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1 14:47

  本文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投稿:严樹樺

 

 

名北对镑犬亏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 硕士生盎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相关财奇与鲁计问题研究会计学刘尊文 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一一一一一..!!!!主!!旦 摘要 摘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

2011年湖南长沙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3.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14.“…

2011 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 14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è) 畸形(qí) B.拔涉(bá) 烦躁(cào)…

 

名北对镑犬亏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

硕士生盎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相关财奇与鲁计问题研究会计学刘尊文

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一一一一一..!!!!主!!旦

摘要

摘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核算和组织结构等经济业务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设计和运筹,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系列活动。纳税筹划可针对一切税种,但由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纳税筹划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对纳税人来说,只有在精心研究各个税种的性质、法律规定,及其在经济活动不同环节中的地位和影响的基础上,/j’能做到综合衡量、统筹考虑,选择最优的节税方案,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纳税筹划当然要瞄准与企业辛营业务有关的或与主要经济事项有关的主要税种。

现在,很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因为企业所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征的重要税种,其纳税人是公司、企业,征税对象是利润。计税依据通常按照会计准则,当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相冲突时,以税收法规为准。企业所得税许多方面的弹性都很大,是一个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联系最紧密的直接税种,涉及到企业从设立到破产的方方面面,划企业所得税筹划得当,往往会获得可观的效益。企业所得税与流转税相比有更大的筹划空间:首先,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各项收入的确认、各项费用的扣除或分摊、各种成本的归集,既涉及到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又需要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显得非常复杂,为筹划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其次,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规定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为筹划提供了方便。第三,对丁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已经形成了~些比较成熟的力法,按照这些成熟的方法进行操作,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而且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法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使得企业偷税的机会日益减少、风险H益增加,使得纳税筹划变得日益重要。所以本文希望通过站在纳税人的角度,从企业所得税这个单一税种出发,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运用了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通过大量相关的案例,对企业所得税所涉及到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及如何对其进行筹划

摘要

进行论述,同时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纳税筹划的含义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和具体疗法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问题进行了论述。

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企、【k所得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IIIN: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节税偷税避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II

ABSTRACT

ABSTRACT

Tax

toplanningreferstothatthetaxpayerdesignsanddraw-upplansinadvancechoosethebesttax。payingschemeandreachthemaximalafter-taxprofitthroughproduction,management,investment,calculation

rangeofstatelaws.Taxplanningandinstitutionalframeworkinthecandirecttoalltaxcategories,butbecausethe

aredifferentnatureoftaxcategories,theway,methodandincomeoftaxplanning

different.Forthetaxpayers,onlystudyingthenatureofeachtaxcategory,legalprovisions,positionandinfluenceindifferentlinksofeconomic

asactivities,canchoosethebestscheme,whichobtaintheincomelargeaspossible,tax-planning

corecertainlyaimsattilemaintaxcategoriesrelatedtotheenterprise’s

relatedto也emaineconomicitems.businessor

Now,alotofenterprisespayattentiontothetaxplanningofcorporateincometaxmoreandmore,forcorporateincometaxistheimportanttaxcategoryleviedbymostofcountriesintheworld.Corporateincometaxisleviedtothecorporatefortheirprofits.Usually,whenaccountantdealsconflictwithtaxlaws

weandregulations,accountantsubjecttothelatter.Corporateincometax

financialisconnectedwithacalculationandmanagementclosely.Ithaslotofelasticcharacteristics

bankruptcyofthecorporate.

aandinvolvesallkindsofaspectsfromthesetting—uptoConsiderablebenefitwillbeobtainediftheenterprisesdo

planning.First,checking

aspectsgoodjobontaxandcalculatingofcorporateincometaxinvolveallofrevenueofenterprise’smanagement.Affirmationanddeductionofdifferentcost,notonlyinvolvetheregulationsofthefinancialaccountingsystembutalsoneedtoadjustaccordingtotheregulationofthetaxlaw。Second,morepreferentialpoliciesoftherulesandregulationsofcorporateincometaxmaketaxplanningconvenient.Third,manyripemethodstotaxplanningofcorporateincometaxhavealreadyformed.Operateaccordingtotheseripemethods,cangenerallymakebetterresult.111

ABSTRACT

Withtaxsystemofourcountryintegrateswithintemationalpractice.theincometaxandpropertytaxsystemwillbeperfectedandenricheddaybyday,theirpositionsinthewholetaxsystemwillbeimprovedgradually,theimprovementofthetaxcollection

theandmanagementlevelandquickeningoftheconstructionpaceoftaxlawwillmakechancesthattaxevasionandtaxavoidancereducedaybyday.Taxplanningbecomesincreasinglyimportant.Thisdissertationproceedingfrom

oncorporateincometax,standingthetaxpayer’s

theangle,usingand

casesthebasicprincipleofactivitiesoftax—planning,getsdeeplytoaproductionoperationtodescribeenterprises.Thedissertationcitelargenumberofhowtodeal

ofcorporate

countrywimthefinancialandaccountantissuesintheincomecourseoftax-planninginourtax.Italsoanalysessomeproblemsoftaxplmming

time.andproposessomeimprovementmeasuresatthe

Thedissertationincludesthreeparts:

Thefirstpartisaboutthesal/lemeaningofthetaxplanning,thefundamentalskillsandconcretemethodsontaxplanningofcorporateincometax.

onThesecondpartdealswiththequestions

incomethetaxplanningofthecorporatetaxinaccountantcalculationandfinancialmanagement.

onThethirdpartisabouttheexistingproblems

corporateincometaxandsettlementmeasuresinourthetaxplanningofthecountry.

Keywords:tax

evasionplanningcorporateincometaxtaxsawngfinancialmanagementtaxtaxavoidanceaccountantcalculation

第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概述

第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概述

纳税筹划的含义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税收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一个永恒的热点,不论法人、自然人、穷人、富人,都可能在直接或间接地纳税,而现实生活中大多纳税人并不情愿缴税,不缴税就是违反税法,那么怎样做才能既依法纳税又尽可能地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呢?在这种情况下,纳税筹划便应运而生了。

对于纳税筹划,国内外的学者也有相应的论述: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在其《国际税收辞汇》中是这样定义的:“纳税筹划是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美国南加州大学梅格斯博士在与他人合著的《会计学》中讲到:“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尽可能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税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纳税筹划。”张中秀在其主编的《公司避税节税转嫁筹划》一书中从纳税筹划所包含的方法上给出定义,他指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非违法的避税方法和合法的节税方法以及税负转嫁方法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的行为。”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纳税筹划的论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对纳税筹划作以下定义:“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二)纳税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关系

1纳税筹划与偷税的区别

(1)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纳税筹划是合法的,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导向,措施是科学的,必须在此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理财精心安排,

企业所得税纳裁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才能达到节税目的。纳税筹划体现了因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纳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增进了国家或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通过对国家宏观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对此,各国基本都持引导和鼓励的态度。

偷逃税则是利用非法手段,欺诈、逃避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偷税直接导致政府当期预算收入的减少,无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长期增长,有碍政府职能的实现,因此各国政府对偷税行为的态度都是颦决反对的,并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是国家坚决予以打击和严惩的。

(2)纳税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纳税筹划是通过避免应税行为的发生或事前以轻税行为来代替重税行为,以达到减少税款支出或综合净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具有前瞻性。

偷逃税则是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来进行所谓的“弥补”和“补救”,安排或解释而推迟或逃避纳税义务,具有事后补救性。

2纳税筹划与避税之问的关系

二者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都强调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纳税筹划与避税的区别是:(1)概念上的不同: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国际税收辞汇》对避税下的定义是:“避税指的是用合法手段以减少税收负担。该词含有贬义,通常表示纳税人通过个人或企业活动的巧妙安排,钻税法上的而进行的选择和决策。而纳税筹划,则在侧重节税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内容、

(2)具体做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避税只针对税法上的漏洞,钻法律的的经营与发展,因为漏洞一旦被堵上,投资者可能会陷于困境,严重的还要承

2法规的事前筹划,二者都有利于税收法律的不断健全,不断完善。漏洞和缺陷,谋取税收利益。”避税更侧重于规避税收这一质的要求,只要求形式、措施的“不违法”,根据法律的“非不允许”及未规定、未明确的内容形式、措施的合法和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不允许对税法的曲解。空子,通过巧妙安排其经济行为,虽可谋取一定的税收利益,但是无助于长期担税收惩罚的风险;而纳税筹划则着眼于总体的决策和长期利益,谋取的利益也是合法的、正当的。

第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概述

避税是纳税人的权利,现实经济活动表明,有的避税行为虽然未违反税法规定,却危害了国家或社会公众的利益。国家针对避税活动暴露出来的税法不完备、不合理,采取修『F、调整措施是国家对付避税的唯一『F确的方法。因此从当前来看,各国政府都通过完善税法和加强税收征管来反避税。而纳税筹划除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利益外,还会产生多重效应。从微观方面看,主要是促使企业精打细算,增强企业投资、经营、理财的预测、决策能力和准确度,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经营管理水平,壮大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从宏观方面看,它改变了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有利于发挥税收宏观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国家对纳税人合法的纳税筹划,是应该予以倡导、扶持的。作为一个纳税人他并不需要清楚地辨别什么是“避税”,什么是“纳税筹划”,而只要关注是否可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且采取的手段不违反税法就可以了,因为偷、逃税一旦败露要受法律惩罚。但是对于立法者或政府税务部门,准确地判定避税和纳税筹划却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对这两种行为执法部门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不同的。防范避税关系到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以及法律漏洞的堵塞和税制的完善:而利用好“纳税筹划”这个重要的利益驱动器,则是政府运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技术与方法

纳税筹划技术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异性,采用合法的手段减轻税负的行为。虽然税法的制定中贯穿着“公平”、“中性”的征税原则,但由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太多的差异性,政府往往又把税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和经济结构的手段,因此税法中各种特殊条款、优惠措施及其他差别规定大量存在,从而在客观上造成拥有相同性质征税对象的纳税人税负存在高低差异。因此,纳税人也就可以采取各种合法手段避重就轻,经过筹划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税收规定纳税,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

1减免税技术:国家为了从宏观上调节产业结构,通过税收政策引导纳税人的投资投向,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法规。作为纳税人,顺应和利用政府的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收政策,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可以减少税收负担。我国现行税制中纳税人在不同行业的税负差别较大,税负最轻的,如对于港口码头建、发的投资,税率为15%,而且从获利年度起5年免税,5年减半征税;税负较轻的,如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税率为15%,从获利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减半征税3年。而其他行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33%,并且没有减免税期。

2分割技术:使企业所得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而使节减的税款最大化。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越大,适用的税率也越高。所得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可以减小计税基础,节减税款。

3扣除技术:在有国家参与的利润总额分配中,要减少国家分配的部分(即所得税),企业只能从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方面加以筹划。企业的收入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规定进行确认与计算,筹划的弹性空间较小,而且容易陷入避税和偷税的泥坑中。在收入总额既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必然会使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所节减的税额也越大。因此,必须依据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通过合理的安排,使企业发生的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得到充分的列支。

4抵免税技术:税收抵免额越大,应纳税额越小,所节减的税款就越大,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就可选择缴纳税款更少的方案。为鼓励内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于1999年12月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投资抵免是我国实施的一项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具有覆盖面广、优惠力度大、政策性强等特点,企业应用好用足这一优惠政策,争取最大的优惠效果。

5延期纳税技术:递延纳税是根据税法的规定可将应纳税款推迟一定期限缴纳。它可使纳税人无偿使用这笔款项而不必支付利息,对纳税人来说相当于降低了税收负担,有利于资金的周转,节省了利息支出,相对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还可使纳税人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税收递延的途径很多,纳4

第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概述

税人可充分利用税法给与的优惠,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享受应得的税收优惠。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虽然企业所处的行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千差万别,但企业制定税收计划减少纳税的方式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税率式纳税筹划、税基式纳税筹划、税额式纳税筹划。这三种方式在实际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每一种纳税筹划计划中都可能会包括着三种基本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l成本费用调整法:是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合理调整或分配摊销扩大或缩小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纳税水平。费用分摊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实际费用摊销法,即根据实际费用进行摊销,没有就不分摊。平均分摊法,即把’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分摊在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实践证明,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最大限度抵消利润、减少纳税的最佳选择,它可将费用和利润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不会出现某个时期利润额及纳税过高的现象,尤其适用累进税率的税制体系。

2价格转让法:指有经济利益联系的经济实体为共同获取更多利润和更多地满足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内部价格进行的销售转让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转让与接受双方都知道转让价格的意图和利益关系。

3筹资法:利用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使税负最轻的方法。从纳税角度看,自我积累筹资方式所承受的税负重于金融机构贷款所承受的税负,贷款筹资承受的税负重于企业之间拆借承担的税负。

4资产租赁法:对承租人来说,租赁可获得双重好处,一是可避免因长期拥有资产而要承担的负担和风险,二是可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减少企业的利润,减少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可获得租金收入。当承租人与出租人同属一个大的利益集团时,租赁可使其直接公开地将资产由1个企业转给另一个企、也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业务筹划

(一)成本费用分摊决策

现行的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对成本费用核算的规定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成本费用的列支方式差异,使企业可咀通过合理安排成本费用支出,减少税收负担。纳税人发生的收益性支出中.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支出在J“品销售实现时直接列支为企业的营业成本,升全部从营业收入中扣除,而企业的期间费用支m,可直接计八当期损益,并全部从当期的收入中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应先资本化为长期资产的价值,冉以折旧或摊销的方式逐步计入损益,逐步地从收入中得到扣除。纳税人发叶i的营业外支出中,各种财产损失应报税务机关批准后方能在税前列支,而违法经营的罚款、罚金和滞纳金则不能在税前列支。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口J根据不同成本费用支出的抵税效应差异,合理地安排各种JJ兑本费用支出,使企业税前列支的成t奉费用最大化。第一,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差异,使抬业可咀通过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尽可能地扩大成奉费用的列支金额,国家为r规范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统’一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又对各种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了不同的方法,例如对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再如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可以采川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等不同的方法,等等。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列支的成本费用金额必然不同,最终必然导致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因其在所得税莳的列支方式不同而不同:不得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和损失项目,不具备抵税作用;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项目,有限定条件的,在BR定条件范围内具有抵税作用,在超过限定条件范围的部分小具有抵税作用;不得一次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项目,只有按折旧方法或费用摊销方法计算并计八成本、费用的部分,才具有抵税作用:可一次件注或费用摊销方法计算并计入成本、费用的部分,才具有抵税作用:一J_一次件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业务筹划

(一)成本费用分摊决策

现行的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对成本费用核算的规定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成本费用的列支方式差异,使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成本费用支出,减少税收负担。纳税人发生的收益性支出中,构成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支出在产品销售实现时直接列支为企业的营业成本,并全部从营业收入中扣除,而企业的期间费用支出,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全部从当期的收入中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应先资本化为|炙期资产的价值,再以折旧或摊销的方式逐步计入损益,逐步地从收入中得到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营业外支出中,各种财产损失应报税务机关批准后方能在税前列支,而违法经营的罚款、罚金和滞纳金则不能在税前列支。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可根据不同成本费用支出的抵税效应差异,合理地安排各种成本费用支出,使企业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最大化。第二,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差异,使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尽可能地扩大成本费用的列支金额。国家为了规范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统一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又对各种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了不同的方法,例如对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再如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等不同的方法,等等。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列支的成本费用金额必然不同,最终必然导致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因其在所得税前的列支方式不同而不同:不得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和损失项目,不具备抵税作用;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项目,有限定条件的,在限定条件范围内具有抵税作用,在超过限定条件范围的部分不具有抵税作用;不得一次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项目,只有按折旧方法或费用摊销方法计算并计入成本、费用的部分,才具有抵税作用;可一次性6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在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和损失项目,抵税作用最明显。研究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目的在于分析和考察成本费用支出所减少的税收负担,这就是成本费用核算的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假设A公司和B公司全年销货净收入、付现成本均相同,所得税税率均为30%。两者的区别是B公司有项固定资产,每年折旧额均为10000元。两家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如F表所示:(表2—1)

现金流量表(单位:元)

项目A公司

200000

50000B公司20000050000

10000

60000

140000

42000

98000销售净收入费用:付现营业成本折旧0合计税前净利50000150000所得税(30%)45000税后净利

营业现金流入:

净利10500010500098000

10000

108000折旧0合计105000

从上例可以看出,B公司的税前利润和税后净利润虽然都较A公司少,分别少了10000元和7000元,但其现金流入量却比A公司多了3000元。这是因为,B公司税前扣除的费用比A公司多了10000元的折旧费,使其应纳税所得额减少10000元,从而减少应纳所得税3000元,这就是B公司折旧费的抵税作用。

(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企业所得税有熏要影响。存货有不同的计价方法,比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认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因此,事先确认适合自身特点的计价方法,可以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通过存货计价方法变动实现递延纳税主要是利用材料市场价值变动的差异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选择有利的成本汁算方法。比如在存货价格紧缩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使前期耗用存货成本增大,所得额减少,其他条件相同从而延缓纳税;反之在通货膨胀时,则用后进先出法可实现递延纳税。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存货购入价格变动方向合理合法地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例:某企业分四批购入某商品供下年销售,每批1万件,每件进价分别为2000元、2loo元、2200元和2300元,预计下年度该企业每季度销售该商品1万件,每件销售价格稳定在3500元,每季其他成本1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每季度预缴一次。现有几神存货计价方法供企业选择。方案A:使用后进先出法;方案B:使用先进先出法:方案c;使用加权平均法。企业资金成_:4j=率12%。作以下比较分析:

I方案A(后进先出法)

季度

销售收入

存货成本

其他成本

利润

预缴所得税l3500230010002006623500220010003009933500210010004001324总计3500200010005001651400462

II方案B(先进先出法)

季度

销售收入

存货成本

其他成本

利润13500200010005002350021001000400

1323350022001000300994总计350023001000200661400462预缴所得税165

Ill方案c(加权平均法)

季度

销售收入

存货成本

其他成本

利润13500215010003502350021501000350335002150100035043500215010003501400总计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预缴所得税115.5115.5115.5115.5462

三种方法下所得税总额均为462万元,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每季度资金成本率=12%/4=3%。方案A中预缴所得税的总现值为:66/(1+3%)+99/(1+3%)2+132/(1十3%)3+165/(1+3%)4=424.8万元;方案B中预缴所得税的总现值为;165/(1+3%)+132/(1+3%)2+99/(1+3%)%66/(1十3%)4-433.85万元;方案C中预缴所得税的总现值为:115.5x(P/A,3%,4)=115.5×3.7171-429.33万元。可见方案A的总现值较小,后进先出法起到了递延纳税的作用。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存储的商品后进的价格高,采用后进先出法使得近期成本高,相对利润低,进而达到了延缓纳税的效果。与另外两种方法比较,方案A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对少计的利润推迟到了第三、第四季度,因而纳税现值最小;而方案C则次之。实际.卜-,对于一定数量的存货,只要合法选择使前期支出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都能起到递延纳税的作用。

(三)折旧方法及年限的选择

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产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四种。表面看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使用年限内提取的折』Et总额固定,似乎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总的利润水平和税金不会产生影响。实际上,折旧方法不同影响不同年份的应纳税额,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则税款贴现值就不同了。所以,适当选择折旧方法可以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涉及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延长与缩短两方面内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有法规条文的明确规定,不得随意变动,预计‘折旧年限的缩短与延长是可以合法变动的。如同折旧方法一样,折旧年限的变动(大于最低年限)虽然不影响利润总额,但适时选择,会起到递延纳税的作用。

1利用折旧方法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一般来说,利用加速折旧法可以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例:某企业有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预计使用5年,净残值10万元,5年内该固定资产产生的末扣除折旧的年利润为40万元,分析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资本成本率10%)。(1)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提折旧时: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年折旧额=(100一10)/5:18万元

年应纳税额=(40一18)×33%-7.26万元

5年总计纳税=7.26×5-36.3万元

(2)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

年份

1折旧额100×0.4=40应纳税所得40—40=0

40—24=16

4014.4:25.6所得税(33%)05.288.448

11.286

11.286

36.32(100—40)×0.4=243(100—64)×0.4=14.44(90—78.4)/2=5.85(90—78.4)/2-5.840—5.8=34.240—5.8=34.2110总计90

(3)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时:

年份

1折旧90×5/15-30

90×4/15=24

90×3/15=18

90×2/15=12

90×1/15:6

90应纳税所得40—30=1040~24=1640一18-2240—12=2840—6=34110所得税3.35.287.269.241】.2236.32345总计

如果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不同折旧方法下纳税总额是相等的。如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则:直线法下纳税总现值=7.26×(P/A,10%,5)-7.26×3.7906=27.52万元;双倍余额递减法纳税总现值=O+5.28/(I+10%)2+8.448/(1+10%)3+11.286/(1+10%)4+11.286/(1+10%)6=25.43万元;年数总和法下纳税总现值为=3.3/(1+10%)+5.28/(1+10%)2+7.26/(1+10%)3+9.24/(1+10%)4十11.22/(1+10%)6=26.09万元;可以看出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时纳税总现值比直线法的要少,加速折旧法起到了递延纳税的作用,企业推迟了税金支出进而获得了税款的时间价值。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纳税总现值更小一些,因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加速”更快一些。即一种折旧方法先期提取的折旧越多,缴纳税款的总现lO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值越小,对企业越有利。

2利用折旧年限的变动进行纳税筹划

利用加速折旧法能实现递延纳税的目的,而在同一种折IF1方法下,不同折旧年限的合理选择同样也可起到递延纳税的作用。例:某企业有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万元,预计残值率10%,预计可以使用6年,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最低为5年。分别选择这两种合理合法的折旧年限,分析其对所得税的影响。资金成本率为10%。

由于折旧具有抵税作用,本例从折旧抵税额的大小入手,分析两种折旧年限F的抵税情况,相关计算数据见下表:(表2—2)

不同折旧年限下的抵税额计算数据表

使用6年(方案一)使用5年(方案::)折旧额40(卜10%)/6-640(卜10%)/5-7.2

折旧引起的年纳税减少6X33%-1.987.2×33%-2.376纳税额减少总计1.98X6:11.882.376X5=11.88每年折旧抵税额现值总计1.98(P/A,10%,6)=8.622.376X(P/A,10%,5)=9在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F,两种折旧年限下折旧抵税总额相等,考虑时间价值折旧年限为5年的情况下,折旧抵税的总现值要大于使用6年的,现金流量增加9—8.62—0.38万元。方案二二前5年多提的折旧6万元正好与最后一年计提的折旧相等,因而不影响6年内的折旧抵税总额。但方案二在前5年少计利润,最后一年多计利润,使得方案:二比方案一少计的利润推迟到第6年去交,这样企业达到了延期纳税的目的,获得了税款的时间价值,方案二对氽业更有利。实际上,折旧年限的缩短有加速折旧的作用。

(四)利用坏账损失处理的筹划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对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和坏账的认定条件等进行了规定。坏账处理方法包括直接转销法和备抵转销法两种。直接转销法是指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备抵转销法是指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先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发生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余,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如果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税法对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有明确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税法同时规定,纳税人对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以及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金;关联方之问往来账款也不得确认为坏账。利用坏账转销进行纳税筹划的思路主要是如何掌握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

纳税人采用直接转销法时,对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销应收款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帐务处理简单、实用,其缺点是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的会计原则。在这种方法下,只有坏账已经发生时,才能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导致各期收益不实;另外,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是按其账面余额而不是按净额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期末的财务状况。备抵转销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采用这种方法,环账损失计入同一期间的损益,体现了配比原则的要求,避免了企业明盈实亏,在报表上列示应收款项净额,使报表使用者能了解企业应收款项的可变现金额。

两种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在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的时间不同,直接转销法只有在坏账实际发生时,才将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而备抵转销法在年术先将坏账准备计提出来,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金。由此可见,采用备抵转销法可增加当期扣除项目,降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使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应缴纳所得税数额是一致的,但备抵转销法将应纳税款滞后,等于享受到国家…笔无息贷款,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例;某内资企业200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5000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按5‰计提坏账准备。2002年1月10日发生坏账损失lO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核销。2002年6月lO日重新收到已确认的坏账损失5万元。如果采取直接转销法,2002年1月可以将10万元的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扣除,在2002年6月10日重新收回已确认的5万元坏账损失时,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因此采用直接转销法计入管理费用的只有5万元。而采用备抵转销法计入管理费用的就高达25万元。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F,企业处理坏账损失采用备抵转销法,较采用直接转销法在2001年度要减少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仅此一项就町少缴仓业所得税6.6力-元。

因此,在税法准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备抵转销法核算坏帐损失,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在亿元以上者,提起的坏账准备会很多,进行这样的筹划就显得更为重要。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思路就会不同。比如,如果某企业2001年处于免税期,有营业利润,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3000万元,采取备抵转销法,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15万元。但因为其处于免税期,对纳税情况不产生影响。2002年该企业进入正常纳税期,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2002年发生坏账损失10力I元。因为该企业采取备抵转销法,坏账损失lO万元应用坏账准备金冲减,应纳税所得额仍为200万7i,应纳税66万元。如果该企业采取直接转销法,坏账损失10万元可以直接进入管理费用,减少lO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企业200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90万元,应纳税62.7万元,比备抵转销法少3.3力I元。因此,采取哪种方法,还要根据企业情况具体分析。

(五)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筹划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权益法则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主要依据是持股比例。当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低于投资企业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对投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是会产生影响的。这就为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例如:甲公司2000年1月1曰以每股1元的票面价格购入乙公司400万股股票,占乙公司股份总数的25%,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3%,乙公司位于经济特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乙公司2000年12月31日的会计报表显示的净利润为160万元。2001年3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配的40万元股利。假设甲公司除乙公司的股票外,没有其他投资。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l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则会计分录如下:

(1)2000年1月1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400

贷:银行存款400

(2)2000年12月31F1,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60万元。甲公司虽然实现了160×25%=40(万元)的投资收益,但是由于甲公司并未实际收到乙公司分配的股利,因此不必作任何账务处理。而甲公司没有其他投资,本年的投资收益为零,不必就投资收益补缴企业所得税。

(3)2001年3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配的40万元:

借:银行存款40

贷:投资收益40

这笔投资收益应计入2001年的所得额,在2001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补缴所得税40/(卜15%)X(33%-15%)=8.47(万元)。这样,2000年的投资收益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延迟了1年才缴纳。如果甲公司将已实现的投资收益长期留在乙公司作为追加投资或挪作他用,而不汇回甲公司,则甲公司的投资收益在账面上就反映不出来,从而避免了企业的这部分企业所得税。

2甲公司采用权益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则会计分录如下:

(1)2000年1月1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400

贷:银行存款400

(2)2000年12月3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60万元,甲公司确认160×25%=40(万元)的投资收益,相应调整长期投资账户:

借:长期股权投资40

贷:投资收益40

由于这笔投资收益是在2000年确认的,因此,2000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就这笔投资收益补缴所得税40/(卜15%)×(33%一15%)=8.47(万元)。

(3)2001年3月20目收到乙公司分配的40万元,冲减长期投资账户:借:银行存款40贷:长期投资40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即使乙公司没有将已实现的收益分配给甲公司,甲公司仅可以不作第(3)笔分录,但仍然要在2000年12月31目确认投资收益。在2000年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已实现的投资收益仍然要补缴所得税8.47万元。

综观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在其投资收益已实现但未分回投资收益之前,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账户并不反映其实际已实现的投资收益;而权益法不管投资收益是否分回,均在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账户反映。这样,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就可以将已实现的投资收益长期滞留在被投资企业账I___f作为资本积累,以长期避免这部分投资收益补缴企业所得税。再者,由于股利的发放一般滞后于投资收益的实现,企业在实际收到股利的当期/j缴纳企业所得税,可成功地递延缴纳其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取得股份以后,其账务处理应根据投资者的投资在被投资单位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和所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决定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规避其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而投资企业所拥有的股权不足以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时,适用以成本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可以成功地避免其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或递延缴纳其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因此,成本法和权益法不是随意可选择的,如果投资企业想通过两种方法的选择进行筹划,关键在于控制自己在被投资企业中所占股权的比例,只有达到规定的条件才行。在上例中,甲公司只能采取权益法,举例只是说明两种方法在税收上的差异。

(六)利用亏损弥补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超过五年。”这一条例适用于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经营组织形式的企业。由此可见,国家允许企业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本年度亏损的政策,充分照顾了企业的利益。需注意的是年度亏损额是按税法规定核算出来的,而不是利用多列成本、费用和其他支出等手段虚报的亏损。根据国税发[1996]162号《关于企业虚报亏损如何处理的通知》,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时,如发现企业多列扣除项目或少计应纳税所得,从而多报亏损的,经调整后无论企业仍是亏损还是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变为盈利的,应视为查出相同数额的应纳税所得,一律按33%的法定税率计算出相应的应纳所得税额,以此作为偷税罚款的依据。企业必须正确地向税务机关申报亏损,才能使国家允许企业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本年度亏损的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企业来说,亏损的发生是很被动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希望发生亏损,即使政府承担了部分亏损,但更主要的还是企业得承受很大的损失,所以亏损是企业所不愿意见到的。然而,一旦亏损实际发生了,企业就必须从资本运营上下功夫,如企业可以减小以后5年内投资的风险性,以相对较安全的投资为主,确保亏损能在规定期限内尽快得到全部弥补。

例如:某企业1998年发生年度亏损100万元,1999年实现应纳税所得额12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33%,则1998年的100万元亏损可在1999年完全弥补,1999年只就20万元所得缴纳所得税6.6万元。假设资本成本率为10%,那么,该企业获得的纳税补偿收益现值为:100X33%÷(1+10%)一30(万元)。如果该企业1999年所得不足以弥补,现假设该企业1998—2003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1998—2003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情况单位:万元

年度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应纳税所得额一1001010403080

这样,该企业1998年发生亏损的100万元,可分别用1999—2003年的10万元、10万元、4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来弥补。6年内企业共纳税为:[80一(100—10—10—40—30)]X33%=23.1(万元),因此而获得的纳税补偿收益现值为:10x33%/(1+l潞)+10×33%/(1+10%)2+40×33%/(】+liP/o)3+30×33%/(1+10%)4+10×33%/(1+10%)1=24.46(万元)

可见,虽然亏损额相同,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弥补亏损产生的节税效果却不同。这是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在5年内,亏损越早得到弥补,则获得的纳税补偿收益就越大,节税效果也就越明显。

(七)利用外币业务进行筹划

从纳税筹划角度来看,若汇兑损益是净汇兑收益,则应当予以资本化较为6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有利;若汇兑损益为净汇兑损失,则直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较为有利。按照我国目前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筹建期间以及固定资产购建期间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当予以资本化,而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同常外币业务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原则上都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关键是通过选取适当的记账汇率,使得核算出的净汇兑损失最大化或净汇兑收益最小化,从而尽量使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最小化。记账汇率是指企业在外币业务发生当曰记账时,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所采用的汇率。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也可以选取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是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在月份(或季度、年度)终了时,将各外币账户的期术余额按期末时市场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其与相对应的记账本位币账户期末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对于外币兑换业务,企业所得税筹划的要点是:在外汇汇率持续上升,也就是外币升值时,企业卖出外币,选取当日汇率为记账汇率有利,买入外币,选取当期期初汇率有利;在外汇汇率持续F降,也就是外币贬值时,企业卖出外币,选取当期期初汇率为记账汇率有利,买入外币,选取当日汇率有利。例:某企业用5万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一8.25元=8.35元人民币。若该企业选取当日市场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损失以在汇率上升时,此笔业务选取当日汇率为记账汇率较为有利,而汇率下降时当日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45元人民币,当月1日市场汇率为l美元一8.2有利:而在汇率下降时,则选取当日汇率较为有利。

对于外币调整业务,由于月末需要调整的账户主要是外币账户,对于允许开立现汇账户的企业,企业需要设置的外币账户主要有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元人民币,当月1同市场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当|=_1市场汇率为1美5000元:若该企业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收益2500元。所选取当月1同汇率较为有利。例:某企业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5万美元。银行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企业若选取当闩汇率为记账汇率,则有汇兑损失5000元;若选取当月1同汇率为旧账汇率,则有汇兑损失1.25万元。所以这笔业务在汇率上升时,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款,以及外币结算的债权债务账户。外币结算的债权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货款等;外币结算的债务账户包括短期借款、跃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预收货款等。对于不允许开立现汇账户的企业可以设置除外币现金和外币银行存款之外的所有账户。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若是只引起上述账户间增减变动,无论选取业务发生当日汇率还是当期期初汇率作为记账汇率,期末调整时核算出的汇兑损益结果一样,没有筹划余地;但若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引起上述账户和期末不需调整的账户间增减变动,如用外币贿买原材料或机器设备、发生外币销售等业务,则选取不同的记账汇率核算出的汇兑损益结果大不一一样。例:某企业当月1日市场汇率为l美元=8.2元人民币,月底市场汇率为1美元=8.5元人民币。企业进口原材料一批,价款5万美元,当天收到发票和提货单,货款尚未支付,当天市场汇率1美元=8.35元人民币。若企业选取当日汇率为记账汇率,则在期末调整时会有汇兑损失7500元,若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则在期末调整时有汇兑损失1.5万元。因此在汇率持续上升时,这笔业务选取当月1日汇率为记账汇率有利;反之,在汇率下降时,选取当只汇率有利。

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业务筹划

(一)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对任何企业来说,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_iii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就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1利用负债融资筹划

企业的资本通常是由自有资本(权益)和借入资本(负债)两部分组成。税法规定:股息支付不得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交纳所得税后的收益中分配:而利息支付则可作为费用列支,在计算应税所得中允许扣除。因此,企业在筹资时,要充分考虑负债筹资可以少缴所得税,获得节税收益。因而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的情况下,提高负债比例,便可获得更多的上述两种收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但也不是负债越多越好,因为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大,甚至发生债务危机。因此,筹资对企业经18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企业应合理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且标。例:某企业欲筹集资本1000万元,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为1000万元全部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每股1元,共1000万股),B方案为发行股票筹集600万元(每股1元,共600万股)、负债400万元(年利率5%,年利息20万元)。假设预计实现息税前利润300万元,则A方案税前利润为300万元,应纳税额为99万元(300×33%),税后利润20123-元,每股收益0.201元;B方案税前利润为280万元(300一20),应纳税额为92.4万元(280×33%),税后利润187.6万元,每股收益0.313元。可以看出B方案比A方案不仅节税6.6万元,而且每股收益比A方案多0.112元。

企业筹资的利息支出,凡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自企业投产营业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摊销;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有关,在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以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计入财务费用便可一次性全额抵减当期收益,计入开办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价值,则要分期摊销,逐步冲减以后各期收益。其区别在于计入财务费用可以尽快扣除筹资利息,减少风险,获得资会的时间价值,相对节税。因此,应尽可能加大筹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的份额,获得相对节税收益。为此应尽可能缩短筹建期和资产的购建周期,增加可扣除项目金额。债券溢价、折价的摊销实质上是对利息费用的调整,因而是企业所得税额的影响因素。债券溢价、折价摊销的方法有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不同的摊销方法不会影响利息费用总额,但如果使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前几年的利息费用大于直线法的利息费用,企业前期纳税较少,后期纳税较多,可以获得相对节税收益;如果使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折价,前几年的利息费用也大于实际利率法的利息费用,企业同样前期纳税较少,后期纳税较多,可以获得相对节税收益。因而纳税人应使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应使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折价。

2租赁的纳税筹划

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将其资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信用业务,主要用于设备的融资。租赁按其性质和形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式的不同可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经营租赁,是指企业为了解决生产经营的季节性、临时性的需要,并不长期拥有,租赁期限较短,资产的所有权仍属出租方,企业只是在租赁期内拥有资产的使用权,租赁期满,企业将资产退还给出租人的租赁方式,融字租赁是指租赁期较长(一般达到租赁资产使用年限的75%以上),支付的资金包括了设备的价格、租赁费和借款利息等,租赁期满,承租人有优先选择廉价购买租赁资产的权利的租赁方式。税法规定,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以据实扣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而应计入资产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扣除。租赁只需按期支付租金便可得到所需设备使用权,不必为长期拥有机器设备先挚支资金,避免因短期资金集中支付给企业资余平稳周转造成冲击,以及资金被占用或经营不当时承担风险;而且经营租赁的租赁费用可以列支,融资租赁可以提取折旧,均可加大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此外,当出租人与承租人同属一个企业集团时,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租赁可直接、公开地将资产从一个企业租给另一企业,实现利润、费用等转移,最终达到整个集团税负减轻的目的。例如,甲企业(出租方)和乙企业(承租方)属同一利润集团,乙企业所得税率为15%,甲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甲企业将年赢利i00万元的生产设备(价值300万元)以租赁形式转给乙企业,并按照有关规定(租金水平符合公开市场原则),收取足够低的租金(如40万元)。这样,甲企业就将60万元利润转移到乙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使集团税负减少了60×(33%一15%)=i0.8万元,从而提升了集团利润率。如果甲、乙企业适用的税率差别越大,租金越低,从甲企业转移乙企业的利润越多,税负降低的幅度就越大,整个集团利润率增加的幅度就越大,纳税筹划的效果就越好。

(二)企业投资的纳税筹划

投资是企业诞生的唯一方式,也是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对投资主体来说,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由于现代税收制度的发展,对盈利的关注应充分考虑各种税收因素。因此在投资决策中,纳税筹划闩益成为重要的内容。l投资方式的纳税筹划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投资在方式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将金融资产转化为实物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盈利;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用货币资产购买各种有价证券,以期从持有和转让中获取投资收益和转让增值。直接投资形成各种形式的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既要征收流转税,其纯收益还要征收企业所得税。而问接投资的交易须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其收益也要征收企业所得税。

直接投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待遇。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规定了很多税收优惠待遇,包括税率优惠和税额扣除等方面的优惠。比如,设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15%,其他诸如第三产业、“三废”利用企业、“老、少、边、穷”地区新办企业等都存在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问题。投资者应该在综合考虑目标投资项同的各种税收待遇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评估和选择,以期获得最大的投资税后收益。除需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问题进行纳税筹划外,直接投资还面临着收购现有亏损企业或是兴建新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收购现有亏损企业可能增加企业负担,但可以省去大笔筹建费用,又可与被收购企业合并纳税,抵补被收购企业的亏损,少缴所得税,降低整体税负。新建企业可以不背包袱,但筹建费用很大,又得不到税收优惠。因而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间接投资相对说来要简单一些,由于我国国债利息免征企业所得税,故企业在间接投资时要充分考虑税后收益。比如有两种长期债券,其一是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其利率为4.2%;另一种为国债,利率为3%。表面看起来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的利率要高于国债利率,但是由于前者要被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而后者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的税后收益应该通过计算来评价和比较:4.2%×(1-33%)=2.814%.43%。也就是说,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要低于国债的税后利率。故购买国债要更合算些。事实上,只有当其他债券利率大于4.4776%(即3%/67%)时,其税后收益才大于利率为3%的国债。

2利用企业组织形式

投资创办企业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多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如果人手较少,规模不大,应选择独资企业。因为,对这类组织形式的企业,核算要求不高,税款一般定期定额征收,实际税负较低。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如果规模不很大,但投资人数较多,则宜选择合伙方式。因为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一样只按个体工商户工薪所得征个人所得税,不征企业所得税,不存在所得税的重复征税问题,与公司制企业相比税负较轻,又因为合伙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为先分后税,如果投资人多,势必降低适用税率,获得节税效益。如果规模较大,则应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是对企业外在形象和信用有益:二是公司制企业有五年补亏等各种优惠可享受。就公司制企业内部组织而言,又有设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选择,子公司为独立法人,可享受免税期等许多优惠:而分公司不是法人,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但其经营过程中的亏损可以并入总公司损益,因此可少缴部分所得税。企业初创,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采用分公司的形式,就可将亏损转嫁到总公司,减轻总公司的所得税负。而当企业能稳定获利时,设立子公司则可享受许多税收优惠。

3投资地点的选择

投资地点的选择,除了考虑基础设旌、原料供应、金融环境、技术和劳动力供应等一般因素外,不同地点的税制差别也应作为考虑的重点。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投资于跨国公司,均应充分利用4i同地区问的税制差别或区域性税收倾斜政策。选择整体税负较低的地点投资以获得最大的节税利益。在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所得税一般为15%,而国内一般地区则为33%,绝对差为18个百分点。从世界范围看,有的国家或地区不征企业所得税,有的税率高达50%以上,差距更大。可见,投资地点的选择对投资净收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企业财务成果及其分配的纳税筹划

由企业自主进行的净利润分配,不管利润分配政策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本身的所得税负产生影响,但却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者(股东)的税收负担。因此,纳税筹划应侧重于使投资者(股东)分回的利润应补缴的税款减少,即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资者(股东)分回利润的再纳税。对投资分得利润的税收政策,为被投资企业如何选择合理的分配政策、使投资者(股东)尽量减少税收负担,提供了可能。具体做法有:

1保留低税地区被投资企业的利润不予分配,目盛轻投资者的税受。如果投资企业是盈利企业,而且其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应尽可能地促使被投资

第二部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不向或推迟对投资者分配利润(含股息、红利),避免或推迟分回的利润(股息、红利)补缴所得税。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企业可追加对被投资企q2控股,从而控制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例:内地甲企、』k对在经济特区的乙企业进行投资,股权比例为100%。2001年度甲企业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乙企业税前利润为5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若该年度乙企业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则甲、乙企业纳税情况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1000×33%=330(万元):甲企业乙企业应纳所得税额=500×15%=75(万元);合计应纳所得税额=330+75=405(万元);若该年度乙企业税后利润向股东分配60%,则甲、乙企业纳税情况如下:乙企业应纳所得税额=500×15%=75(万元):甲企业经营所得应纳所得税额=i000×33%=330(万元);甲企业投资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额=(500—75)×60%--(1—15%)×(33%一15%)=54(万元);甲企业共应纳所得税额=330+54=384(万元);合计应纳所得税额=75+384=459(万元)。从上述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对乙企业税后利润不进行分配的方案,比采用对乙企业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方案少纳所得税额459--405=54万元。虽然,保留在乙企业的税后利润中,以后纳税年度如果分回,仍需要进行税收调整并补税,但这样做至少给投资者带来了一笔无息贷款。

2股份公司可以采取不直接分配股息,而使股票增值,从而避免投资者(股东)分回的利润(股息、红利)补缴所得税。股份制企业可以把税后利润的大部分作为公司的追加投资,使公司的资产总额增加,在不增发股票的情况下,使公司的股票升值。对于法人股东来说,由于没有从股份公司分回股息,不存在对分回的股息按投资方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方的部分补税;对于个人股东来说,由于没有从股份公司分回股息,不需要缴纳股息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其股息部分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得到补偿;对于股份公司本身,也可以取得再投资部分的优惠待遇,壮大自身的实力。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我国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一)我国实施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税收强制性特点使纳税活动受到法律约束,企业必须依法纳税。随着税收征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偷漏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如果采用偷、骗、欠等违法手段来减少应纳税款,纳税人不但要承担税法制裁的风险,而且还将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牛负面影响。企、Ik必须用合法又合理的手段来追求其财务目的,只有在不触犯税法又不违背税法立法意图前提F实现的税负最小化才是有效的。随着改革丌放的深入,大量外资涌入我国,涉外企业的增加不仅引发一系列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需要国家宏观调控,而且由于外资企业大都有着强烈的纳税筹划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企业为维护自身权益、增强竞争力而进行纳税筹划的需求。纳税筹划,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实施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经济利益保护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筹划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环境和配套措施作为前提。税收制度的完善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如果企业所面临的税收环境变化不定,企业选择的纳税方案的优劣程度往往也会随着税收制度的变动而变化,甚至会使一个最佳的纳税方案蜕化成为一个最差的纳税方案。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以后,我国税收制度朝着法制化、系统化、相对稳定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为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外部环境,这为企业财务管理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制度保障。不同经济行为的税收差别待遇为企、Ik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为了体现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国家在已经颁布的税收实体法中不同程度上规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收差别待遇,即规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种差别、税率差别和优惠政策差24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别,这就给纳税人寻找降低税收成本、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众多的机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空间业已形成。

(三)我国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目的是为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企业要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必须依靠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使筹划的方案得到最好实现。因此,开展纳税筹划也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其二,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是以营利为日标的组织,追求税后利润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企业增加利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效益;二是减轻税负。前者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潜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企业纳税筹划正是在减轻税负、追求税后利润的动机一卜产生的,通过企业成功的纳税筹划,可以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为企业带来不少“节税”效果,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随着我园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法的日趋完善,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不断增强,纳税筹划也逐渐被人们了解、认识和运用,它已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许多企业已开始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在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等环节中尽可能地减轻税负或延缓纳税,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我国的纳税筹划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来说,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仅在R本,专业做税务代理的税务师就多达27万人。而我国不少企业在经营决策时总是把新产品的开发、市场营销和企业内部管理放在重要的地位,对纳税筹划的研究重视程度却很低。目前,我国此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还不到4万。不少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因而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往往容易步入误区。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不明确纳税筹划属于舶来品,许多人对它不了解,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和税务机关

企业乒厅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搞好关系,就是会计造假账,使税负最低。甚至一些人借纳税筹划之名,行偷税逃税之实。所有这些都给纳税筹划蒙上了一层阴影,对国家和纳税人均产生了不利影响。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谋划,以实现企业税收负担的最小化或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最大化。纳税筹划采取的是合法的手段,它与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理应按照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任何违反法律规定,故意逃避税收负担,,不纳、少纳或推迟缴纳税款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例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福利企业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有些企业为了享受这条税收优惠,存社会上广招残疾人员,使本企业的“四残”人员达到税法规定的比例。但这些残疾人员被企业招募为职工后又被放假回家,每月只领取少量的生活费,企业的这种行为不属于纳税筹划。税法规定,真正有资格享受税收优惠的福利企业,其招募的每个残疾职工必须具有适当的劳动岗位,而有的福利企业一旦享受到了税收优惠后就把残疾职工遣散回家,这种行为直接违反了税法。所以,实际上仍属于偷税行为,并不能算作纳税筹划。

(二)只重税负高低,纳税筹划就是节税

绝大多数企业在从事纳税筹划时,都把税收负担最低化作为最终目的。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范畴,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税收负担最低化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因此,纳税筹划作为提高纳税人净收益的一种手段,不应该追求税负最小化,而应该努力实现纳税人价值最大化或纳税人财富最大化的纳税筹划方案。在特殊情况下,纳税筹划还得选择税负较高甚至最高的纳税方案。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许多企业都是通过减少本期利润来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利润指标下降的负而影响。比如,企业所得税有两档照顾性税率,即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某些纳税人可能为了享受这两

III第三部分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档照顾性税率把生产经营活动限制存很小的规模,可能为了减少所得税而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也可能忽视经营管理,错失发展壮大的契机。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避免由于选择某种方案减轻了一种税负而引起另外一些税负的增加,造成整体税负的加重;更不能把纳税筹划建立在牺牲企业整体利益的基础卜,必须要全盘考虑,综合权衡。只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方案,彳是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

(三)在纳税筹划实践上,不考虑纳税筹划的成本和风险

纳税筹划在可能给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带来税收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纳税人为之支付相关的费用。纳税人为选择纳税筹划方案i=i1I付出的税收法律政策的研究、学习费用,为实施纳税筹划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费用等等都应当视为纳税筹划的费用。纳税人如果寻求税务代理机构为其实施纳税筹划,则该税务代理费用就是纳税筹划费用。如果纳税人的纳税筹划费用小于实施纳税筹划增加的收益,那么,该纳税筹划才能认为是成功的,~旦纳税人纳税筹划费用大于筹划收益,即使税收负担降低了很多,该纳税筹划仍然是失败的筹划,是得不偿失的。

从当前我国纳税筹划的实践情况看,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都普遍地认为,只要进行纳税筹划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自身收益,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其实纳税筹划作为一种决策方法,本身也是有风险的。首先,纳税筹划具有主观性。纳税人选择实施什么样的纳税筹划方案,完全取决于主观判断,主观性判断的难确与错误必然导致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与实施的成功与失败,失败的纳税筹划对于纳税人来说就意味着风险。其次,纳税筹划具有条件性。一切纳税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选择、确定和组织实施的。纳税筹划的条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纳税人自身的经济活动条件,二是外部条件,主要是财务与税收政策。纳税筹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纳税人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对税收政策的差别进行选择的过程。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与税收政策等条件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其中的某一方面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纳税筹划方案可能就不适用了,继续选用该方案,纳税筹划就会失败。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四)纳税筹划与经营无关

有的纳税人认为,税收和经营是相互独立的,只要通过账目间的相互运作,就能够少纳税。纳税人更看重会计核算,而对与之密切联系的纳税筹划却不以为然。这也是对纳税筹划的错误认识,因为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与经营息息相关。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把经营项目放在国家鼓励的产业上,既有利于企业的微观发展,又达到了降低税负的目的,这才是纳税筹划的根本所在。

三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业务的改进措施

(一)纳税筹划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1超前意识: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纳税人就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准确把握从事的业务过程和环节,对投资、理财、经营活动做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纳税人追求较低的税负和最大的税后财务利益是其进行纳税筹划的内在动力,对不同的纳税人和不同的行为规定有差别的税收待遇,是国家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的外在操作空间。只有存在可筹划空间,纳税人才可以选择较低的税负,取得最大的财务利益;只有纳税人有进行纳税筹划的内在动力,国家才呵用有差别的税收待遇,从利益上引导纳税人对自己的投资、理财、经营活动朝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做出规划、设计、安排,从而实现国家调控政策。因此,纳税筹划是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与贯彻国家调控政策的统一。纳税人对其投资、理财、经营活动的决策行为,是在这些活动之前进行的,而不是在既定的投资、理财、经营活动后,对其既定结果以及纳税义务进行事后改变的目的只是少纳税款,并不能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要进行这种事后的改变只有采用弄虚作假的方法,最终会演变成偷逃国家税款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2合法意识:纳税筹划不仅要符合税法的规定,而且要符合税法立法的意图,这是纳税筹划区别于偷税、避税的根本点。纳税筹划和偷税、避税的结果都是少缴税款、减轻税负,但偷税是以弄虚作假的方式实施的,彳i仅违反了税法规定,更违反了立法意图,避税则是抓住税法的疏漏进行的,尽管不违反税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法规定,但却违反税法立法意图,而纳税筹划以税收政策为导向,不仅符合税法规定,而且符合税法立法意图。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相抵触,要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纳税筹划超出了这个前提就很有可能演变成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

3保护意识:既然纳税筹划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那么筹划行为离不合法的距离越远越好,这就是纳税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纳税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保护,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是增强法治观念;二是熟练掌握税收法律和法规;三是熟练掌握有关的会计处理和有关纳税筹划技巧。纳税人应结合自己经营的实际业务,运用好所掌握的税收政策,通过合法的会计处理技巧和筹划方法达到节税的目的。从根本上讲,纳税人只有确保自己的行为不违法,才能较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整体意识:整体意识是指对纳税人而言,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是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少纳税金,这是因为纳税筹划的目标必须服从纳税人整个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目标。一种税少纳了,另一种税可能要多纳,整体税负不~定降低;整体纳税支出最小化的方案不一定是使纳税人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纳税筹划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和短期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未来的财务利益和长期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尽量使纳税人因此承担的各种风险降到最低。总之,纳税筹划只有从纳税人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利益出发,趋利避害、综合决策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二)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筹划

细微的筹划应随时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当中。现代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与获利,会对一些重大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决策。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活动决策时,做好纳税筹划,可达到节约经营活动成本,降低涉税风险的目的。在进行重大投资决策时,要分别比较所选不同方案的相关税收政策,力求采用投资成本最优方案。在进行筹资决策时,由于税法规定向一个关联企、Ik的融资超过注册资本50%部分的利息不得在税前列支,这就需要选择融资渠道、数额。在进行重大分配决策时,投资者对企业享有收益权,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要兼顾对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三)加强对纳税筹划的法律规范

纳税筹划需要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全面、深入的理铸和将企业本身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市场状况、财务核算等密切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考虑,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的偏差都会对纳税筹划的整体产生直接影响,而做出筹划的企业和税务代理中介机构的筹划目的、方向和具体的筹划过程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企业和税务代理机构的筹划行为加以严格规范。一方面,应从税法上明确规范。在对企业纳税筹划的认定上往往会出现分歧,企业认为是纳税筹划,而税务机关则认定为避税,甚至是偷税,容易发生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而在复议和诉讼过程中,因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法律依据,致使最后的判决、裁决难以使双方信服。因此,必须对已发现的有关税法的模糊、不明确之处进行修订,并在实践过程中彳i断完善,避免因对税法的随意理解而使纳税筹划偏离税法制定的初衷,给税务部门、税务代理机构、企、Ik提供一个判断是否属于正确筹划的标准,以积极引导企业和税务代理机构的筹划行为,减少国家税款的非正常损失。另一方面,应从责任追究上加强规范。国家应通过法律责任的追究,加强对企业和税务代理中介机构行为的约束。企业通过税务代理机构进行的纳税筹划若发生了严重的违法行为,除企业受到严厉惩处外,税务代理机构受影响的不应仅仅是信誉,更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这样才能增强其依法筹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尽可能为企业提供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

(四)税务机关要与税务代理gljfq建立信息联系制度,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作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税务代理部门掌握着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和意图,它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按税法规定,研究制定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案,使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掌握的企业纳税筹划资料应该是真实、具体、完整的。因此,税务机关应该从税务代理机构获取企业的纳税筹划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作为加强税收征管的一项有效措施。国家应从法律上明确给予税务机关这项权力,使税务机关对企业的征管延伸到筹划阶段,从筹划阶段就发现企业是否有违反税法的行为倾向,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引导。这样,既利于加强税收征管,有效弥补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情况缺乏深层次、全方位了解的缺陷,从源头上防止了税款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流失,又可为税务稽查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不合法的问题,及时引导企业的经营向合法方向运行。

(五)企业纳税筹划要结合我国的实际

纳税筹划虽有一些普遍原则,但各固的税法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例如,许多国家允许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虽然不会减少,但由于前期计入成本费用的折旧额较大,应税所得额较小,税款被推迟到后期缴纳,所以各年缴纳税款之和的现值会有所降低。然而我国税法基本上不允许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为直线法;对确需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须由纳税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逐级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方可实行,这就决定了利用加速折旧手段进行纳税筹划在我园一般不具有可行性。再如,国外企业通常可通过选择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进行纳税筹划。当物价存在上涨趋势时,企业可以选择后进先出法计算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后购进的原材料价格会比先购进的原材料价格高,企业用较高的价格计算原材料的成本,把一部分利润推迟到后期实现,这样就可以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然而我国税法规定“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改变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后进先出法的使用也进行了限定,即只有当企业JF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时,才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或领用存货的成本。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结束语

企业纳税筹划在发达国家儿乎家喻户晓,有关的论著和文章比比皆是,纳税筹划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因公司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公司都聘用税务顾问、税务律师、审计师、会计师、幽际金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纳税筹划活动,以节约税金支出,而且纳税筹划活动领域的专业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的企业都没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在企业纳税筹划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由于企业纳税筹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出现的历史也很短,尽管目前有关纳税筹划的专著已不少见,但整体上系统地对纳税筹划的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还比较缺乏,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水平和全社会的纳税意识距离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导致征纳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够,纳税筹划往往被视为偷税的近义词。我国税法的透明度偏低,除了部分专业的税务杂志会定期刊出有关税法的文件外,纳税人难以从大众传媒中获知税法的全貌和调整情况,无法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对于纳税筹划这一新鲜事物,国家不但不必反对,而且还要支持,因为它是应纳税企业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对税收法规的熟练掌握和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税收政策的积极利用,符合税法精神。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纳税筹划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显现出来。国外企业将大量涌入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它们普遍重视纳税筹划以维护其权益,同时我国的企业也要走出国门,这都需要进行纳税筹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入到纳税人的行列,使纳税人的总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也会不断提高,对纳税筹划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我国税收环境的日渐改善,纳税筹划更被一些有识之士和专业税务代理机构看好,不少机构已丌始介入企业纳税筹划活动,纳税筹划较为活跃的地区还涌现出一些纳税筹划专业网站,如“中国税收筹划网”“中国税务通网站”

结束语

“大中华财税网”“永信和税收咨询网”等等。因此,目前国内的纳税筹划和代理人员应该迅速提高从业能力,抢占国内市场。相应地,立法机关和税务机关应积极取得专家的协助,重视对税制的研究和改革,加快税收立法和司法建设的步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减少税法本身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引导纳税筹划的健康发展。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盖地著:《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大出版社,2001(1)2.盖地著:《所得税会计》,中国财政出版社,2000年

3.盖地著:《纳税申报与纳税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4.张中秀著:Ⅸ纳税筹划宝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5.张中秀著:《新纳税筹划及案例点评》,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8)6.张中秀著:《公司避税节税转嫁筹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1)7.张中秀著:《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张中秀著:《企业节税规划策略与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9.梁云凤著:《纳税人节税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10.骆珠海著:Ⅸ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11.张延波著:《税收与企业财务决策》,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12.国家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译,《偷税与避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13.倪成佛、张秀君著:《所得税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14.徐泓、胡航著:《纳税会计》,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张孟:“现代企业税务策划问题探讨”,交通财会,2001,(5)16.徐文丽:“论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纳税筹划”,财务与会计17.朱洪仁著:《国际税收筹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18.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著:《美国会计准则解释与运用》,中国财经出版社,1995年

19.曾国祥、刘佐著:《中国所得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20.彭新岸、门玉峰著:《税金计算与纳税筹划》,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7)

21.王泽国著:Ⅸ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22.彭夯、蒋懿、严晨智著:“企业税收筹划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社,1992年导刊,2002年

参考文献

2003(6)

23.赵凡禹著:《一分钟纳税与节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9)24.尹音频著:《税收筹划》,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6)

25.苏春林著:“纳税筹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李大明:“论税收筹划的原理及其运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6)

27.税务操作实务与案例丛书编写组:《税务筹划实务操作指南》,

济科学出版社2003(4)经

28.曾国祥、刘桂著:,《中国所得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29.庄粉荣著:《实用税收策划》,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朱洪仁著:《国际税收筹划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

31.唐腾翔、唐向著:《税收筹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

32.方卫平著:《税收筹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钱晟著:《税收管理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后记

终于可以写后记了。本文的完成参阅了大量的会计和税收资料,在完稿之后,我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行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性的观点扣主张,但由于时间仓促,与论题有关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涉及到,或涉猎不深,总感到有些不足,同时由于能力有限,资料欠缺,丈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学界前辈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本文的完成,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立军教授,她对我学位论文的定纲、初稿乃至定稿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提供了宝贵的意见。陈立军教授豁达的性格、敏锐的洞察力、博深的学识、严肃的敬业精神、严谨的逻辑思维令我受益匪浅。同时在生活上,我深切感受到导师那份对学生无私的关怀、殷切的希望,所有这些自始至终地鞭策着我完成好论文的写作工作。谨向陈立军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在攻读硕士学位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教授过我知识的所有任课老师,是他们给与我知识的养分。我也要感谢曾经在学习和生活上对我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好友们,是他们使我度过一段令人难忘的求学时期。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信任是我在外求学的动力,多年来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激励也将支持着我走向新的生活。

刘其文2004年11月7日于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驻Jhl,JJ:此处所提交的帧l_f:化呛艾《斜确羁垆a硒茂{R搠曩哟莒钟刁姆i‰本人订:'q",J,lij褂卜/J!东北则经大学攻读碳.1:学位期nlj独口.进行研究所取褂n{J成小。川本人所知,论文II除已往l刿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1j过『|0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l确:做∽取婴负献的个人删集体均l’.汁}yJ。夺JIjI划n0法仆结果将先个I|J小人/贰扪。

作崭签名:引曼支一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卿≯汩彳毛酬R棚秉研i5拿铲系本M泳北川4纷《I习最如札

和电了版本,允许沦文被查阅和借测。本人授权尔北划纤人学,”糸个八州卅“亿必?。、火一、≯攻读倾I’学位J驯问相:导师j旨导F完成的帧I学何沦史。小论史n0硎-究成粜!¨尔北则经人‘¥’J听4r,小沦文f一研究内窬1j种}以¨他r’¨钏1私义发表。小人克个了斛ji北!J!:4经人i’足1fI:仃、使川学仉沦义的规定,H患学校保刚外I曲柏‘关揶fJ送交论艾的复叫川可以聚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于段保存论文,n,以公“论史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9‘I誓,虹I|jnJ:—卢jlj,1JJj,

仫乏秀…叫≯驴¨川新

 

名北对镑犬亏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 硕士生盎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相关财奇与鲁计问题研究会计学刘尊文 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一一一一一..!!!!主!!旦 摘要 摘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

名北对镑犬亏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 硕士生盎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相关财奇与鲁计问题研究会计学刘尊文 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一一一一一..!!!!主!!旦 摘要 摘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

名北对镑犬亏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 硕士生盎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最相关财奇与鲁计问题研究会计学刘尊文 指导教师陈立军教授答辩日期:一一一一一..!!!!主!!旦 摘要 摘要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及相关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72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