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09:26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在逐年攀升,而不良贷款率也有相似的特征。2016年三季度末统计数据显示,其不良贷款率已达到1.75%(1),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受监管部门的监管警戒线要求,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消化不良资产能力的限制,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处置不断增加的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做为20世纪的一项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会计是记录经济活动过程和明确经济活动责任的工具,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会计业务的支持。从国外、国内资产证券化实务中看,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对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准确的会计计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也是各国专家探索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较晚,并且坚持“边试点,边立法”的原则,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等一系列会计制度和政策,但迄今为止还未形成一套规范的模板用于实务操作套用。作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原始资产持有人——商业银行,对此类业务进行准确的会计计量,防范商业银行放大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旨在探索一套可用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会计业务处理模板,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可以引用和借鉴。本文第一章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会计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背景,理清探究思路,掌握探究方式。第二章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基本制度的研究历程,概述了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理论基础,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规定。第三章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商业银行对原始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规定。第四章依托真实实务案例,对国内商业银行在将其不良资产转换为证券的操作进程加以解析,并将案例情况进行拓展,解析过程中摸索一套操作模板。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会计操作时可能涉及的问题以及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和规范建设方面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51;F830.42
本文编号:1636370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32.51;F830.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基础理论概述
2.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概述
2.2.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2.2.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2.4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规定
2.3.1 国际会计准则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规定
2.3.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规定
第3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流程
3.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3.1.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3.1.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3.2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处理流程
3.2.1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确认
3.2.2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后续计量
3.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终结处理
3.3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信息披露
第4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案例分析
4.1 农盈2016年第一期交易结构
4.2 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情况
4.2.1 农盈2016年第一期资产池情况
4.2.2 农盈2016年第一期入池资产评级情况
4.2.3 农盈2016年第一期发行情况
4.3 农盈2016年第一期发起人会计处理
4.3.1 发起人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初始会计确认
4.3.2 发起人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存续期内的会计计量
4.3.3 发起人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终结的会计处理
4.4 农盈2016年第一期发起人信息披露
4.5 案例拓展分析
4.5.1 转移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会计处理
4.5.2 保留了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会计处理
4.5.3 既未转移也未保留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会计处理
4.6 案例分析总结
第5章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及建议
5.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会计问题
5.1.1 会计确认问题
5.1.2 会计计量问题
5.1.3 后续涉入资产问题
5.2 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的建议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代玉簪;郭红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现实需求与制约因素[J];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07期
2 杭承善;;从会计的角度看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J];时代金融;2016年15期
3 杨立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金融会计;2015年08期
4 何力军;宋鹏程;邹震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资产出表问题研究[J];征信;2014年07期
5 郑伟;;由金融工具终止确认审视会计确认体系构建及相关理论问题——兼评IASB与FASB改进和趋同终止确认相关会计准则的努力[J];会计研究;2011年09期
6 王艳龙;鞠红兵;;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7期
7 张金若;桑士俊;;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会计准则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10期
8 周夏飞;;基于经济后果分析的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04期
9 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中石;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1636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63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