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22:20
【摘要】:金融领域中的新生力量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给以传统净利差收入为主的各大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逐步降低。互联网金融凭借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高效的交易效率和便捷操作的业务模式不但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而且还满足了客户多种多样的产品需求。但是互联网金融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使得其净利差和盈利能力受到影响,改变了商业银行之前“坐等盈利”的局面。本文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P2P网贷这三种发展较好且相对成熟的模式来代表互联网金融。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内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互联网金融的长尾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与平台经济理论分别探讨了上述三种模式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作用机制,然后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中的资产端、负债端以及非传统业务中的中间业务端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中的这三种模式对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渠道。同时基于净利差定义公式和HoSaunders交易者模型,分别建立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P2P网贷这三种业务模式对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的理论模型。在上述机制分析和渠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上述三种理论模型表达式的符号,进而提出了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在实践分析部分,通过选取相关数据和列示图表比较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和P2P网贷对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在实证部分,研究对象为16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样本区间是2013年第3季度至2018年第3季度,并且将样本银行分为全样本银行和分组银行两大部分,先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对全样本银行净利差的影响,然后分组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分组银行的净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全样本银行来说,互联网理财与商业银行净利差正相关;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和P2P网贷的扩张,商业银行的净利差会降低,但是第三方支付对净利差的负向作用要大于P2P网贷。对于分样本银行净利差来说,互联网金融对其造成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会降低国有银行的净利差,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差呈负相关的关系,但是相比于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第三方支付对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负向影响最大;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受到P2P网贷的消极影响要显著大于国有银行,并且随着P2P网贷规模的增加,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差会增加。互联网理财对股份制银行净利差产生负向影响,但是与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正相关,且对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积极效应要显著大于国有银行。本文在总结文章结论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如何更好的应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稳步发展传统业务,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提高业务差异化水平,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加强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管控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希望上述几点建议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图文】:

关系图,商业银行业务,互联网,关系图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对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的理论分析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对上市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的渠道分析在近几年来,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市场,这改变了银行在金融市场中“躺着赚钱”的局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形成竞争,使得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业务、负债端业务和中间业务端都受到影响。同时,,银行的金融业务渠道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本章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端出发,从渠道上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如图 2-5 所示。

关系图,金融影响,互联网,客户


图 2-5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关系图(一)互联网金融对上市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端的影响按照图2-6所示,互联网金融中主要是P2P网贷平台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端产生响。P2P 网贷通过挤占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和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量和贷款数量。银行贷款客户量和贷款数量的减少不仅会降低利息收入,还会使净利差水平受到影响。但是由于 P2P 网贷主要面向的客户和银行服务的主要客户有所差别,所以 P2P 网贷并不会显著地影响银行资产端。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33;F724.6;F830.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宜;;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影响程度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5年09期

2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年08期

3 于研;魏文臻杰;;银行利差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08期

4 李继尊;;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5年07期

5 沈悦;郭品;;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金融研究;2015年03期

6 张景智;吕斌;杨晓萍;;互联网货币基金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5年03期

7 郝身永;陈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期冲击与深远影响[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8 宫哲;洪金明;;互联网理财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影响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5年02期

9 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金融论坛;2015年01期

10 柴用栋;曹剑飞;;互联网货币基金收益率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SHIBOR利率的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14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欣怡;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高思敏;互联网货币基金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3 吴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4 吴佳蔚;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5 梁程;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彭钰;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张楠慕;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的转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9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2589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