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2 08:21

  本文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兼论会计因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财经大学》 2002年

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研究

余华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分散风险、抢占市场,在跨产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经营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扶持国营大中型企业,正在推行优势企业混合兼并困难企业等政策。许多企业从物质资源的控制、技术力量的吸收、竞争力的增强着眼,合并的对象往往是跨产业、跨地区的。这些集团化公司往往横跨几个性质、风险、获利能力迥异的产业和市场,使以公司整体为表达基础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降低,不能揭示集团中处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盈利水平、经济增长趋势和风险状况等有用信息,致使财务报告用户无法据以满足其有效决策的需求。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分部报告便应运而生。 分部报告是将一个企业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按照地区、产业、产品分解,借以向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集团不同分部的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预测价值上,它可以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更丰富的信息量,提高信息使用者对风险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分部信息的披露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加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部财务报告从它产生开始,就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激烈的争论。从其必要性来看,代理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会计目标理论为分部报告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上的需求。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股东)与代理方(管理者)对公司的可利用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方披露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财务学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当前证券市场的效率水平还不高,这表明在当今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依然必要,而且提供信息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财务会计的目标可理解为向信息WP=8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诸如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重要性都显示,上市公司披露分部信息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增加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分部信息的确会增加会计和审计成本,但当我们把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会发现成本和效益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想达到整个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对信息披露实施法律规范。分部信息披露可树立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形象,增强企业的融资信息,相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分部信息披露首先面对的就是分部的划分问题。对企业分部的划分通常有多种形式,但最常用的主要是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其确定标准是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报酬。企业在确定分部时离不开管理当局的自我判断,为了避免企业管理当局操纵分部的划分,SFAS-131提出了“管理法”的思想,要求企业对外报告中所划分的分部要与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报告所作的划分一致,从而提出了“经营分部”的概念。可报告分部的确定实际上是对企业的所有分部进行重要性测试。对重要性测试采取了一定的量化指标,一个分部是否对外单独报告,国际上普遍赞同可依次通过收入、经营成果和资产等三个重要性标准进行检验。此外,可报告分部的确定还受到其他一些条件的制约。对于分部收入的确认,关键在于企业分部间的销售问题,会计学界对此有一定的分歧。从分部报告的目的出发,分部报告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分产业、分地区的详细财务信息的,为了正确考察相对独立的某一分部的真实财务状况,将分部间的销售收入列入分部收入是合理的。分部损益可确定为分部收入减去可直接认定的分部成本,以及按合理、一致基础分摊的共同费用后的差额。分部损益的确定必须遵循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在确定分配有关分部费用的合理分摊基础时,一般由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公司整体及分部个别情况发挥其专业判断与主观认定。分部资产和分部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确认可直接归属该分部的项目数额,其次确认可按合理基础分配给该分部的项目数额。 企业每一个可报告分部所披露信息的多少,要考虑提供分部信息的成本与效WP=9益原则,还要考虑企业在竞争中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分部报告至少应包括收入信息、盈利信息、可辨认资产信息以及与分部有关的其他财务信息。企业披露分部信息时所依据的重点不同,有的企业以产业分部为主,有的以地区分部为主,而有的是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并重。FASB甚至将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合并,统一用经营分部来表示。这就形成了“主要和次要报告形式”,“混合报告形式”以及“单一报告形式”。 我国目前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尚处于雏形的阶段,有关规定散见在财政部和证监会的法规中,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分部报告准则可以遵循,上市公司披露的分部信息尚有许多不规范之处。为此,本文最后对制订我国的分部报告准则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分部报告准则的适用范围应界定为上市公司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试点的企业;确定分部的基础应该是产业和地区,在确定分部时应以风险和报酬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应建立合理的可报告分部确定指标(包括收入、损益和资产),对分部进行重要性测试;可报告分部的确定还应收到其他一些条件的制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275
【目录】:

  • 引言13-14
  • 1. 分部报告产生的背景及现实意义14-20
  • 1.1 分部报告产生的背景14-17
  • 1.2 编制分部报告的现实意义17-20
  • 2. 分部报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20-28
  • 2.1 分部报告的必要性研究20-24
  • 2.1.1 代理理论20-21
  • 2.1.2 有效市场理论21-22
  • 2.1.3 会计目标理论22-24
  • 2.2 分部报告的可行性研究24-28
  • 2.2.1 成本与效益24-25
  • 2.2.2 竞争力25-26
  • 2.2.3 可理解性26-28
  • 3. 分部报告涉及的主要问题28-38
  • 3.1 分部的确认28-31
  • 3.2 可报告分部的确定31-32
  • 3. 3 分部报告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32-36
  • 3.4 分部报告的内容形式36-38
  • 4. 分部报告在我国的运用及展望38-48
  • 4.1 国内外分部信息披露的有关制度规定38-40
  • 4.2 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现状的评价40-44
  • 4.3 对制订我国分部报告准则的设想44-48
  • 参考文献48-50
  • 后记5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容,王龙辉;我国分部信息披露制度的演进与完善[J];财会通讯;2000年03期

    2 阎德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J];会计研究;1999年08期

    3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J];会计研究;2000年02期

    4 桑士俊;关于企业分部财务报告[J];会计研究;2000年02期

    5 谢志华;财务会计报表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兼论会计因量[J];会计研究;1996年09期

    6 李新力;美加对公司财务报告分解问题的新论[J];会计研究;1996年11期

    7 晓远;试论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理论[J];会计研究;1998年06期

    8 丁兆军,卢文彬;分部信息披露:制度比较与会计难点[J];会计研究;1998年10期

    9 朱海林;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的新旧比较[J];会计研究;1999年02期

    10 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超;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林钟高;论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汪家常,邱强;会计信息供求的经济动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艳;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关系的处理[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柳;唐伟;;浅析民营企业集团化的障碍和发展战略[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6 孙园园;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7 王富炜,刘玉兰;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8 蒋德启;田治威;刘诚;张海燕;;企业排污许可证会计核算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孝林,孔庆林;试论会计原则的内容与层次[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刘宇;会计信息市场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军;;金融资产计价与减值研究[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睿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社区参与[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光阳;;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问题研究[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4 李玉菊;;以资源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陈瑜;;企业集团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对我国上市公司现状的分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竹泉;;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7 欧阳电平;王熊飞;;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模式探讨——从信息方法运用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袁文;袁萍;;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9 张家伦;;论企业价值报告[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瑞君;孙绪才;;企业集团信息一体化和内部财务报告问题研究[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与决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全华;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吕志明;XBRL财务报告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华平;基于供应链的战略管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与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双云;会计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晓明;企业内部管理报告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刘颖;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杨亚军;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泉;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周娜;企业会计标准实施经济后果检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平;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晓辉;企业财务报告的历史演进及其鉴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蒋佳;我国企业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列报改进的思考[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戚培钢;有效控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赵静;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赵娜;旅游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黄波;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家澍;纵论财务报表模式的改进[J];财会月刊;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利;;分部报告披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1年11期

    2 ;行业竞争与企业分部报告的关系[J];会计研究;1999年03期

    3 宣和;关于分部报告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1年12期

    4 杭省策;分部报告与经营和财务风险分析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单忠纪;我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制度的现状及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李文,崔丽莹;对分部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赵国春;论分部报告信息披露[J];时代财会;1998年12期

    8 钟淳;评新会计制度中的分部报告[J];财会月刊;2001年18期

    9 钱春杰;试论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其规范[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闫轶;谈分部信息的分析与利用[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明霞;黄胜忠;;关于分部报告准则中分部的确认方法及其国际比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尤小雁;;从上海机场看企业实行新会计准则的难点和盲点[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玉凤;;浅谈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积极作用[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4 王君彩;罗乐;;国际企业集团经营报告面临的问题与改进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王峰娟;;内部资本规模、内部金融中介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宋夏云;;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学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的初步认识[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传利;[N];人民邮电;2004年

    2 记者 尹涛;[N];中国证券报;2001年

    3 裘益政;[N];中国会计报;2009年

    4 中国注册会计师 朱德峰;[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贾政翔;[N];财会信报;2007年

    6 高志谦;[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段艳琳;[N];证券时报;2006年

    8 高志谦;[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邵军;[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N];财会信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立;公司治理、多元化与企业绩效[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素梅;企业分部报告有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刘朋;分部报告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3 郭颖琪;上市公司分部报告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李馨;分部报告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张悦;分部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6 黄小琴;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姜莉莉;我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8 韩露;上市公司分部报告决策有用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9 李文峻;银都集团的分部财务报告方案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闫轶;中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有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兼论会计因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21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