部双重视角分析审计师声誉修复机制,通过市场对"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与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的反应来观测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师声誉的修复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后,市场会对审计师声誉做出判断,从而对其客户做出市场反应。通过对根据更换审计师公告时间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较早发布更换审计师公告的公司股价的累计超额收益为正,而较晚发布更换审计师公告的公司累计超额收益为负。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uditor reputation repair mechanism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pectives. Through the market response to "the merger of Shenzhen Pengcheng Accounting firm and Guofu Haohua Accounting firm", the paper observes the repair of auditor reputation by the merg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when accounting firms merge, the market will judge the reputation of auditors. Through the stratified analysis of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placement auditor, it is found that the accumulated excess return of the stock price of the company that issued the notice of the replacement auditor earlier is positive. The late announcement of the change of auditors of the company's cumulative excess income is negative.
【作者单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财务处;
【分类号】:F2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目前审计师声誉频频受损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的修复机制也应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虽然审计师声誉问题在安然事件以后一直得到讨论研究,但是审计师声誉修复机制方面的理论研究仍有所欠缺。一些被监管机构处罚的事务所试图寻求合并之路来改变不利处境。审计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方军雄;许平;洪剑峭;;CPA职业声誉损害经济后果性研究——来自银广夏事件的初步发现和启示[J];南方经济;2006年06期

2 王帆;张龙平;;审计师声誉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2年11期

3 朱红军;何贤杰;孙跃;吕伟;;市场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吗?——基于“科龙电器事件”的经验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8年04期

4 王咏梅;邓舒文;;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行业专门化战略研究[J];审计研究;2012年02期

5 李连军;薛云奎;;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声誉溢价与审计质量的经验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转型经济中声誉机制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审计市场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2 赵子夜;;“从业权取缔”型审计监管的警示效应[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3 宁宇新;廖春如;;基于供给和需求因素的独立审计质量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年33期

4 李海燕;陈悦娟;;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培育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15期

5 房巧玲;张廷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1年12期

6 吕伟;;职业声誉、信息质量与信息吸收效率[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7 赵国宇;;独立审计声誉机制及其缺失下的审计合谋行为[J];当代经济;2012年03期

8 王帆;;审计师声誉、国有控股与投资者信任[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高燕;王素梅;杨琳;;国际“四大”在中国的审计质量:综述和建议[J];财政监督;2012年17期

10 柯明;;浅议审计失败[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2 朱红军;何贤杰;吕伟;;市场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吗?——基于“科龙电器事件”的经验与启示[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余玉苗;王宇生;;债权人监管、公司风险与审计费用——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因子指标体系测量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各层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各层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王兵;;注册会计师个人声誉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邓川;;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效果:审计质量、审计收费与市场反应[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兵;李晶;唐逸凡;;行政处罚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霞;田利辉;;品牌溢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来自A股市场的证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玄;不完备审计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吕凡;上市公司违规处罚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洋;市场反应、价值相关性及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07年

6 张艳;基于审计风险理论的审计报告行为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D];暨南大学;2007年

7 赵兴楣;基于审计契约安排的独立性互动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9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慧;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轶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对审计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令狐清清;审计师声誉机制是否有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吕文慧;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倩;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吴茜;金融类与非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万佳;独立审计对公司真实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孙晓敏;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吴艳玲;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新净;中国独立审计声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丹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2期

2 张奇峰;;政府管制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3 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3期

4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武锡申;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1期

5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6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7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8 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9 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10 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财政部关于请纠正审工发(1993)106号文件中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不恰当规定的函[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3年11期

2 刘林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有关问题[J];内蒙古财会;1999年04期

3 ;财政部发出《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过程中有关事项的通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10期

4 ;浙江省处罚违法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09期

5 宋宝;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人才是事业的根本——访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合伙人郝荃女士[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年Z2期

7 余新平;会计师事务所特种执业资格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7期

8 斯龙;;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首选[J];浙江经济;2004年19期

9 胡一;德勤“本土化”之困[J];法人杂志;2005年09期

10 ;财政部 关于取消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行政许可收费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杉;;面向经济全球化 发展陕西会计市场[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钟高;方德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马丽华;;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市场的冲击和挑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彭杰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鲁清仿;王帆;武恒光;;我国100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翊;;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及成因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7 夏宁;辛星;徐国杉;;中外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竞争状况比较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董中超;屈福昌;;本土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分析——以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王福胜;钟卫;郭滕达;;会计师事务所营销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符尧;;浅析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办会[2004]2号;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编译 李虹;普华诚信危机依旧来临[N];财会信报;2005年

3 记者 宋海蛟;诚信危机笼罩会计师行业[N];金融时报;2005年

4 卢博林;各界热议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受罚[N];深圳商报;2005年

5 ;2003年证券期货相关审计市场分析[N];证券时报;2004年

6 记者  李京;“百强”新评价注重质优人合[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记者  于o,

本文编号:1396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396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