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6 04:44
  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影响其经营质量的重要因素,过高的不良资产会给银行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一直以来,如何高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是一个困扰着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难题。当前,资产证券化正逐步成为化解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资产证券化兴起于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是20世纪金融行业的重要创新,它通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的资产打包重组,发行证券获得融资。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直到2005年,才开启银行业资产证券化试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致使试点暂停,直至2012年,银行正常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才得以重启,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直到2016年才重新开启。在国际上,资产证券化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被普遍认为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仍是一项新兴业务,既需要不断积累实务经验,也需要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探索。本文基于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例,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以及股东财富等因素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之间存在的联系。虽然工行目前发行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占其整体不良贷款规模的比例相对不大,但该业务对工行...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研究
        1.2.2 关于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研究
        1.2.3 关于资产证券化影响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基本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概述
    2.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特点
        2.1.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1.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2.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和一般流程
        2.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2.2.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2.3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效果分析方法
        2.3.1 财务指标分析法概述
        2.3.2 事件研究法概述
    2.4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4.1 资产重组原理
        2.4.2 风险隔离原理
        2.4.3 信用增级原理
3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案例介绍
    3.1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情况
        3.1.1 工行基本情况介绍
        3.1.2 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情况
    3.2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过程
        3.2.1 基础资产池的构建与尽职调查
        3.2.2 信用增级与信用评级
        3.2.3 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发行
        3.2.4 证券的后续管理
    3.3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特点
        3.3.1 基础资产“次中选优”
        3.3.2 运用了内外部信用增级措施
        3.3.3 设置了超额回收奖励机制
        3.3.4 实现了证券化不良资产的终止确认
4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案例分析
    4.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分析
        4.1.1 对工行安全性的影响
        4.1.2 对工行流动性的影响
        4.1.3 对工行盈利性的影响
    4.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效应分析
        4.2.1 事件日及事件窗口选择
        4.2.2 累计超额收益率计算
        4.2.3 结果分析
    4.3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效果评价
        4.3.1 对工行财务报表的影响
        4.3.2 对同类业务后续发展的影响
5 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的结论和建议
    5.1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的结论
        5.1.1 证券化的成功实施改善了经营和财务状况
        5.1.2 证券化的成功实施促进了股东财富的增加
        5.1.3 证券化的成功实施促进了同类业务的发展
    5.2 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的建议
        5.2.1 选择分散性较好的基础资产
        5.2.2 运用综合的信用増级方式
        5.2.3 强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要求
        5.2.4 大力培育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产证券化与不良资产处置——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 洪艳蓉.  证券市场导报. 2018(12)
[2]基于抵押物处置风险的不良贷款证券化研究——以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池为例[J]. 张小茜,党春辉.  金融研究. 2018(08)
[3]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外比较、纵向比较及模式探索[J]. 王亮亮.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7)
[4]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与银行声誉[J]. 张潇潇,施文.  投资研究. 2018(05)
[5]资产证券化创新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路径与机制分析[J]. 李佳,黄雪宁.  商业研究. 2018(02)
[6]资产证券化:一个文献综述[J]. 袁灏,杨绍闻.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2)
[7]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基于流动性缓冲视角[J]. 郭红玉,高磊,史康帝.  金融论坛. 2018(02)
[8]不良资产处置与不良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及中国前景[J]. 高蓓,张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18(01)
[9]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现况与展望[J]. 郑彤明.  金融与经济. 2018(01)
[10]资产流动性、融资约束与经济波动[J]. 刘红忠,傅家范.  统计研究. 2017(11)

硕士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问题研究[D]. 田宏华.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52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052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