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如何实现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07 17:11

摘 要:财政工作是经济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政管理又是财政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实现财政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财政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实施这一措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在论述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内涵以及目前我国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以供财政部门进一步改进参考。

关键词:财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研究

  一、引言
  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实现财务工作创优争先的内在要求,也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
  二、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及时的发现财政管理中的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财政的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深入细致的进行财政工作的管理。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严格的按照法律规定,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财政管理的实效性。精细化和科学化在财政的管理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财政的管理中要坚持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统一,将其落实在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三、当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的推进全国各地的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财政事业顺利、持续进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财政机构设置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从经济工作十多年来,我发现在很多地区的很多单位中,虽然有着各种形式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但是大多是单位的管理机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设置的,压根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而管理人员也多是兼职代理,没有专业、科学的管理水平,财政机构管理形同虚设。
  (二)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制度
  目前大多数单位都有相应的财政管理制度,但是其制度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制度的不严密性,这样不能够真正的为财政管理提供规范化标准,导致有些财政人员钻空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是一些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只是照搬国家的管理制度,其实用性差、操作性不强,没有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不能真正的起到制约的作用。
  (三)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低,账目管理混乱
  虽然在各个单位都有管理人员对财政进行管理,但是这些管理人员多数不了解财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除了对单位的现金管理以外,对其他的资产管理基本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有的单位由于领导的不断更换,其财政管理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目。有的单位的账目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账目与实物不符合的状况,在财务入账的时候没有办理相应的入账记录或手续,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
  (四)主管部门的管理不周,资产处置过于随意
  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转让等手续,多数单位是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没有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办事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处于被动管理状态。有的单位国有房屋建筑物长达几十年未登记入账;有的单位房屋已经折除,重新修建好了,但仍未办理固定资产变更手续,固定资产价值仍是旧房屋的价值;有的固定资产用坏了无数次,更换了无数次,但是仍不办理固定资产变更手续,固定资产价值仍是原来固定资产的价值;单位购买的汽车、电脑等固定资产,一直到用报废都不入账,更有甚者被领导干部退二线时拿回家了,变成了私人财产。
  (五)“非转经”管理缺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对“非转经”资产的管理有明确的规定,但就拿我们这些地区来说,对此在执行上基本是盲点,当地国资管理部门在该项工作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但收效甚微,不仅仅是虎头蛇尾,干脆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从该地几十上百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来说,有近三分之一的单位有“非转经”收入。可是,无一个单位要求申报审批,各单位自行出租,收入自行处理。有的单位资产租赁长达50之久,支出已到了2050以 年,寅吃卯粮,租金一次性收取抵顶工程款,资产不入账,资金账外循环。古话说“吃祖宗卖茔地”,现在有个别单位,已吃到重孙的重孙,玄孙的玄孙头上。这些做法,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形成小金库,滋生了腐败,败坏了党风,破坏了和谐,扰乱了稳定。
  (六)不合理规划投资,存在大量的形象工程
  有些单位对资产的用途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随意挪用资金,造成项目建设中资金周转的混乱。某地一个技改生产项目,计划投资5104 万元。除政府投资100 万元外,自筹资金分文没有,但该项目单位却挪用资金20 多万元;另一个项目计划投资补助30 万元,项目未上马,财政拨入资金全部挪作他用。
  有的领导干部大搞“官出数字、数字出官”那一套,不惜将牛吹死。在毫无可行性报告论证的情况下,钻政策的空,搞所谓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千亩核桃园、万亩地梗桑等等,大多数均名存实亡,劳民伤财,这些人却捞足了稻草,揩走了油水,既升了官又发了财,而所谓的工程,也象“敲门砖”一样去了该去的地方。由此可见,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必须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建设进程,以保证资产的合理利用。
  四、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一)深化改革财政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制度是实现财政工作的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当前我们要加快财政体制的改革,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财政工作地顺利开展。就拿我们这个地区来说,
在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之中,本地的部分预算单位在加入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以后,大大的减少了预算单位的用款时间,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促进资金的收支两线管理,使财政的收支信息更加的真实。这样不仅能够优化财务管理,而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党风建设。
  另外在财政的管理制度中还应当促进财政的监督体制的改革,促进单一查账向绩效评价监督形式的转变。切实的重视财政监督工作,将这一工作始终贯穿于财政的中心工作之中,做到切实的为大局服务。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围绕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财政权利运行监督制约自控机制,强化严肃财经纪律的源头治理;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之中,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财政监督手段,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在财政监督领域的应用。
  (二)以人为本,加快财政队伍的建设
  财政管理的主体是人,因此在财政管理改革之中,要注重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要有计划的组织财政管理人员进行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对他们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法,以使他们尽快的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够硬、依法理财的财政干部队伍。财政领导干部要恪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要严于律己,做好榜样。真正的做到遵守法律、依法理财。以一颗淡薄之心看权、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其他领导成员自觉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
  (三)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做到依法理财
  提高管理效果在于机制的完善和程序的严密。因此,要本着精简精干,理清环节,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的原则优化工作流程,使整个财政工作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依照严密的流程运行,并依照这个流程,设岗定人,因岗定责,权责对等,使整个财政工作的运行逐步达到程序化、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工作,就必须有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与制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首先要在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适应本单位的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有法可依。其次要组织财政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有法必依。第三要对本行业本部门的行政执法进行梳理,实行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建立健全财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并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公开的接受监督,做到执法必严。第四要建立起错误责任追究制。针对财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实事求是,依法对违法者进行惩罚。完善的财政管理机制是保障各项工作依法进行的保证,企业内部有效的约束机制。要特别注意财物制度的适用性、有效性。
  (四)坚持在预算编制上下功夫,促进财政管理实现由滞后粗放型向精细绩效型转变
  一要细化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中必须坚持“超前编制、上下衔接、程序规范、编报完整”的原则,努力实现基本支出标准化、项目支出精细化、责任主体部门化。基本支出标准化就是要加快推进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经费预算衔接机制,继续扩大人员经费定额的覆盖范围,对公用经费各个具体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把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起来。项目支出精细化就是要建立统一规范、各级财政共同执行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尽可能减少部门切块资金比例,最大限度减少预算安排过程中的二次分配行为,尽力将预算安排到最底层项目和科目。责任主体部门化就是要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加强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二要加强预算监督。建立预算编制审核机制,进一步扩大向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的范围,并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五) 严格流程设计,完善岗责体系
  坚持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促进财政改革实现由传统求稳型向现代创新型转变。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要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继续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扩大直接支付范围,启动授权支付项目。加快构建管理“一体化”、平台“一网联”、审核“一线实”、发放“一卡通”、服务“一站办”的“惠民直达工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严格按照政事分开、管理与执行分离的原则,依法完善政府采购机构,建立财政部门、采购机构、采购人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实现“阳光采购”。
  (六)促进管理手段的精细化
  一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尽快建成财政管理各环节畅通、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二要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强化基本数据信息统计、收支科目体系、支出标准、项目库、会计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基础建设。转变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发挥基层财政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就地和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提高工作效能。三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责任体系,以岗定责,以责考核,把财政管理运行过程流程化、体系化、制度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服务人,努力形成人人支持管理、人人关心管理、人人参与管理的财政管理新格局
  五、结语
  总之,在财政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的把握“科学”与“精细”两个关键点。在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细化预算收支管理,做到资金的合理计划和精细管理。加强财政部门的收入分配职能,确保正确的资金投向。建立一套资金跟踪问效机制,从制度上规范财政资金的运行,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推进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依法理财,严把资金的审批关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基于我国的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财政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才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毅然 陵国.浅谈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山西财税.2010(05)
[2]王超.全方位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中国财政.2010(10)
[3]崔林萍.浅析当前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J].时代金融.2011(06)
[4]刘勇 舒巧.加强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2)
[5]姚孝贤.对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认识[J].西部



本文编号:16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6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