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发表
本文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些问题给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应从完善法人治理结 构,完善会计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涵义
会计信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通用语言,无论是对于企业的微观管理,还是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除了具有经济信息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指为了达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满足的质量标准。它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选择所追求的质量标准,也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手段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起着约束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看,会计信息就是会计主体的一种产品。是产品,就有质量,会计信息也不例外――越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相关者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低质量的会计信息,即使提供了对使用者来说也没有价值。可以说,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制定会计准则、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及使用者理解会计信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逻辑体系比较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逻辑体系
FAS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于1980年5月发布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这份公告被认为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从纯粹的理论研究正式走向了实际应用。该公告从财务报告的目标出发,认为会计信息的各种特征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对总体质量的要求――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具体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值得使用者信赖,又分为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可比性(包括一贯性)是决策有用的次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另外,效益>成本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约束条件。最后,提出了确认的起点要求,即重要性――只有符合重要性的项目才需考虑其质量特征。从总体上看,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分级体系,它是目前公认的最为完整的理论概括。
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逻辑结构上有如下特点:(l)它是以“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为导向的。在西方会计理论中,围绕着会计目标问题存在着两大学派:托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FASB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弃前取后,把“决策有用性”作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使之在信息质量特征中居于最高地位,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层层分解,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信息质量特征。(2)它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质量特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的质量特征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并具有不同的地位。比如,决策有用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质量特征,而相关性和可靠性又包括不同的质量特征。(3)把相关性和可靠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作为决策有用性下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因为如果这两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完全不存在,信息就不会是有用的。这一点也是FASB的信息质量特征较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进步的表现之一,因为传统理论和实务偏重可靠性而忽视相关性,而且往往用客观性来代替可靠性。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逻辑体系
IASC在1989年7月发表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以“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为题,论及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如实反映、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等10个质量特征,并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确定为第一层次的质量特征,即主要特征,把重要性、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确定为第二层次的质量特征,即次要特征,其中相关性包括重要性,第二层次的其他质量特征包括在可靠性中。把及时性和效益成本作为限制因素。
IASC的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具有以下特点:(l)与FASB的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相似,它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体系。其层次包括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和限制因素三个方面,但各质量特征之间的联系不如FASB的质量特征那么紧密。(2)IASC的质量特征中虽然未明确提出决策有用性这一特征,但在其字里行间隐含着这一特征,并且将其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如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到质量特征是指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属性。(3)它把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提到与相关性和可靠性同等重要的地位。
3.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逻辑体系
我国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没有专门提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但在第二章“一般原则”中有这方面的内容,如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可得出如下九个质量特征:(l)真实性或如实反映;(2)有用性;(3)可比性;(4)一致性;(5)及时性;(6)明晰性;(7)谨慎性;(8)完整性;(9)重要性。2000年《会计法》第九条强调的只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未进一步解释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则以会计基本假设为逻辑起点,详细罗列了13项可能影响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原则,包括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贯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历史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谨慎性、重要性。可见,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都从会计原则的角度论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其对“客观性、有用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的定义看,它们只是对会计核算提出的要求,都是以“会计核算应……”来表述。这就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局限于会计信息的处理环节,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信息的报告和利用方面不能发挥作用。这表明我国这一阶段还没有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放在应用的地位,对其作用还认识不够。同时,各质量特征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平行、并列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我国以前相关准则制度中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模糊不无关系。
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第四条中首先确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同时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在此基础上第二章又明确了“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从而形成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级体系。相比旧准则而言,删除了旧准则中关于会计核算工作一般原则的说明,修改为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表明我国会计理论开始区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原则的界限。与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比,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除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之外,还将“可靠性”置于“相关性”之前,“明晰性”放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之后,并将“及时性”独立于“相关性”。
4.我国与FASB和IASC的质量特征逻辑体系比较
相对而言,FASB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逻辑结构体系较为完善,IASC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较简单一些。表现在:(l)美国的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而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信息质量特征不全是。(2)美国的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一起构成一个前后一致、首尾一统的理论结构(体系),成为会计准则研究和制定的理论依据。而我国对信息质量特征的地位、作用及其与会计目标、会计要素的关系在理论上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阐述。IASC虽然像美国那样把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并试图把它与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的要素、会计假设等揉为一体,但由于缺乏深刻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使其信息质量特征更像“空中楼阁”。当然,美国的信息质量特征也有不足:一是不够全面,如没有把完整性列作一个独立的质量特征;二是对质量特征的解释和说明很详细,但对如何运用信息质量特征来指导会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未作更多的说明。
中国与FASB和IASC的质量特征体系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准则的一部分,是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而FASB的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之一,IASC的信息质量特征也是以《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表现出来的。“框架”是一套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体系,不是会计准则本身。《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明确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问题确定标准。本框架的任何内容均不取代具体的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框架”所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不是一种会计规范,对会计工作应该没有约束作用。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成内容比较
FASB、IASC和中国的信息质量特征构成内容大同小异,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从各质量特征的相互关系看,三者都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多层次体系,不同的质量特征地位不同,它们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有用性特征是对会计信息的总体要求;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关键特征;可理解性表明会计信息能被使用者接受,如果信息不能被使用者所领会和理解,就算其他质量再高对使用者也毫无用处。
2.三者都很重视“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明晰性)、及时性、可比性、重要性”等。主要是因为这些特征都是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最能直接体现会计目标的要求,对信息提供者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有重大影响,其他有关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大多可以内含于这几个特征之中。如有用性是对会计信息总的要求,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用处,会计目标就无法实现,会计工作也就失去其意义。
3.FASB有“效益>成本”这个普遍性约束条件,IASC和中国的信息质量特征没有该项;IASC和中国都明确提出“审慎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质量特征,而FASB未将这两项单列为质量特征。“效益大于成本”是援引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对此问题我国并不十分重视。FASB认为只有对决策有影响的信息才是重要的,信息产生的效益要大于提供成本,成本效益作为一个限制因素,可以指导会计准则的选择、运用以及信息的提供。对于“审慎性(谨慎性)”,FASB认为,一贯的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能持久,本期的低估必然导致未来盈余的高估。此外,对审慎性(谨慎性)原则的不当使用,势必损害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所以FASB着重讨论了“审慎性(谨慎性)”与“决策有用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以防止“审慎性(谨慎性)”的滥用。
4.FASB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我国则将“可靠性”置于“相关性”之前。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的内容和结构取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理论上,会计目标的定位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美国关于会计目标的主流观点是“决策有用性”,,此种观点认为提供与决策最为相关的信息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动的金额、时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它更加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因而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向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信息,是一种“受托责任观”,它更多地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因而,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将“可靠性”置于“相关性”之前。
作者:叶海平 , 许凤群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本文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24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