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doc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10-21 11:24

  本文关键词: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

作者:姜雪梅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2期

[摘要]针对目前财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的现状,文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阻碍教与学顺利进行的障碍因素,对学科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考核方法的变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着力倡导实践性教学,以推动高职教育宗旨的贯彻执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 财务会计 教学与考核 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姜雪梅(1967- ),女,吉林扶余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教学。(辽宁 大连 11603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3-0078-01

一、引言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其他财经类教学体系中也多有设置。财务会计属于微观经济范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是一门非纯粹的理论学科。并且,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连续性及限定性。因此,要求教与学的参与者具备对会计对象的认知和反映能力、推理能力,才能达到熟练运用财务会计专门方法的水平,并将其转换成生产力,达到高职教育的宗旨——“学而后工”,使受教育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二、财务会计教学与考核的现状

教学本身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的教育工作,应该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双方相互促动的合作性工作,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结尾,既是对教师工作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

1.课程设置过于零散细碎。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是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脉络,涵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呈现出业务流程的完整性,体现了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及逻辑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财务会计课程在设置过程中,过于强调专项化,把财务会计内的各有机构成部分拆出,专设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模拟操作等课程,剩余的部分留给了财务会计课程。零散细碎的课程设置,容易使原本对企业认知不足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之间是各不相连的独立个体,使原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就不太了解、不太有整体观念的同学们陷于迷茫,不利于学生形成专业课的整体框架。教学内容专门化后,,教师各自为战,教学

中欠缺交流,虽有教学大纲制约,但在教学内容上,难免出现重复现象,浪费时间,或出现漏缺现象,造成知识空缺。

2.课时分布不均衡。以某校会计专业为例,成本会计64课时、税务会计54课时、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36课时、会计模拟操作36学时,而财务会计只有72学时。从绝对时间来看,财务会计的课时占绝对优势,但从构成比例来看,则不尽然。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原本各为财务会计的一个章节,显然,专门化分离使这些知识获得了更多的教学时数,有利于知识教学的深化和细化。相对的,财务会计的教学时数出现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下降,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尤显捉襟见肘。虽然财务会计后面有综合实训收关,但对于有急功近利心态和就业压力的学生而言,恐怕难于潜心研习了。没有学好的知识,操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并且,财务会计学时中理论60学时,习题12学时,教师忙于按教学大纲授课,必然形成满堂灌的状况,费力不讨好。

3.教学方法脱离实践。在财务会计课堂上,无论是原始的一根粉笔,还是现代化的课件教学,教学内容,即企业的实际业务,是通过教师描述而展示给学生的,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和模仿。由于缺少实战部件,如真正的原始凭证填制、真正的业务流程体验,所以教学时间浪费在解释和描述上,学生的职业化进程受阻加长。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宗旨,在部分高职院校并未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加之庞大的班型,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为一个教学单位,也阻碍了教师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

4.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不当。高职学生的生源,由于某些原因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未能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生源多为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对企业的感性认知,更谈不上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掌握,且对相关手续产生的凭证,也不知晓,这些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所以,死记硬背成为他们的学习方法。而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具有联系性、连续性的经济活动进行追踪记录,体现其核算和反映的职能,所采用的多是事例列举教学法,每件事例都存在多种可能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不当,必然使其学习受阻。

5.考核形式单一。由于教学班型较大,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有限,而且,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类型,平时缺少考核的机会,多积累到期末以试卷进行考试,故卷面试题量难免会膨胀,加之学生平时听多练少,考核成绩可想而知。单一的考核形式,四个月的学习内容都汇集在一张试卷上,试卷恐难载其重。考核原本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和检验,但过长的间隔期,就不能起到督促作用了,所以考核的效果多不能尽如人意。

三、关于财务会计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

教学效果应该是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收获的效果。教与学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效果。

1.整合课程设置。在财务会计课程中,提倡恢复大财务会计的观念。教学内容是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在大财务会计的观念下,分部分进行专业课程,让学生们始终有全局观,在学习


  本文关键词: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47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