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三木集团内部人控制下的掏空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07:13

  本文关键词:三木集团内部人控制下的掏空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层被赋予便利的职权,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管理职能、公司内部资源和信息的相对优势进而为自己谋取私利。公司内部管理层对公司投资者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已经开始引起公司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它是所有者对公司管理层的一种失控表现,是指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进而导致的一种负面影响。同时更是我国企业立法防范和严格管理的重要对象,也是完善我国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于一身的公司内部人,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各种微妙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对公司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占,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越演越烈。同时,由于惩罚不力的监管措施,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自身所属的特殊体制也导致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相关公司内部人的控制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相关问题的研究变得不仅必要而且更加迫切。本文以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机理为切入点,以内部人控制问题及其掏空行为为研究重心,以三木集团内部人对公司实施掏空行为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并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内部人控制和掏空行为的研究现状;其次,对相关的概念及理论依据进行了总结;再次,对本文的案例公司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深入的探讨了三木集团内部人实施掏空行为的具体手段和经济后果;最后,从发生掏空行为的产生机理着手分析抑制内部人控制下掏空行为的相应对策。认为应该从外部监督力度、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善。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认为三木集团存在内部人掏空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起监督作用的第三方监督力度不足。考虑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有限的借鉴意义。接下来,提出了遏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下掏空行为的几点建议:(1)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2)加强外部监督力度;(3)从完善股东大会表决机制、规范董事会运行机制和提高董事会相互制衡约束作用等方面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4)加强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关键词】:内部人控制 掏空行为 三木集团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92;F40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选题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现实意义10-11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6
  • 1.3.1 内部人控制的文献回顾11-13
  • 1.3.2 掏空行为的文献回顾13-15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5-16
  • 1.4 研究内容框架、研究思路方法16-18
  • 1.4.1 研究内容框架16-17
  • 1.4.2 研究思路方法17-18
  • 1.5 本文的研究特色18-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9-25
  • 2.1 概念界定19-20
  • 2.1.1 内部人控制19
  • 2.1.2 掏空行为19-20
  • 2.2 理论基础20-22
  • 2.2.1 委托代理理论20-21
  • 2.2.2 产权主体缺位理论21-22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22
  • 2.3 内部人控制下的掏空行为主要表现形式22-25
  • 第三章 三木集团内部人掏空案例分析25-36
  • 3.1 三木集团简介25
  • 3.2 三木集团掏空行为案例介绍25-33
  • 3.2.1 三木集团案例简介25-29
  • 3.2.2 三木集团内部人掏空行为的手段分析29-33
  • 3.3 三木集团内部人掏空的经济后果33-36
  • 3.3.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不断恶化33-34
  • 3.3.2 股东权益受到损害34-35
  • 3.3.3 国有资产流失35
  • 3.3.4 降低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35-36
  • 第四章 三木集团内部人掏空的成因及对策36-42
  • 4.1 三木集团内部人掏空的成因分析36-39
  • 4.1.1 三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缺陷36-37
  • 4.1.2 三木集团缺少制衡机制的股权结构37-38
  • 4.1.3 外部监管力度不足38
  • 4.1.4 信息披露不充分38-39
  • 4.2 对策分析39-42
  • 4.2.1 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39-40
  • 4.2.2 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40
  • 4.2.3 加强外部监督力度40-41
  • 4.2.4 加强信息披露的充分性41-42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42-43
  • 5.1 主要结论42
  • 5.2 局限性与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作者简介47-48
  • 导师评阅表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建民;刘星;;关联交易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实证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7年01期

2 吕长江;肖成民;;民营上市公司所有权安排与掏空行为——基于阳光集团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3 孟焰;张秀梅;;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4 豆建民;;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区域经济效应[J];财经研究;2005年10期

5 唐清泉;罗党论;王莉;;大股东的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01期

6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7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8 秦玉熙;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研究——以钢铁、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例[J];会计研究;2003年11期

9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三木集团内部人控制下的掏空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464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