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0年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研究
马迎森
【摘要】: 十八世纪南海公司财务舞弊案致使股份公司被禁百年之久,让英国经济陷入停顿;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的公司财务舞弊风暴则导致纽约股市崩溃,使整个世界经济倒退几十年。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日趋严重,先后出现了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财务舞弊丑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猖獗,极大地破坏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鉴于当前财务舞弊问题造成的危害,有必要对当前经济条件下如何防治财务舞弊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广大投资者一个公平、有序的证券市场。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有很多新变化。新准则的出台,将能够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式会计信息的产生、提高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控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发生、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给整个证券市场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因此对于研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财务舞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随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文章的贡献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会计准则和财务舞弊相关理论部分,文章先对会计准则界定及会计准则的产生做阐述,随后以技术规范论为理论支撑,阐明了会计准则的性质,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纯客观的约束机制,一种技术性的规范手段,并概括了会计准则能够减少由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规范会计信息的产生两大作用。随后文章从财务舞弊的定义、动机、机会及手段四方面对财务舞弊做概述。将财务舞弊定义为财务造假主体出于某种目的需要或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手段故意谎报具有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质会计信息的违法、违纪行为。然后,文章以股东、债权人、经营者、政府、职工五个利益相关者为出发点,将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归结为操纵股价、获取上市资格、避免摘牌退市、避税、逃税或推迟纳税、满足管理层的自身效用最大化、获取银行融资或商业信用六大动机。认为信息不对称、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会计准则的缺陷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财务舞弊创造了机会。对于财务舞弊常用手段指出了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利用关联关系、虚构业务收入、利用资产重组四类方式。文章随后从会计准则对财务舞弊控制的角度,对会计准则与财务舞弊两者深层次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会计准则能够有效控制产生财务舞弊的机会、舞弊的动因。文章最后对新准则控制财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归结,从会计政策及估计变更、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要求增多、对特殊行业及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四个方面作比较分析。 文章第三部分专门针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对债务重组的概念,债务重组常见的舞弊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作归纳总结。认为报表性重组比例较大,重组过程中大肆调节利润、利用壳资源“输血”,而不是“造血”、关联交易多,协议转让多,是当前债务重组常见的舞弊问题。指出宏观经济环境、债务重组公司性质、会计准则实施情况三个方面是造成重组舞弊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对随后文章从新债务重组准则较旧准则对财务舞弊行为有效控制的方面进行归纳,指出债务重组范围细化、损益计量方式变化、重组信息披露三方面有效地控制了旧准则下出现的舞弊行为。最后,对于新准则对财务舞弊控制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再次引入、债务重组损益处理不足以及债务重组准则信息披露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三方面,提出问题的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性建议。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目前容易导致财务舞弊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值技术使用中,折现率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此本文提出可以针对专门的债务重组准则制定一个公允价值运用指南;在公允价值披露方面,在报表附注中增设“公允价值事项说明”,更好规避公允价值运用的随意性。对于债务重组损益的处理上,认为债务重组损失的确定存在随意性,使得债权人可以在债务重组损益与减值准备中随意分配损失,造成了债务重组损失金额不能正确披露,另外,一次性将大额重组损失记入当期损益,给债务人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虚调利润创造机会,由于这部分收益需缴纳所得税,使得债务人在此陷入资金使用困难的尴尬境地,最后在修改其他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处理中,忽视了时间价值的概念。本文提出,可以将应收债权账面价值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差额先计入债务重组损失,再将其计提减值准备,这样能更明确的体现出债务重组损失额;针对金额较大的债务重组收益列入递延收益,在以后各期内进行分摊处理;将资金现值考虑在内之后,建议采用现值法将资金贴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做法。在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对于“金额重大”的意思表示不明确,没有对债权人能否持续经营进行披露,缺少专门针对关联方债务重组的披露说明三个问题。本文提出应对“金额重大”提供一个标准;在确定债权人能否持续经营上,披露由独立第三方签字盖章的债务人持续经营评估证明;在报表附注中专门增加对关联方信息以及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综合分析报告。 第四部分从会计准则制定及有效实施的角度,提出了财务舞弊治理建议。在会计准则方面,提出应该进一步细化各具体准则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准则运用指南的使用效率,充分借鉴国外准则制定及实施的成功经验,并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保证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生成,提出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体系三方面。完善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及监督机制,提出重点从优化股权结构,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激励机制重新确立内部审计地位三方面来做。 本文的贡献在于: 1、结合会计信息产生的标准——会计准则及其有效执行的角度来研究财务舞弊问题,为后人对财务舞弊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对会计准则与财务舞弊的联系作深入的分析,并作归纳总结。 3、对新《债务重组》准则中,有可能引发的新的财务舞弊行为的疏漏之处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对允公允价值的使用,可以考虑增加一个专门针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公允价值运用指南,在报表附注中专门增加对关联方信息以及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综合分析报告。 4、提出应该从准则指南进一步细化入手,进一步保证新准则有效防治财务舞弊及准则实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骏,王明;上市公司会计欺诈预警模型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4期
2 娄权;财务报告舞弊的四因子假说[J];财会通讯;2004年13期
3 黄世忠 ,黄京菁;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J];财会通讯;2004年23期
4 戚英华;曾勇;;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08年15期
5 阎达五;王建英;;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1年10期
6 任春艳;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5年05期
7 岳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9期
8 易广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常用手段及其原因分析[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04期
9 杨桂兰;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法、成因的剖析[J];价格月刊;2005年05期
10 卢士月;;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J];商业经济;2008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娜;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淑萍;雷雨;;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赵春芳;;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02期
4 程琳;;我国企业会计舞弊原因探析 ——对内部组织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不力释解[J];北方经济;2006年06期
5 李红琨;刘琨;;浅论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与组合[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6 周彤云;;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7年06期
7 沈银萱,涂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谈江辉;;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2期
9 杨有红;徐心怡;;试论销售收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谢志华;曾心;;论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与思考——历史演进、表征与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刚;赵颖囡;;批发零售企业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唐松;;简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左宪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从政;王苹;胡燕;;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思考——以成都市“新都经验”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继荣;杜景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经济学分析[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6 林建胜;;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7 王耀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探讨[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8 刘长溧;;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9 尤志凉;;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永忠;;内控制度在医院管理应用中的探讨[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卓传阵;财务治理机制——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杨慧;企业治理系统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潘东高;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林江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预告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陈祥星;有限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夏博辉;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梁爽;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岩;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伟伟;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效性及应用经济后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爽诗;基于COSO报告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红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侯剑;ABC(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茜;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修浩;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淑珍;管理舞弊控制与盈余质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爽;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小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及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心福;;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财务效应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伶,张冬扣;关于会计准则制定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3 林泳;产权制度变革对财务会计制度建设的影响[J];财会通讯;1994年08期
4 何顺文;公司股权结构与资讯披露[J];财会通讯;2000年01期
5 孙喜平;关于债务重组准则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0年11期
6 肖凌;浅谈债务重组准则的特色[J];财会月刊;2000年04期
7 王君君;对债务重组准则的几点思考[J];财会月刊;2000年08期
8 邱晔 ,周歆;资本公积补亏可行性研究[J];财会月刊;2001年24期
9 罗勤;资本公积的法律与会计问题评析[J];财会月刊;2002年11期
10 康霞;邸丛枝;;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J];财会月刊;2007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新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方式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6年04期
2 黄新建;李若山;;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3 徐文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明洪盛;;财务报表舞弊的表现方式与形成原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9期
5 黄新建;吴江;付利;;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年15期
6 张佩;;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7 田亚平;;基于信号识别的财务舞弊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8期
8 邱田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内外成因[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9期
9 李永泉;李婧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8期
10 闫俊瑜;;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刍议[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小勇;;企业财务舞弊的十大主要手法透视[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梅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财务舞弊[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长利;胡建华;;对如何防止企业财务舞弊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4 ;Empirical studie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s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fraud[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浦增平;;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和律师作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李永臣;田晓蕾;;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息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段永毅;;舞弊防范与检查方法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8 陈怡璇;;高校校办产业财务舞弊及对策[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9 浦增平;;谈上市公司的连保债和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宋小保;王杏芬;阳双凤;;独立董事制度遏制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君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本版编辑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 何雨华 申草 晓河;[N];证券时报;2006年
3 ;[N];财会信报;2009年
4 陈旷;[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牛永燕;[N];莱芜日报;2009年
6 蒋悦音;[N];中国商报;2011年
7 王大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王志毅;[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朱宇;[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方玉书;[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蔡赟;短视认知偏差与财务舞弊行为[D];暨南大学;2010年
3 邓庆山;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识别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袁春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督失效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成因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2 李臣臣;基于数据挖掘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关联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迎森;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贺颖;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单郁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杨宏娜;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菡;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美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艳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丽红;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相关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7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